滴水实验教案
滴水实验教案1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操作,借助实验,估算一个水龙头不拧紧一年浪费多少水。
2.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设计具体实验方案的方法。
3.通过实验感受水资源的价值,提高节水意识。
关键点:
通过数学计算和分析,认识到节水的重要性,并提出有效的节水措施。
困难:
设计一个具体的实验方案。
教学过程:
活动1:介绍场景并定义活动和任务。
1,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水资源相关信息。
2.看完这些资料你有什么感受?
3.定义活动和任务。
展示水龙头滴水的图片,组织学生提问,设计方案。
活动2:设计方案。
1,讨论一下可以设计什么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2、分组讨论,设计具体实验方案。
教师可以对所需的实验数据和实验方案给予指导。
活动3:动手实验。
根据实验计划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
活动4:交流反思。
1,与同行交流,分享实验结果。
2.根据获得的实验数据,完成教材第89页的2道题。
3.组织学生阅读并完成90页课本上的3个问题。
活动5:自我评价。
黑板设计:
滴水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名称
实验者
测量工具
实验法
和步骤
实验性劳动分工
实验报告
实验数据
计算过程
和结论
滴水实验2教案指导老师:陈美妍第四中心云山小学指导老师:黄淑珍第四中心云山小学。
黄第四中心云山小学
编辑:黄云山小学四中
教学内容: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88-90页。教材分析:
“点滴实验”是“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学习内容。本课教材的设计突出了“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典型特征:强调问题、过程和综合。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了“点滴实验”数学教学活动的情境。教材从数学的角度去寻找、发现、思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从数学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让数学活起来;同时提供探索规律的素材和机会,主要通过做实验和对实验结论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树立保护水资源和节约能源的意识,促进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设计思路:本课主要设计五个环节:提出任务——设计方案——动手实验——交流反思——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在探究学习中独立思考,学会发现和丰富解题策略,在数学活动中积累自始至终思考的经验,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1,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学生体验“数学化”的过程
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丰富而生动的思维过程。本课从学生“学”的角度组织设计教学活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现实生活中的滴水现象引发问题,充分挖掘和拓展学生的探索过程,力求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学习和发现”,体验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2.给学生探索的空间。
数学是形成方法和理论并广泛应用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不能仅仅依靠模仿和记忆,而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个性化的过程。所以在“点滴实验”中,我准备把时间留给学生充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方案,然后分组合作,让学生通过师生实验,在活动中体验和理解。
3.注重学生思维的提升。
这节课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理解把大问题变成小问题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问题也可以通过做实验来解决。班级安排:1班教学目标:
1.结合真实情况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从数学的角度分析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漏出来的水的价值,收集节约用水的方法,体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3.体验综合运用知识和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一年内会掉多少水”的计算过程,并利用这些数据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针对“点滴实验”这一任务,可以从数学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案并实施。教学准备:课件、纸杯、牙签、水、烧杯等教学过程;
一,对话导入
1,老师:同学们,老师准备了两个关于水的有趣问题,想考考你们。你有信心正确回答它们吗?
2.给我看看问题:
(1)如果没有食物和水,人最多能活多少天?(2)如果没有食物只有淡水喝,人最多能活多少天?
3.猜名字,介绍主题。【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猜想科学常识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到水对人类的重要性,不仅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也让数学更加贴近生活。]
第二,提问
1,我们人类离不开水。但是,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依然存在。看啊!
2.把泄露的视频给学生看。
3.老师:看,这是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滴了一地的水。真是浪费!如果你看到这种现象你会怎么做?
4.看图提问——仔细看图。从中可以问出什么数学问题?
5、看微笑的问题——一个没拧紧的水龙头一年掉多少水?
【设计意图: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点滴现象引发思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明确学习任务,进一步说明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设计方案
1,思考: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2.由此得出结论,必须先收集一分钟的数据。
3.再问:一分钟如何收集数据?
