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香巴拉使者的介绍或者写点影评评论?
一个人,一匹马,一条山路;一堆火,一碗酒,一个包裹...这是一部根据四川凉山木里县马班尤路邮递员王顺友的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
电影《香巴拉信使》生动地展现了班马邮路一名邮政工人艰苦孤独的生活和工作,真实地再现了王顺友的日常工作生活。在这看似平淡甚至乏味的生活中,精心塑造和挖掘了主人公超凡的精神境界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影片以朴实的镜头语言和生动的艺术细节,真实细腻地再现了主人公全心全意为各族人民服务的感人故事,编织了一幅各族人民和谐生活的美好画卷。
这部电影完全由非专业演员扮演,其中大部分是王顺友的同事、朋友和亲戚。他们朴实自然,天真无邪的表演为影片增色不少。演员汇集了汉、藏、彝、壮、苗、羌、纳西、蒙古八个民族,是多民族团结合作的结晶。
图片评论
片尾朋友说,王大河好辛苦啊!
我在想,到底难不难,也许我们都不知道,只有他知道。我想如果我是王大河,我会觉得很幸福。真的,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在影片中看到他身边的孩子,那种幸福的感觉是用钱买不到的!虽然金龙已经走了,大家也能理解失去战友的痛苦,但在影片的最后,他还是和白马金龙一起走在香巴拉的土地上。找回那种感觉真的很不开心吗?如果在这个社会中,千千有成千上万条河流生活在我们周围,而我们也是河流,那么这个世界将是完美的!但也许根本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我们不能为了一些事情而失去自己的价值观,就像身边很多人离开这个大型国企,奔向自己的幸福。当然,幸福的滋味不一定是甜的。我觉得味道是多种多样的!
其实我只是怀念我的家乡,而不是那个乌烟瘴气,没有特色的小城市。我在想大凉山,那里有河流、峡谷和雪域草甸藏在不为人知的闺房里,就像电影里的香巴拉。连绵起伏的群山背后,往往有穷僻的村落才是真正的世外桃源,有落后、野蛮、肮脏的少数民族,有豪迈、独特的坦诚。提起家乡,我总是又爱又恨。
今天和朋友聊了太多旅行话题,感觉西南痒痒的,就打开页面找到了这部电影。我知道很久了,但是我从来没有读过。在山区那样的小镇,看到那些熟悉的服饰,听到那些熟悉的口音(少数民族,尤其是彝族说汉语,我们称之为‘团结话’),瞬间就安心了。对了,电影配乐很好听,一首女声唱的歌(藏语?听起来很舒服。我一直对这种民族小调很着迷。哥哥总是笑雕有很浓的家乡情结,其实不是。
我从来没有对美丽的风景免疫过。我记得我在泸沽湖镇见过一个游侠。他的工作是每天在湖边的山上巡逻,防止偷猎、伐木和山火的危险。当时我们就喊,这简直就是天天环湖散步的神仙日子,多浪漫啊。——电影把我拉回了现实,最后我认真思考了其间的艰辛,承认他们并不容易。说实话,恐怕没有人愿意过王力可顺友的生活。虽然木里的风景很美,但我一直想去那里骑牦牛,看看草地和雪山。
专门谷歌一下:孤独是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邮递员王顺友的一种常态生活。每次发邮件都要半个月。这段时间我要处理自己的歌和陪伴他的马。这种“孤独”是可敬的。因此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05年入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记得有一年他受邀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在梁山这种封闭的地方,也算红人。小地方总是充满流言蜚语,所以听说他一开始是被上级偶然发现的,后来就成了典型。现在的他似乎不再在邮路上跋涉,待遇不错,在成都买了房,享受生活。
我无意评论王如何评价这位劳动模范和他此后的生活。只是不知道有多少人被感动和注意到:“像老王这样勤勤恳恳穿梭在这条邮路上的邮差有25个。”
每年蒙特利尔世界电影节都会放映一些国产主旋律电影。今年的香巴拉使者也是这种类型。看完之后,让我想起了我最近在云南山区的经历。那里的风景很美,人很简单,生活也很简单。这部电影也给我这种感觉。每个演员都是非专业演员,扮演熟悉的角色,所以他的表演很真实。但相比之下,情节有点夸张,把王顺友经历的所有困难都放在一次旅行中。这个描述太苦了。还有谁会去那里当邮递员?
