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过气歌手江智民?

莲花大厦年会的第二天,照顾到江智民的作息,我们约好下午3点在他家楼下的咖啡厅见面。看得出时间过去了,却没有一个人,唯一能联系的电话也打不通。十分钟后,他终于匆匆出现了。一头寸板,只扎了一缕长发,戴了一副镜片上有镜面装饰的大墨镜。我看着他,但首先我看到了装饰中的自己。他脱下宽大的军用夹克,坐下来,露出墨镜后红肿的眼睛。“我只是看着我的眼睛附近,”他说。“昨天眼睛有点痒,有点怕什么。本来应该在家休息的,但是要去参加年会,没能及时休息。我今天早上肿了。”“应该是疲劳吧?”我猜的。“主要是因为疲劳,过量的烟酒。或者你不爱自己。这么多年我都没注意身体,也没锻炼过。所以我不用微信,也想把额外的身体消耗降到最低。不然我根本受不了。”说着点燃了一支烟。如果说费阳是一条流动的小溪,那么江智民则更加生机勃勃。他来费阳一年了,是四川大学的一名大四学生。他们也是非常好的朋友。他比费阳更早入行,他看起来更像是被酒吧里的夜晚浸湿了。他有很多身份,每一个身份都是清晰而旷日持久的。作为商人,他掌管着整个莲花宫;作为一个音乐人,他制作了十几张CD;与此同时,作为一名酒吧歌手,江智民已经不间断地演唱了20多年。见面之前,我还在琢磨是叫江智民“蒋先生”还是“蒋先生”,他可能还不知道我的名字;但很神奇的是,几句话过后,他虽然没有一句客气的问候,甚至没有一个微笑,却没有让人紧张。

01“我从1993一直唱到昨天”

如果一两天不唱,会觉得很奇怪。

“我从1993一直唱到昨天,”江智民说。“如果一两天不唱歌,我会觉得很奇怪。”

在大学期间,江智民表现出了出色的音乐天赋,连续四年在校园歌手大赛中获得全国、美声和流行歌曲冠军。“就像有个开关,流行就拉过来,然后是民族,然后是美声。”形象地说,他做了一个扳动开关的手势。

江智民

成都莲花公馆音乐酒吧创始人兼老板;成都服务时间最长的酒吧歌手,现在天天上台;中国男歌手CD数量和总销量冠军。

1995毕业后,江智民进入龙泉驿一家公司工作。为了兼职唱歌,我不得不在郊区之间来回奔波。他每天骑车去新华公园,然后自己骑车回川大,在健身房锻炼一个小时,八点准时出门,吃一碗三两煎蛋面,加三个鸡蛋,然后九点半去看第一场演出。平时,他每晚跑五场,唱完当时成都几乎所有的“大场子”——聚焦、咆哮狮、时尚、东方魅力、红粉部落……直到凌晨。费阳毕业一年后的宿舍,一度成为他过夜的据点。忙碌,紧张,无家可归,睡眠严重不足。这样的生活他坚持了三年,最后辞职做了驻唱。

那时,江智民留着长发,身体强壮。“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更喜欢军事,”他说。“在舞台上遇到无礼的客人,我只有一种状态:打架。跑步的七年间,我平均一年可能要打三次。”但他也是最敬业的一个:不仅唱歌好听,还经常主动去电脑城找CD和VCD更新曲库;勇敢一点,知道怎么和老板搞好关系。有的公司经营困难,偶尔拖欠一个月工资,他干脆一摆手不要了。大概是因为这种慷慨,在他二十多岁的时候,人们称他为“老蒋”。

2000年的一天,27岁的江智民突然发现自己失声了。

虽然是有惊无险,但也给他敲响了警钟。他意识到他不能再逃命了。正好有朋友说锦绣花园后面的一个酒吧要转让了,就以演员股东的身份入股了。那是2000年9月,酒吧叫“bel ami”。虽然他只在这家酒吧工作了半年,但这为江智民成为一名酒吧经营者揭开了序幕。随后几年,他参与管理了几家酒吧,终于在2004年遇到了锦里的一个四合院,也就是后来的莲花公馆。

02

“荷花”盛开在锦里。

2004年6月65438+2月65438+6月,莲花公馆在锦里正式开业。

最初取名“莲花”,“因为这个名字很中庸,很和谐,很好记。而且最重要的是,风水师看到了。回想起来,这个名字还是很有意思的。因为莲花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锦里的荷花开成了宣传锦里夜生活的亮点,有点‘锦上添花’的意思。”江智民说。