4.学生设计方案。
5.交换计划。
【设计意图:这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逐层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在全班初步讨论实验方案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合作,集体研究决定小组的实验方案,最后通过交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完善。]
第四,学生实验
1,实验注意事项简单提示。
2、师生* * *实验。
【设计意图:老师戏剧性地展示时钟,师生共同完成实验。这是一个深思熟虑的决定,希望引导孩子在互动中快乐地“玩”数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看似无形中塑造孩子实验的准确性和纪律性。]
动词 (verb的缩写)交流和反思
1,交换数据
“为什么每个人的数据都不一样?”
“我该怎么办?我应该在这儿填写多少?那平均数怎么算?”
2.问题:有了一分钟的数据,怎么才能算出水龙头一年掉了多少水?(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全班交流。)
3.实践
(1)一滴水一年能装多少瓶500毫升的水?(2)一个水龙头一年能装多少箱水?
⑶研究表明,每人每天需要喝3瓶500毫升左右的水,才能维持身体的正常需要。一个人一年有多少天可以从水龙头喝够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分析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漏下的水的价值,体验“一年能掉多少水”的计算过程并利用这些数据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在惊人的数字中体会积少成多的道理,自觉接受精神洗礼,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4.发展
(1)了解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⑵看图了解中国的水资源。
【设计意图:走进真实的地球水资源世界,了解中国水资源状况,坚定节水信念。]
不及物动词摘要
1.点名分享课前收集的节水方法。
2.说出收获的名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思维和数学学习方法两方面谈收获,分享节水方法。]
七、作业(算算三个人用水龙头洗手一年需要多长时间?)【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本节课的数学解题方法进行“游戏”,发展动手能力。]
八、自我评价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自我评价,感受自我成功和学习数学的快乐。]
黑板设计:数学的乐趣——点滴实验
一年——————————28800×365 = 105120ml。
一天———————— 1200× 24 = 28800 ml。
当时———————— 20× 60 = 1200ml。
一分钟—————— 20毫升。
教案3滴水实验的活动目标
1参与实验,了解不同纸上的水滴现象。
学会观察,培养孩子大胆探索、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学会用语言、符号等各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培养孩子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重点和难点
焦点:体验水滴在各种纸张上的变化。
难点:滴完纸后观察对比。
要准备的活动
1不同的纸张(如蜡纸、纸巾、宣纸、塑料包装纸等。)
2清水,一些颜料水,一些锅,
3几个滴管
活动过程
首先,开始部分:
请坐下,让孩子们分组做实验。
二、基础部分:
1.用滴管将清水滴在塑料包装纸和纸巾上,观察大小水滴或水印是如何形成的。
2.讨论:让孩子观察,滴在纸巾上的水滴和滴在塑料包装纸上的水滴形状是一样的吗?
3.让孩子用滴管把颜料水滴在宣纸和蜡纸上,看这些纸上水印的变化。
第三,结尾部分:
用颜料水和小朋友在宣纸上画画,老师对画进行点评。
滴水实验教学目标教案4:
1,通过实验、预测、调查、访谈、比较等过程。,知道如何预测一个滴水的水龙头会浪费多少水。
2.从数学角度(如调查、计算)分析滴水龙头漏出来的水的价值,体会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3.通过上网、查阅报纸、采访等方式收集水资源和水资源保护的信息,体验水的珍贵,是珍爱生命的教育。
4、通过综合应用知识和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点滴实验的过程,感受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分析生活中很多常见的问题。
教学过程:
先介绍课件:水滴声。
老师:听着,你觉得怎么样?课件:一滴水。
小孩子很会联想,说起话来滴水不漏。
今天我们将一起研究一些关于“一滴水”的问题。
二、实验:1水滴有多少克?
孩子,你见过生活中滴水的现象。但是,你有没有调查过一滴水在1是多少克?课件显示问题:1处的一滴水是多少克?
