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鲸漫画

提到“虎鲸”,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黑白色,就像熊猫尴尬的体色,还有高高耸立在海面上的巨大背鳍。在纪录片和电影中,这种智能、美丽、强大的海中巨兽往往会给观影的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种海洋食物链顶端的动物!

(图片来自网络)

属于海豚家族的虎鲸有多大?

我希望你喜欢它

黑仔鲸属于鲸目动物和齿鲸的海豚家族,它们也是这个家族中最大的成员。成年雄性虎鲸一般长6-8米,重6吨,而雌性虎鲸可以长到5-7米长,重3-4吨。目前已知最大的虎鲸长9.8米,重10吨。

黑仔鲸背部黑色,头部和腰部两侧有两个巨大的椭圆形白斑,高耸的背鳍后面有鞍状标记,可达1.8米,腹部表面白色。

(虎鲸和人类的对比,图片来自网络)

黑仔鲸是高度社会化的群居动物。

我希望你喜欢它

黑仔鲸是高度社会化的群居动物,大脑发达,以家庭为单位的复杂群体结构。鲸群的首领往往是经验丰富的老雌鲸(雌鲸的寿命比雄鲸长得多,已知最长的个体活了105岁)。

(虎鲸的骨头,图片来自网络)

黑仔鲸绝对是好猎手。

我希望你喜欢它

黑仔鲸的头部前额有一个甜瓜状的脂肪团,可以发出不同频率的复杂声波和超声波,用于回声定位或与群体中的同伴交流,即使在不透明的泥水中也能准确找到猎物。

强健的肌肉使它们能够以每小时56公里的速度追逐猎物,厚实交错的锥形牙齿可以紧紧咬住挣扎的猎物,从猎物身上撕下大块的肉和鲸脂。无论是重达100吨的露脊鲸,还是同样凶猛的大鲨鱼、豹海豹(豹海豹是南极仅次于南象海豹的第二大海豹,虎鲸是豹海豹唯一的天敌)等海洋捕食者,都成为了虎鲸的“中餐”。

(虎鲸的内脏,图片来自网络)

南极虎鲸分为ABCD四种。

我希望你喜欢它

黑仔鲸是一个世界性的物种,它们可以在世界各地的海洋中找到。全国各地不同族群的黑仔鲸,因为专门捕食不同的猎物,形成了独特的族群“文化”,分化出许多独特的生态型。不同生态类型的黑仔鲸已经有几万到几十万年没有基因交流了。比如生活在南极海域的虎鲸,可以分为A型、B型、C型、d型四个生态型。

A型虎鲸的外形与世界其他海域的虎鲸有很大不同,体色黑白相间,眼后有中度白斑。它们以小须鲸如小须鲸和南极小须鲸为食。它们会像狼一样分工协作包围猎物,并以接力的方式继续追逐高速逃跑的猎物,直到它筋疲力尽,然后撕咬或撞击猎物,再将其溺死在水下。黑仔鲸捕猎须鲸时,通常只吃猎物的嘴唇、下颚、喉褶和舌头。

b型虎鲸比a型虎鲸小。体色为灰色,背部有一大片灰斑,眼后白斑较大,和腹部白斑一样黄。这种生态型虎鲸喜欢生活在浮冰附近的海里,捕捉海豹为食。它们会以巧妙的方式捕食浮冰上的海豹:几头虎鲸排成一排,以精确而协调的方式高速向海豹生活的浮冰游去,掀起大浪将浮冰上的海豹冲到海里,而在浮冰另一边等待的其他虎鲸则趁机捕捉海豹。海豹有锋利的犬齿和利爪,虎鲸经常轮番骚扰和消耗它们的体力,用尾巴撞击它们或伤害它们,然后在它们失去抵抗力后将其杀死并吃掉。

C型虎鲸经常聚集成非常大的群体,在浮冰区附近的海域活动。它们的体色与B型虎鲸相似,但眼睛后面头部一侧的白斑较小,略向前倾斜。已经观察到C型虎鲸捕食有鳞头和尖牙的南极鱼。

D型虎鲸是南极虎鲸中最神秘的生态型。直到1955才第一次观测到,2014才第一次拍摄到。它们头侧有小白点,圆头,额头高,背鳍低窄,牙齿较小。对D型虎鲸的食性知之甚少,只知道它们有时会偷用长线钓上来的小型犬科南极鱼。

(图为南极B虎鲸捕食威德尔海豹,图片来自网络。)

一些人类活动威胁着虎鲸的生存。

我希望你喜欢它

在自然界中,许多物种由于地理隔离等因素存在生殖隔离,在同一物种内部已经分化为不同的亚种。但由于食性和种族“文化”不同,出现了生殖隔离,只有一只虎鲸分化了。

生活在同一海域、分属不同族群的黑仔鲸,由于食性和族群文化完全不同,通常能够在同一海域和平共处,彼此并不同时交叉。一些学者认为,虎鲸正在分化成许多不同的物种。

虽然有些群体的虎鲸捕食大型哺乳动物,但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条野生虎鲸攻击人类致死的记录:不同群体的虎鲸独特的“饮食”文化决定了它们不会吃像人类这种长得奇怪、骨头多肉少的陆地动物。

然而,人类活动造成的船只碰撞、海水污染、栖息地破坏和非法渔具破坏一直威胁着虎鲸的生存,捕捉幼虎鲸卖给水族馆牟利的交易也存在了几十年。

虽然虎鲸作为一个物种,由于数量多、分布广,目前并不担心灭绝,但生活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美国华盛顿州海岸的南方居民群虎鲸已被列为濒危物种,现状岌岌可危。这个聪明、美丽、强大的海洋霸主需要我们人类来保护。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姚迪

(作者:胡凯,动植物科普作家,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