虽然是早上九点半,而且不是电影,还是有很多人来看。电影结束后,我听到很多掌声。制片人,一位中年妇女,在电影院外向她致谢。两个纽约人还问制片人是否找到了北美出版商。
我想我并没有太关注这类电影,直到偶尔看到《音乐之声》对这部电影的介绍,完全是从音乐的角度来解读的。
听着感人的音乐,看着简单却很美的图片,我立刻被吸引住了。
其实我还没有完整看过,但是通过它的介绍,我了解了整个故事,导演和作曲家的声音,以及他们想告诉我的一切。
哦,你没看过,你没听过。如果你不想欣赏它,你一定没听过里面的音乐。
我听着作曲家慢慢讲述着他创作的每一首音乐,讲述着他音乐中蕴含的感情,表达着这位如此努力坚守信念的善良使者。
高亢的女民歌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地方。。。
曼陀林告诉我们一个信使独自旅行。。。
欢快的法国波尔卡告诉我们,他的生活充满了幽默和快乐。。。
口琴和小提琴交织出他执着的信念。。。
当他踏上悬崖后死去的时候,他创作了自己的乌玛之歌,像天籁般的女声,像天使一样,告诉你,无论如何,希望我永远不要离开。
他心爱的老马“金龙”从山坡上摔下来,摔断了腿。他用自己的刀解开了它,但他的心碎了。吉他声淡淡的响起,没有过多的情绪,静静的只是让大家静下心来,感受此刻信使的悲伤。
只有当他在篝火旁放声大哭时,小提琴才响起来表达那深深的悲伤。
有很多关于音乐和图片的故事。。。
随着剧情的展开,音乐一层一层的铺开,我们或喜或悲,虽然不是剧烈的情绪波动,就像音乐一直都是那么悠扬,没有压迫感,但我们却被感动了。
前天看了好莱坞功夫熊猫鲍的演出——我一年只去一两次电影院,今年第一次献给他;今晚在cctv6看了这部国产数字电影,被定位为艺术电影的香巴拉使者。
看熊猫学打架,虽然和观众一起笑,但是出了电影院就不想笑了,也就是看了一部声色俱佳的老成龙电影,不过也期待接下来的X续集能继续让我们开心的笑。联系这个香巴拉使者,今晚看的两部电影,感觉来自两个世界。
那个距离,就像人物生活的世界和好莱坞人生活的世界一样,那么遥远。甚至两部电影的意义都不相干,各有特色。如果非要我告诉你我为什么把这两部电影绑在一起,我只能回答我在短短三天内看了两部完全不同的电影,这本身可能就有某种深刻的意义。
最浅层的意思是映射出我自己的“包容”品味,映射出我“冷而不避”的社交属性。如果用一些审美的话来评判:好玩,搞笑,快节奏,画得好,虚拟作品,我可以接受;我也能接受现实的、乡土的、慢的、简单的、宏大的作品。这些话的背后,是我无法回避的文化背景所带来的审美哲学的烙印或局限。我会被香巴拉信使这样的电影感动。首先是因为我感恩,理解农村的世界,我的父母就是这个世界的人,我不断被他们带回这个世界,而城市生活和农村生活的反差也让我对后者产生了理想主义的向往。我会被熊猫的功夫逗乐,因为我从小就被现代城市的虚拟符号所抚慰,对漫画的认同和感情早已内化在我个人的观念里。从社会分类来看,我是一个有着70后尾巴的80后,是一个受过大学教育的城市孩子,是城市移民的第二代,是从一个贫穷的时代向物质信息丰富的时代过渡的受益者。我是...
以上是我自己作为观影者和案例人物的初步分析。从这种分析中,有血有肉的人物被抽象为社会分类的一部分,进而被提取出来作为文化阐释的符号。观察这些“符号”,对于电影工业过程中定位观众类别、设计故事线和电影定位,无疑是有意义的。但是对整个社会,整个文化,对社会,文化,人,道德等等的认识有帮助吗?