漏水实验:请两个小朋友给大家做实验。
在杯子底部打孔;水连接1分;称了秤。
老师:从这个实验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3.预测:1年将浪费多少水?
一开始上课,孩子们就介绍了生活中水龙头漏水的现象。如果没有拧紧的1水龙头的漏水率和实验一样,也就是说1水龙头滴下3克水,那么1小时、1天、1月、1年浪费了多少水?(课件呈现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推进率)请告诉我更多关于这些时间单位之间的推进率。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课件:每两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度。
学生可以用计算器计算。
显示计算。
老师:先给这个多位数打分,然后读出来。算出来的数字大吗?
四。计算:1年错过的水的值。
研究表明,1人每天除了正常饮食外,还应饮用1400g水,以维持人体需要。1年漏出的水,1人能喝多少天?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用这个信息1400g,好吗?为什么?学生在这本书上写字,计算可以借助计算器来完成。
老师:学校每个水龙头都是这样漏水的。1年浪费的水,有多少人能喝1天?根据学生在黑板上的报告,1天,大约可以喝83325人。
老师:如果全校按20xx人计算,1全校师生能喝多少天漏出来的水?
动词 (verb的缩写)展示:调查的水资源信息,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老师:这是一小滴水造成的数据。如果和全国关联,浪费就更大了。地球水资源丰富吗?中国水资源丰富?请看这些图表和数据。
请一个孩子阅读关于水资源的信息。)
老师:课前,学生们收集了许多关于水资源和水资源保护的信息。请拿出来,在群里秀一下,说一下。
不及物动词摘要
老师:今天我们通过数学实验和计算器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了一些身边的实际问题。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一滴水造成的数据是触目惊心的。那么,这门课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欣赏动画课件:节约一滴水。
黑板设计:一分钟、一天、一年的漏水实验。
滴水实验教案5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趣味十足的实验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问题情境,能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和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渗透节水意识。
2.针对“点滴实验”的任务,我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对问题进行简单的解决;并且根据计划,我可以体验带目的性、设计性、合作性的实验收集数据的过程,积累自始至终思考问题的数学经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和反思质疑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3.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所学知识与方法的关系,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三、学习情境分析: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有了一些关于年、月、日的基本知识,可以使用计算器独立计算,但是很难独立设计出一个完善的实验方案。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点滴实验的过程,感受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分析生活中很多常见的问题。
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对ml知识、课件、纸杯、空矿泉水瓶、烧杯、计算器、手表做一个了解。
动词 (verb的缩写)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老师:请看一些图片,播放信息:我国水资源现状:我国人均水资源只有23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属于缺水国家。全国300多个城市缺水,29%的人在喝劣质水。
2.看完这些图你有什么感受?
3.通过上面的交流,我们知道水资源是有限而珍贵的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的;你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浪费水的想象?学生交流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课件)
老师:面对这一点一滴,你能问一些数学问题吗?生1:那天这样会掉多少水?生2:一年会浪费多少水?
老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都能从数学的角度分析问题。想解释一下浪费了多少吗?最好是从数学的角度来分析统计一组数据。那么怎么才能算浪费的水呢?
生:做个实验。
1,提出任务
老师:这是个好主意。用事实说话!然后我会把同学提出的问题设定为我们的活动任务。(展示课件,老师板书题目:滴水实验)
“设计一个滴水测试来计算如果水龙头没有拧紧,一年浪费了多少水。”老师:看到这个活动任务有什么疑问吗?健康1:问题中的数字太大。老师:哪个数字?出生1:一年。
老师:那你的意思是一年太长了。
生二:老师,我们不能用锅和桶挑一年的水再数。
老师:那你的意思是这个活动的任务太大了,是个大问题。这个大问题怎么解决?老师先给大家时间独立思考,想想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汇报)老师:有没有小组想和你分享他们的想法?
