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动画中的形象和传统有什么区别?
但毕竟花木兰的故事是正宗的来自中国,美国人还是需要做出一些努力,做出一些改变。而花木兰2,则完全是披着中国外衣的美国人。2005年初,迪士尼再次通过直接发行音像制品的方式发行了续集《花木兰2》。全片的制作基本都是原班人马请来的,而且和前作一样,借鉴了国画的一些技法,虚实结合,工笔水墨,意境悠长,富有东方韵味。同时,影片还将这种虚实相生的绘画与镜头散焦原理相结合,从而避免了水墨动画不易与三维写实动画融合的矛盾,实现了写意与写实的和谐平衡。在音效和音乐设计上,可以说是非常精致了。无论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歌曲,用来烘托剧情的音乐,各种音效的运用都非常巧妙,尤其是中国传统乐器的运用,颇具中国特色。为了增加更多的东方韵味,影片甚至提到了中国武术的精髓和中国古典哲学如相互克制、阴阳结合等。
花木兰的故事在第一部电影中就已经完成了。他们为什么选择花木兰?除了续集所能带来的巨大号召力,花木兰也成为了西方女权主义的象征和不可忽视的因素。这一次,故事完全可以由美国人按照自己的思想自由虚构。故事讲述了木兰和李湘准备结婚时,突然接到一个秘密任务。为了抵抗强大的匈奴,皇帝决定拉拢其他邻国,于是他任命李翔和木兰护送三位公主结婚,并在三天内结婚。但在途中,木兰发现公主们并不想嫁给其他人,更糟糕的是,她们爱上了同行的三名士兵。一向主张女性自由意志的花木兰,从一开始就讨厌包办婚姻,以及她的那句“我的本分就是我的心。”贯穿全片。最终,木兰释放了三位公主,并在木舒龙的帮助下巧妙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花木兰在家乡成了女性偶像,小姑娘们争相找花木兰学武,颇有“不爱红装爱三军”的新女性气质。三位公主是影片中的三位新女权主义者。虽然一开始很压抑,但最后在一个公主要写信离开的时候,他们达成了谅解,要打破常规,不要高贵,不要拘谨,不要做侍从,不要缠足,只做一个自由真实的女孩。性格开朗、心地善良的花木兰成了他们的领袖。换句话说,从启蒙到成全三公主,花木兰一直扮演着拯救者的角色,她再一次将女权主义情怀传播到这个女性被压抑的世界。当然,如果历史上的花木兰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她的思想就太前卫了。但作为美国观众,尤其是美国女权主义者,这样的情节完全可以接受。毕竟包办婚姻在西方人眼里是一种极其恶劣的习惯,花木兰应该是每个女人的好榜样。
从女权主义角度分析花木兰,中国的观众可能会感到有些惊讶。是的,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自然会造成一些误解。以前的理解是极度不足的,误解往往导致文化冲突和错误认知。如今,东西方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在不断加强,但文化误解仍然不可避免。虽然西方人不像中国人那样从花木兰的故事中深刻理解孝的伟大,但女权主义并不损害花木兰的形象,也可以说得过去。这也是文化交流的有趣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