江智民和搭档刘少波完成了莲花最初的装修设计。最开始莲花是以lounge bar的样子出现的,几个月后调整为现在流行歌曲的现场表演形式。后来王铮亮、秦昭也加入进来,和江智民、老姚、费阳等人一起撑起了莲花楼的演出,也承担起了为莲花楼挑选歌手的责任。

2004年,中国娱乐圈发生了一件大事:湖南卫视推出国内首档选秀节目《超级女声》,开启了国内综艺节目的选秀时代。当时,江智民可能没料到这一点。10年后,他可以很自信地说,“在国内很多大型比赛的前十名或者获奖者中,‘莲花’至少占了成都的50%。”

2006年,谭维维获得“超级女声”亚军;2007年,王铮亮参加《快乐男声》,2014年以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登上央视春晚;2009年《超级女声》,郁可唯获得全国第四名;2011,于佳丽获得中国“超级女声”九强。此外,《花儿朵朵的河》、《中国好歌》的刘润洁、《中国好声音》的邓谷和李文浩都曾是荷花的成员。

这些选秀出去的歌手,每年都会抽时间回莲花。“因为这是他的家,他的起点。”江智民说。

就在面试的前一天,江智民刚刚收到一个著名选秀节目的邀请,但没有回复。“我有自己的团队和生活圈子,有很多对口味的朋友。我不想冒险。”他说。

03两个拉萨

1996年,江智民偶然读到一本叫《余纯顺独自行走西藏》的书。这个上海人几次徒步西藏的传奇经历,让他蠢蠢欲动。最后,在1998年4月,江智民独自踏上了去拉萨的旅程。

他选择了骑自行车。骑一辆不会换挡的绿色凤凰车,花了他280元。在那个年代,互联网是没有策略的。他咨询了1987骑马去拉萨70天的桂风。在江智民眼里,桂峰是“成都酒吧业真正的教父”。他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创办的PUB啤酒馆,堪称成都酒吧界的黄埔军校。之后换了半打啤酒馆,写了成都酒吧的历史。

江智民,一个非常勇敢的兄弟,作为大学校友、同学、结拜兄弟和伙伴,我和他有着20多年不间断的友谊和感情。他很乐于助人,大部分兄弟都是他照顾的。我和他上学时都是校园歌手。无论是食堂、澡堂、女生宿舍楼下,还是深夜的田径场,他总是旁若无人地唱着...我曾经是其中一个憎恨者...后来认识了,发现这个讨厌的人其实挺好的,也很好!这份友情一直延续到今天,绝对会是一辈子。

不幸的是,由于准备不足,江智民的首次拉萨之旅在芒康戛然而止。

2001年3月离开“贝尔阿米”后,江智民决定完成未完成的拉萨之旅。这一次,他约见了费阳,他们准备了一个月。他们每人花了984元买了两辆捷安特的基本山地车,自己装了货架。他们后面还有一面旗帜。每到一个邮局,他们都会让工作人员盖上当地的邮戳。

骑了近一个月,终于到了墨竹工卡。骑行在难得一见的平坦路面上,他们看到了河中的斑头雁和黄鸭,无数的鸟儿飞过河面,新奇而美丽。然后他们从远处看到了布达拉宫的顶部。隔了二三十公里,却清晰如前。

到达布达拉宫的那一刻,江智民立即拨通了桂凤的电话。电话那头问他:“你是不是觉得有点失落?”江智民吓了一跳:“你怎么知道!”

“因为他有同样的经历,所以他非常了解其中的艰辛,”江智民说。“就像爬山一样。到了顶上就要回头,因为没地方爬了。当我们到达布达拉宫时,全程的疲劳和快乐都停止了,这段旅程即将结束。”

江智民被他在拉萨的两次经历深深感动了。他看到了人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的渺小和无助。回到成都后,他对很多事情都不太在意。“这种事情我解释不清楚,你也无法完全感受到,”他说。“你得自己去。现在离开可能没那么大感觉了,因为全程你能遇到的旅伴太多了。”

半年后,桂凤死于车祸。

04人脑硬盘

在我认识江智民之前,在他的经历和他遥远的印象之间,我错误地认为他骄傲,不可理喻;但出乎意料的是,他很认真却很健谈,几乎是我见过的最合作、最愿意接受采访的人之一。所以虽然在两次加起来将近四个小时的通话中,他的电话一直在响,谈合作,谈朋友的朋友,或者想借钱的员工。但每次电话挂断,他总能把刚刚打断的话题接起来,若无其事的继续,回答问题,耐心细致的回答。当我聚精会神听的时候,他总能帮我记住面试提纲,并主动转入下一个话题。当然,作为采访歌手的福利,我也听到了很多旋律。

因为给他打电话的人太多了,我意外发现了一个事实,我打过去的电话号码,大部分都不在他的手机通讯录里。

“电话的数量我很熟悉,大概几百个,基本都能背下来。”他随口念出一组号码,说:“这是你们杜总的电话。”

我吓了一跳:“不会忘了吧?”