健康1:先看一分钟滴水多少,再算一小时滴水多少,再算一天,最后算一年。老师:这是个好主意。(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写:一分钟,一瞬间,一天,一年)其他小组有不同的想法吗?
数一点,然后一瞬间,然后一天,然后一周,然后一个月,最后一年。老师:这是个好主意。
生三:先看每秒钟的滴数,再数一分钟,一瞬间,一天,一年。
老师:他们的想法有共同之处。大家都觉得计算一年浪费的水量是个大问题,那么他们想到了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大问题呢?
生:通过小问题。
老师:没错。把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小问题就解决了,大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2.设计方案
老师: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那么怎么才能得到数据呢?学生:自己做实验。老师:如果这个数据是我们自己得到的,会更有说服力。那怎么在我们的场地做这个实验呢?可以设计什么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分组交流,然后汇报。)老师:谁有好主意?
健康1:可以用一个纸杯,用圆珠笔的笔芯在纸杯底部钻一个洞。注意洞的大小。它大约是从一个松动的水龙头滴下的水的大小。往纸杯里倒水就行了。
老师:你真有想法。在纸杯底部钻一个洞,而不是一个松动的水龙头。
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实验设备,那么这个实验怎么操作呢?(展示课件:提示)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具体的实验方案。)
老师:老师看到每个小组的成员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想出了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请小组汇报你们小组是如何设计实验方案的。
健康1:先拿一个纸杯,再拿一个有孔的纸杯,然后把矿泉水瓶里的水倒进有孔的纸杯里,把水和纸杯连起来,同时用手表计时一分钟。最后将纸杯中的水倒入量杯中观察,得到一分钟滴水的数据。使用计算器再次计算时间、日期和年份。
老师:我们来评价一下这个小组的方案。
健康:非常好。分工很明确,步骤很详细。(学生齐声鼓掌)
3、动手实验,填写报告
老师:你刚刚想了这么好的实验方案。你想快速得到数据吗?生:对。
老师:那我们现在就用自己的实验方案开始实验吧。请开始实验并收集数据。实验结束后,请填写实验报告。)
4.交换实验结果
老师:似乎每个人都有所收获。谁想先说说?
生1:我们组第一次实验不成功,杯子上钻的洞变大了。第二次注意孔的大小,得到的数据是每分钟30ml左右。第三次也差不多。一度:30×60=1800ml一天:1800×24=43200ml一年:43200×365=15768000ml健康2:我们组也做了几次实验,得到了不同的数据。老师: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数据不同?生3:钻孔的大小、时机等原因。
健康4;我们组做过几次实验,数据都是每分钟20ml左右。一瞬间:20×60=1200ml一天:1200×24=28800ml一个月:28800 ×30=864000ml一年:864000× 12 = 10368000。生5:因为水滴的速度不一样。
老师:根据实验数据,借助日常生活中的文章,请描述一下1分钟内漏了多少水。刚才各组拿到了实验数据,一年滴水。如果把它们放在矿泉水瓶里,能装多少瓶?学生动手计算和交流得出的数据是惊人的。
(展示课件)
老师:一个没拧紧的水龙头,能漏够一个人一个月的水。我们用事实数据来说明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哪怕是一滴水,我们也要节约!
第三,实际应用,拓展创新
老师:听了这些,同学们怎么看?你认为你可以怎样节约用水?
健康1:我们应该节约每一滴水。我们可以用洗菜和洗衣服的水来冲厕所;洗手的时候用脸盆洗手。
健康二:洗澡时关水淋浴,擦洗时及时关水,避免洗澡时间过长。洗澡后的水可以用来洗衣服、洗车、冲厕所、拖地。
老师:同学们感触很深,介绍方法也很好。也希望大家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节约用水。
第四,反思总结,自我建设
老师:今天我们通过数学实验和计算器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了一些身边的实际问题。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一滴水造成的数据是触目惊心的。回顾今天的学习活动,我们做了什么?你收获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