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的具体历史过程是怎样的?
五四运动是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发生在1919年。在此之前,近代思想先驱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从1915发起了追求科学民主和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1,包括中国在内的27个战胜国在巴黎召开了“和平会议”。中国要求取消列强在中国的特权和不平等条约,收回战败的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被会议拒绝。4月底,会议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交给日本。这个消息传到了中国,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怒。北京的学生带头抗议。5月4日,北京大学等13所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聚集在天安门广场前,主张“外争国家政权,内惩国贼”,“拒签和约”,“还我山东”,要求严惩亲日派官员曹儒林、和鲁。随后,车队来到东交民巷使馆区抗议,并前往曹儒林在赵家楼的家。曹儒林溜了,张宗祥被打了,赵家楼的曹宅被愤怒的人烧了。北洋政府派军警逮捕了32名学生公民。第二天,北京各高校学生总罢课,轰动全国。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响应支持,并很快形成了一个全国性的抗议运动。6月后,上海工人也罢工了,爱国浪潮在全国150大中小城市蔓延。迫于各界压力,北洋军阀不得不同意拒绝签订和约,并免去曹、张、陆的职务。
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在反帝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政治运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五四运动以后,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革命历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