他一脸狐疑地看着那个怪物:“是个硬盘。”

杜冰

我是一个喜欢交朋友的人。他们中的一些人是兄弟般的朋友。江智民肯定是其中之一。他诚实坦率,坦率勇敢。当然,虽然我不懂音乐,但老蒋的歌总能打动我,他沧桑,深情,很有男人味。非常重要的是,自从我们相遇以来,无论我们的生活如何变化,我和老蒋之间的感情从未改变。他是那种给你感觉可以患难与共的朋友。

在他的“硬盘”里,有上千个互不相关的号码。“我的歌数应该是成都所有歌手中最多的,”他斩钉截铁地说:“从65438到0993,可能至少有3000首中文歌。”随着人气的变化,二十多年来他一直在刷新自己的音乐库。从早期的港台歌曲和校园民谣到摇滚到动力火车和阿美,再到R & amp2000年以后;b、他数着这些年的变化,一串音符不时脱口而出。“最新更新的是《南山南》和《乌兰巴托的夜》,”他说。“2015年3月去了丽江,一个朋友带我去了束河的一个活佛工作室,在那里听到了《乌兰巴托的夜》。我听了四遍,回来还会唱。”

“其实学一首歌,首先要研究作者的思维。知道他想什么就有80%的成功。”他说。

唱给自己听。

如今,在江智民的生活中,音乐分为三部分:例行的“荷花”演奏,每年录制一两张CD,成都及周边的一些商演。“当然,最重要的是荷花的歌唱,因为是据点,外地的朋友来我那里看。也是我发泄所有情绪的一个出口。”他说。

很多做酒吧的人或多或少都是自私的,为了永远被朋友包围,或者为了永远得到免费的酒精。江智民做酒吧的利己主义是随时可以有舞台,有完善的音乐团队和音响设备,随时可以上台唱歌。

出于年轻艺人的心理,我问了一个很不礼貌的问题:在酒吧唱久了,唱功会变得“油”吗?

江智民说:“有些酒吧歌手唱‘石油’是因为他们不是唱给自己听的,而是唱给客人听的,所以他们会把薪水混在一起,骗取掌声。”

二十多年来,江智民唱酒吧不累吗?

“从来没有,”他说。“同样的歌词和旋律,不同的人唱出来,情感的饱满度和深度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歌曲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画面感。在不知疲倦的重复中,其实技巧也在潜移默化中成长。”

“十五岁那年,我喜欢上了下学期班里的一个女生。有一天她突然问我,你会唱齐秦的花节吗?我说我不太了解他。她说,这首歌真好听。结果十六岁那年,唱了一个夏天的《花节》。”

“1992,我学了周华健的《让我欢喜让我愁》,唱给一个很懂音乐的哥哥听。结果他说我唱的一般,让我很沮丧。他说《让我快乐,让我悲伤》是一首情歌。没有真实的情感体验怎么能唱好情歌?我认为他说的很对。然后找不到女朋友就为了唱好,只能学着唱好,努力模仿周华健的情绪。”这首歌他又唱了整整一年。

06人没有主动改变。

“如果不开酒吧,我想开一家古董店。”江智民突然说道。

“其实人是不会主动改变的。当出现紧急情况或他们不得不改变时,他们自然会改变,”他说。“比如有人说你可以学古董,那你磨砺磨砺脾气我就开始学。”自从2002年接触古董以来,江智民已经收集了许多珍宝。因为没时间收拾,就占满了整个房间。

“做个古董店老板,天天泡茶,还有朋友喝,多好啊。我还想开一家精品茶馆,分享好茶,种兰草。”

“但我现在不能停下来。”他又说。

为了看江智民的风景,我们去了莲花大厦。内场的歌手似乎在唱陈奕迅的歌,旋律溢出了墙壁。江智民兴高采烈地向她介绍了从全国各地收集并藏在院子里的珍宝。明代的龙柱,清代的花花,民国的门荡,不一而足。最壮观的是清中期的一排排酱坛子,几十个随意散落在角落里。“其实单独放的时候是最美的,放在一起就感觉不像了。”他觉得很遗憾,看到了磕碰的痕迹。他嘀咕道:“是小孩子给我弄坏的吗?还是旧伤?”