目前很多媒体作品(显然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电影电视剧都有作者的“创作”,不同程度上可以用“作品”来形容)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善于把握受众的定位,从而创作出适合各行各业、各类受众口味的作品,所以报纸、杂志、电视剧、电影等等。都是分三六类的。但是豆瓣上热评追捧的作品,很多都是有80后味道的作品。不符合这样口味的,就贴上“雷”、“纠结”、“bh(彪汉)”的标签。作为一个有能力消费大量媒体作品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口味对于媒体市场来说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被批为“雷”的作品对于创作者来说确实是一个雷区。
跑题了,回头看看香巴拉使者。影片的本色呈现出明显的表演痕迹,这说明制作团队很小心的使用这种方式,尽量不要太用力。我看着这部电影,眼里含着泪,偶尔还会忍不住笑出来。这样一部电影的力量来自于它的现实根源。“如果不够好,那是因为离得不够近”,但只是贴得足够近,未必就足够好。贴得太近,只能看到局部,把局部放大成真正的整体,顶多是“匠人”做的;需要更多的观察和思考才能接近全部真相。我不知道导演和制作团队花了多久才拍出这样一部电影。从人类学领域的经验来看,要让被采访者在采访者面前尽可能真实地展现自己,是需要相当大的时间和情感投入的,且不说让他们在摄像设备前虚拟地发生在别人身上或其他地方,就算这些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也是在过去的时空里。当地人成为表演者后,如何将自我意识调整到剧情中去,是个体心理和文化上的一个复杂过程。如果有人对录像前后个体认知观念的变化感兴趣,我想重访影片拍摄地,了解参与者,体验他们拍摄前后观念和心理的变化,会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影视人类学案例。
影片聚焦的是现代道路没有触及的地方,也就是离国家天线稍微远一点的地方。这个比现代社会更加自给自足,更加稳定的地区,是都市人非常感兴趣的,故事展开的自然环境是那么的壮丽,美丽,超凡脱俗,人迹罕至,是都市人所向往的。大部分电影观众位于城市,所以他们可以跟随一个带着马的邮递员,欣赏他的生活和感受。邮差在镜头下展现了自己的社交网络、交际礼仪和人情世故,以及细腻的激情、深沉的感动、顽强的意志和善良的性格。一是充满新鲜感或乡土亲切感,二是因其纯净自然的常态而充满人性美。看完回头想想,也许正是在这种孤立的状态下,人类的极限和常态才如此自然地结合在一起。看似很自然的感觉,却被这两种状态的结合放大和照亮,深深触动了无法真正参与到主角生活中的观者,进入主角生活的世界。
剧情是在主角和他接触的人之间秘密连接的。戏剧性的大起大落,不在他独自悬在生死线上的地方,而在人与他不断的对话中。与其说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感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不如说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感情才是剧情的一切。从人物自身来看,剧情在影片中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是基于真实人物的生活,而影片中的剧情只是他生活中每一天的浓缩,是为了让我们更直观、更生动地了解主角的生活和人性而勾兑的鸡尾酒。所以,最重要的是,在他的人格和行为背后,成为了“我今天”的世界,影片取名为《香巴拉》——藏语中的天堂和人间。
也许电影的初衷是想通过邮递员走过的众多邮路中的一条,提炼出邮递员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不平凡人生,赞美感人的人性与道德精神。选取这样一个多民族、地理环境多样的地区作为电影背景(也是原型的现实生活背景),本身就为这部作品增添了更加深刻的文化内涵。
当我们把影片中记录的世界看成一个整体,这个离熊猫阿宝极其遥远的世界,这个离网络极其遥远的世界,其实正在向我们这些观众靠拢:剧情主线是邮差历经波折,让一个山里的姑娘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走出高原去读大学;邮递员自己在山里过夜,看的报纸是《人民日报》。邮递员给乡政府送文件,传达国民政府的意志;女孩在婚礼当天收到了录取通知书,这个矛盾被乡长解决了。最后,传统道德和礼仪与国家意志和操纵之间的矛盾和结合,被邮递员这个维系两者关系的“小人物”所缓解和超脱。这样一个地区的邮差甚至比当地政府领导人——国家的发言人——拥有更大的权力。这种权力一方面来源于他“公职人员”的职业身份,另一方面来源于他既是地方民众又是国家机器“螺丝钉”的“门槛”身份。这些“螺丝钉”不仅在国家边缘的偏远山区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整个社会的无数角落,多重身份的普通人扮演着社会维护者和润滑剂的角色。他们或多或少认同传统道德,理解国家存在对社会的重要性,理解社会运行的传统规则在当下社会是如何运作的。他们与地方官员和普通民众有联系,有家庭责任,有早熟的孩子。他们务实执着,也许有点聪明贪婪,但我们的社会永远需要他们。
如果以国家标准来评判他们,评论会比这部电影少很多;如果以文化的规律来理解他们,这部电影只是承载了无数案例中的一部分。
这种迎合观众口味的电影,显然符合豆瓣人的审美。但如果仅从个人兴趣和个人感受来看,似乎不足以理解其内涵。也许我又在过度解释,又在自言自语,但我想从这部电影来讨论,电影能在多大程度上理解现实,承担现实,发现真正的美。
写的很乱,又那么长,估计没多少人会耐心看完。是为了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