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卡通人物。
历史原型
根据日本帝国海军制定的“八八舰队计划”,赤城号原定于1920年2月6日在武冈海军造船厂作为天成级战斗巡洋舰二号舰建造,但由于华盛顿海军条约的签订,于1922年2月5日停建。1923年,根据《华盛顿海军条约》的规定,停止建造的日本军舰赤城号被改装为航空母舰。
天成级战斗巡洋舰,原本作为远洋战舰使用,属于远洋战舰的分类,但在预定计划中比龙门级战列舰拥有更强大的火力和相近的防御力,排水量也比龙门级战列舰大。但因为华盛顿海军条约的签订,天成级的建造被叫停。原定建造的“天成”、“赤城”、“高雄”、“爱当”四艘舰艇中,“天成”、“赤城”改装成航母,“高雄”、“爱当”解体(舰名后来给了重巡洋舰)。然而,原定改装成航母的天成号在关东大地震中受损严重,无法重建。后来加贺一号加贺级战列舰接手了名额。
“赤城”号由战斗巡洋舰改为航空母舰时,在主甲板上方完全重建了一个双层机库。起初,赤城的第三飞行甲板被分成三层,呈梯形。上层甲板为起降甲板,全长190米,宽30.5米。中、下甲板连接了一个双层机库,供飞机直接从机库起飞,而用于小型飞机的中甲板长约15米,用于大型飞机起飞的下甲板更长,长56.7米,宽23米。上层飞行甲板前端下方是一座横跨船体两侧的桥梁。后来实践证明,飞行甲板短暴露了很多缺点,舰桥位置太低,不利于观察和指挥。为了消除烟囱烟雾对飞机降落的不利影响,锅炉废气从右舷向舷外延伸并向下弯曲的烟囱排出。赤城建成时,安装10 200毫米火炮,攻击巡洋舰等水面目标。其中,舰桥前甲板上并排安装了两座双联炮塔,舰体后部两侧安装了单装炮组。赤城1925号航母于2007年4月22日下水,3月25日完工。标准排水量29500吨,航速31.7节。该舰装备有96式战斗机和97式攻击机。1928年,日本帝国海军名将山本五十六任赤城舰长。
1935-1938期间,赤城现代化。最大的修改是把原来的三层飞行甲板改成一层,取消不实用的中下层飞行甲板,把原来的中下层飞行甲板改成机库。由于扩建了机库,平时舰艇的战备飞机数量增加到了66架。上层飞行甲板改为全通,延伸至舰首,由立柱支撑。因为预算限制,海军炮兵没有像加贺那样把十年高射炮换成12.7cm的新型89式高射炮,也没有大量增加96式高射炮。所以赤城的防空火力在偷袭珍珠港时是六艘中最弱的。但原来的20cm组合式舰艏两侧舰炮被拆除,只剩下舰艏两侧的单装舰炮。虽然这艘船拥有重型巡洋舰级别的舰炮,但没有在实战中开火。虽然增加了机库容量,但由于没有充分利用舰内空间进行舰只改造,舰载机的装载能力仍然是当时日本四大舰中最小的。另外,续航能力也是赤诚的一个弱项。偷袭珍珠港时,曾有考虑续航能力,将其排除在作战计划之外的计划,但因其成员作战经验丰富而未能实施。
19411 2月7日,“赤城”号作为日本航空舰队的旗舰,参与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前半年,以赤木为旗舰的日本第一航空舰队,从南太平洋向西横扫印度洋,在拉包尔奇兵、达尔文港空袭、印度洋海战中屡战屡胜,创造了机动部队无敌的美誉。在1942年6月的中途岛海战中,“赤城”号是那云钟毅海军中将的旗舰,机动部队的指挥官。被美国海军驻企业号(uss enterprise)的VB-6舰载俯冲轰炸机群的两枚炸弹击中,导致机库内满油的舰载机和未运回弹药库的炸弹、鱼雷爆炸。虽然没有沉没,但也失去了力量。考虑到大型舰艇拖带可能会引来更多空袭甚至被敌方俘获,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下达了“中途岛海战停止,赤城自行沉没”的命令。执行护航任务的第四驱逐队(“舞风”、“海啸风”、“叶粉”、“兰”)各发射一枚鱼雷进行雷击,四枚鱼雷中有三枚被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