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国内外动漫产业研究情况(特别是关于中日动漫产业发展比较)。。。。很紧急。。
日本动画有90多年的历史,可以分为六个阶段。战前时期——从1917开始,日本有动画,直到1945日本战败。这一时期前期题材以世界名著为主,而后期由于日本军国主义猖獗,动画题材离不开宣传吹嘘日本军国主义的路线。战后探索期——从日本战败到1974。日本战败后,鉴于战争的教训,一些人开始在动画中使用反战题材。主题确定期(第一次动画热潮)——从1974到1982的太空战舰表现。在此期间,日本动画产业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确定了动画和漫画的分界线。突破期(第二次动画热潮)——从1982年MACROSS的表现到1987年,这一时期人们对视觉享受的追求成为一种趋势,于是动画绘画技法试图突破。成熟期——从1987到90年代初。动画进入成熟期后,出现了几部优秀的影片。第一名是圣斗士星矢。风格创新期——从1993到现在。在绘画技巧、制作手法和概念设计上越来越成熟的日本动画,开始追求风格上的创新,试图突破原有的模式,以超越时空的完美技巧和理念带给观众全新的感官冲击。总的来说,日本动画一直在探索和前进。所以在日本,现在有430多家动画制作公司,每周可以制作80多个动画节目。目前,日本的动画产业已经达到230万亿日元,全球播放的动画作品中有60%来自日本。在日本GDP的构成中,动漫已经达到十几个点,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这是我们国家无法比拟的,可喜的是我们国家终于意识到了动漫的巨大市场。中国政府在电视播出频道、播出比例、税收政策、融资政策、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据《2007-2008年中国动漫产业及分析投资咨询报告》显示,2006年日本动漫产业营业额高达230万亿元,动漫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位居第二。在日本,动漫是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手冢治虫,一个在动画发展中不得不提的名字。手冢治虫一生创作了多达654.38+50万页的漫画作品。手冢治虫的漫画对后世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那些带有人性的哲学思想。他强调“不尊重生命,忽视精神世界的科技发展,必将导致人类和地球的灭亡”。1947年,由酒井法子原著改编的漫画《新金银岛》将大量电影拍摄方式引入漫画,一经推出便受到欢迎,人们开始接受“新漫画”的概念。此后,他们相继创作了《森林大帝》和《阿童木》。此外,他还创作了中国经典名著《我的美猴王》《西游记之献礼》和著名动画大师万来明。从65438到0967开始连载探索生命奥秘的《火鸟》,是他创作生涯的巅峰。到他去世时,他作品的最后一章《现代篇》仍未完成。在今天的日本公司中,人们仍然在使用手冢治虫的“嘴动和眨眼系统”制作动画。如今,中国的动漫产业发展迅速。我们有一流的设备和熟练的原创画家。为什么我们的动画还处于落后的地位?是因为我们不像手冢治虫那样热情吗?就像他的漫画《火鸟》中的凤凰,虽然身体已经消失,但并没有结束。一切只是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延伸,就像动漫大神对整个行业的影响还会继续。此外,还有许多广为人知的名字,如青山冈根(柯南)、宫崎骏其人(天空之城)等。
总觉得中国动画是给孩子做的,不够深入。国产动画里人性描绘的东西太少了,大部分都是小孩子的东西,把什么都解释清楚了,就像幼儿园里的说教片。个人觉得太幼稚了。国产动画好像还没有出一部关于爱情的动画吧?我感觉除了孩子,各个年龄段需要动画片的人都不多。国产动画是为了满足孩子的需求。不难想象,所有的人物,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可以在里面塑造出来。到处都是玩耍的孩子。除了给我们童年的回忆,我们还能留下什么?。日本漫画描绘了里面人物的人性。他们不再是没有生命的任务画像,而是有生命的人。都在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努力追求人生的价值,鸣人的漩涡梦,易进军巴西足坛的梦想,圣斗士的雅典娜之战等等。也许你认为日本动画不仅仅是关于这些打斗或运动,是的,有一些浪漫的爱情和滑稽,你不觉得吗?那种回忆太美太动人了,一点也不会给人拖沓的感觉,反而是剧情所必需的。比如《雪姑娘》里,你能说那些回忆很拖沓吗?那些感人的回忆一个个联系在一起,让人又爱又恨。我们现在好像就是观众,完全像里面的旁观者一样被故事感动。而搞笑的动画片很少有那种回忆,一路轻松大笑,比如蜡笔小新。还有宫崎骏其人的动画对自然保护的号召,感觉每一部电影都很深刻。当然,中国也有自己成功的《蓝猫淘气三千问》和《喜洋洋灰太狼》,但这些都远没有超越日本。
中国动画和日本动画最大的区别就是中国动画的制作者没有意识到动画是一个可以发展的大产业。即使他们知道,也太晚了。然而,中国动画仍然充满希望。只要我们学习别人的长处,结合自己的长处,一定可以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