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阅读#145一本质量参差不齐的幽灵集——小泉八云的神秘故事。

熟悉日本恐怖电影的朋友一定看过或听过《诅咒》这部电影。第一次看《诅咒》系列是高中的一个晚上,和同学在宿舍被DVD机包围。看完之后我们都要在卫生间排队决定谁最后关灯。从那以后,我对“日本恐怖片”的印象就是恐怖的极致,不仅有突如其来的惊吓,还有根深蒂固的寒意。

日本有很多著名的鬼怪传说,不仅在恐怖电影中有,在动漫、文学等各种文化作品中也有。例如,哆啦a梦在许多故事中提到了幽灵“无脸怪物”(ノッペラボー)。《斯林克的太阳》直接把所有的“夜行鬼”都放进去了。就像中国的《聊斋志异》一样,一些日本人收集了各种民间鬼神传说,编成一本书。今天我们要谈论神秘的故事,这是小泉八云写的一部民间鬼故事集。

开头引用的文字来自故事《千沙》:木材场的主人楚比(Chubee)与年轻貌美的女子千沙(Qiansha)结婚,但不久就病死了。于是千纱和Chubee的得力助手松野介很快相爱,却遭到家人的反对。最后他们在店铺的阁楼上割喉自杀,死状十分惨烈。引用的这段话是这样一个场景:一天晚上,当商店里的家伙不得不去双心阁楼拿工具时,他遇到了一个双心鬼。这个描述让我想起了《诅咒》里四肢被折成奇怪的姿势,带着奇怪的咯咯声慢慢爬下楼梯的画面。

故事的结尾,巴迪·牛松因病去世,店里的伙计们纷纷辞职,最后老板也走了。

《谜之物语》里有很多这样的故事,来源于民间传说。他们没有主题,没有说教,有的只是营造恐怖气氛,讲个鬼故事。就像今天网上流传多年的都市传说。而像《千沙》这样的故事,在《谜之物语》中情节丰富,有很多故事不仅主题不明确,而且逻辑非常奇怪。

比如《屏中少女》这个故事。开头就提到“绘画是人的心灵的外化”。故事的主角买了一副漂亮的少女画,被画中人吸引住了。故事的最后,画中的美女被搬了出来,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看到这样的故事我很迷茫。没有转折,没有主题,三个奇怪的逻辑。故事本身想说什么?像这样的故事是怎么成为传说的?这么无聊的故事怎么就传奇了?

因为作品发表于1904,历史悠久,作者小泉八云的人生经历也比较特殊。他的父亲是爱尔兰人,在英国占领爱奥尼亚群岛时,他娶了岛上的一名希腊女子,因此他出生在希腊,原名帕特里克·拉夫卡迪奥·赫恩(Patrick Lafcadio Hearn)。1890年,作者赴日与岛根县松江中学的英语老师小泉结子结婚,并将国籍改为小泉八云。神秘故事是他从妻子和朋友那里听到的民间故事。

我看的是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于敏翻译的版本,43句(据说全集有近60句)。书中收录的很多故事都是耳熟能详的,比如雪女,比如无脸怪的由来,晶晶等等。也许是很久以前,或者是文化差异。相当一部分故事既没有恐怖,也没有逻辑,在价值观和道德判断上与当今世界并不相同。和《骑在尸体上的人》一样,讲述了心碎者的妻子在悲愤中死去,尸体愤恨难平,等待心碎者回来复仇的故事。于是一个道士帮着那人骑在死尸上,抓着死尸的头发过了一夜。然后就安全了。像这样的坏人没有受到惩罚,受伤的女子也没有下文。其实是对现代“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观念的挑战。再比如“守约”,一对结拜兄弟在重阳节见面,因为哥哥要走了。到了约定的日子,弟弟被主人软禁,无法赴约,于是剖腹自尽。所谓“人不能一日行千里,但灵魂可以到达”,看完真的很神奇。

总的来说,《聊斋志异》的故事具有很高的民俗信息价值,这也是小泉八云的名气所在。小林正树,日本著名导演,曾与黑泽明合作,在1965将神秘故事改编成电影。该片以1965获得戛纳电影节特别奖,入围当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成为小林正树的代表作之一。但对于想把这本书当做小说故事来读的读者来说,恐怕要失望了。

对我来说,我知道这个名字来自于“方剑”这个游戏。虽然游戏的评价不高,但是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小泉八云的名字时,我果断地买下了它。《谜之物语》中有一些故事具有很好的恐怖氛围,可读性很强,还有一些故事是著名传说的来源,这两者对我来说都是很有价值的资料。剩下的故事,既不符合逻辑,也没有教育意义,既没有技术含量,也没有趣味性,只是为了“看完这本书再看”。

17.12.07/中午

在T.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