我不忍心说:“就这样放在院子里摸着,多可惜啊!”

他委屈地回答:“我买了一百多,我家搬了三十多!””但他很快自我安慰道:“这些东西你保护不了,除非用仿制品。自然放在这里就好了,反正有个灭绝的过程。"

我们还看到了朱磊,一种在三月开花的玉兰花,一种每年结很多果实的石榴,以及红枫、银杏和各种植物。如果没有主持人的介绍,我看到的精彩就没那么多了!我几乎为自己的无知感到羞愧。

我们从后院的门进去,一个声波迎面而来。我看到窗外有一尊观音像,好像透过窗户往酒吧里看。一扇窗隔着两个世界,也是一样。里面挤满了人,江智民瞬间被无尽的问候淹没了。

过了一会儿,《南山南》的前奏响起,透过舞台上的蓝光,是江智民回来了。他在台上似乎比台下更自在。他唱了三首歌,从民歌到李宗盛,再到张国荣。歌声带着灯光和噪音流淌出来,轻而易举地充满了整个莲花宫。我恍然大悟,他在采访我这样一个陌生人的时候异常自在——对他来说,在舞台上的灯光下,在人们的目光下,才是真正的生活。

结束

侦探问答

问:你在成都生活了几年?1991年到现在,25年。

问:这座城市最吸引你的是什么?生活节奏缓慢,包容性强,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问:除了成都,你最喜欢的城市是哪个?为什么?京都。因为干净温暖。中国有太多的汉唐和宋文华的遗迹和遗产。

问:你最近的朋友是谁?他或她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香港的郭先生。最吸引我的是他精通茶道、花道、香道,对日式铁锅非常精通。

问:你最近在看什么书和电影?亡魂。

问:你有经常吃饭的餐馆或小店吗?为什么?宽窄巷子莲花广场。首先,烤鸭比北京正宗,新川菜也很考究;其次,我是大股东(给老杜打广告)。

问:你最近的旅行计划是什么?岘港

问:推荐三个你认为成都最值得去的地方,除了景点。送仙桥古玩市场。太古里莲花大厦。

如果说费阳是一条流动的小溪,那么江智民则更加生机勃勃。他有很多身份,每一个身份都是清晰而旷日持久的。作为商人,他掌管着整个莲花宫;作为一个音乐人,他制作了十几张CD;同时,作为一名酒吧歌手,江智民已经唱了20多年,从1993一直唱到昨天,从未停止,也从未厌倦。因为对他来说,舞台上的灯光下,人们的目光下,才是真正的生活。他的歌只唱给自己听。

”抓住了江智民这样一个人脑硬盘,侦探自然要好好利用它,并且厚着脸皮要求他梳理记忆中锦城演艺酒吧的发展脉络。我补充了一些在网上找到的吃剩的零碎,冒昧整理如下:

1992哈根和汤姆叔叔的小屋出现了。

1993 M-Town大型综合演艺酒吧诞生。M-Town的音响设备很不错,当年号称花了一千万。这也是成都酒吧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收门票的酒吧。M镇的盛世持续了两三年,1996就歇业了。

在此期间,出现了一系列小酒吧,主要在城南,包括红磨坊和红洋葱。

1995之后,成都的酒吧行业进入了一个小高潮,出现了一些有代表性的酒吧,包括红帆部落、纽卡斯尔、侏罗纪Laszk、太阳宫、红帆区、射手座、蓝带啤酒馆、新奥尔良、吸引力等等。

真正的高潮开始于1997左右。这一年,回归酒廊成立,成为人民南路上最好的酒吧,成都最大的迪厅。当时,能够与返程休息室竞争的是福克斯和妈妈的蹄子附近的辛雷俱乐部。此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流行、狮吼、东方魅力、高美等优秀酒吧。

大约在2000年,曹芳街新开了六家啤酒馆。酒吧啤酒馆的老板仍然是同样的六个人:桂峰、徐洲、吴忠、刘少波、周亚东和赵露。

2001开在红色年代。

2002年,赵露创办了空瓶酒吧,成为当时成都最大的演艺酒吧。同年,陈迪创办了音乐之家。

2004年,出现了第一个滞销酒吧组合。然后巴比。同年,莲花楼异军突起,成立于锦里。

2008年,88号洋酒吧出现。此后,兰桂坊地区的缪斯、本色以及后来的酒吧相继成立。

近两年,另类酒吧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空间打开。空间回到了23年前M-Town的模式,规模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