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动漫产业不能慢慢发展?有什么对策?
1.开始的比较早,五六十年代就开始了,当年制作的水墨动画在当时是一绝,还有后来的布面动画。但遗憾的是,中国对这一行业领域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自然也就无法保持优势,不断创新,最终导致技术停滞不前,远远落后于国外的制作水平(图为漫画家白松绘制的漫画系列形象“公爵兔”)。
4.受当前环境的影响,人才的能力受到严重制约,创新意识得不到有效发展。很多人照搬照抄,没有自己的动画特色,这让他们极具吸引力。3.不成熟的市场环境。在中国,受限于传统观念,国内很多家长认为动漫创作是无所事事,动漫影视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对动漫往往持反对态度。这种观念占据了社会的主要思维,使得中国的动画创作缺乏一个良好的环境和空间。书店、学校等文化场所对动漫创作不重视,甚至视其为异端,以至于国内很多动漫作家的作品在国内没有市场,不得不卖给国外的动漫创作公司。4.由于管理层对动漫产品受众的错误定位,动漫产品受众年龄单一,没有消费层次,不是时尚主流。很多动画只针对幼儿,极少数针对青少年和成人。5.资金难以到位,导致国内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制作动画片。6.没有形成完整的动漫产业链。中国的动画产业基本集中在“动画制作”和“电视播出”两个环节。尚未形成完整成熟的产业链,衍生产品也没有完全开发出来。再加上盗版的影响,很多动漫公司很难收回成本,也很难盈利。同时,动漫产业缺乏专业的运营管理团队,极大地制约了动漫产业化的发展速度。如何进行成功的产业运作,形成良性的产业链,成为动漫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动画人才的匮乏,让国内动画行业难以补充新鲜血液。长期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形成了顺从、统一的传统文化心理。但是动画的创作离不开丰富非凡的想象力,有时候需要的是极度夸张的想象力,这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原创动漫人才的缺乏,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后,成为制约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关键。据了解,国内动漫产业急需创意R&D人才、艺术与技术兼备的复合型动漫人才、商业开发人才。目前中国动漫从业者不到1,000人,韩国只有1/3,所以中国动漫人才需求严重不足。⒏中国的动画作品在制作理念上总是过于保守。一位动漫迷认为,中国的一些动漫作品有时过于强调教育意义,就像一个老学究,漫画作品本身没有娱乐元素。目前国内很多动漫作品都是盗版,故事平淡无味,缺乏创意作品,很多作品都是换人头不改剧情。国产动漫形象不可爱且缺乏幽默感和夸张感;动漫故事老套、幼稚,缺乏自主创新;卡通人物形象粗糙、平庸甚至令人反感,没有美感。这些困扰中国动漫行业多年的老问题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所以在人们的心目中,漫画世界并没有“中国制造”这个概念。(9)至于利润,国外动漫作品中60%或70%的角色设计和后期制作都是由中国编剧完成,形成了动漫行业大家都接受的外包服务。一个好的原创动漫编剧,接国外订单一般能拿到一分钟1000元以上的加工费,而为国内公司创作的收入只有300到400元。收入差距也造成国内优秀作品流向国外。在中国动漫产业链发达的⒑,对原创动漫的发展和扶持重视不够。漫画可以延伸动画,市场前景巨大,但目前国内几乎没有动静。原创漫画是动漫和游戏的基础和起源。没有蒸蒸日上的漫画,很难改变目前后劲不足的状态。11.动漫作品题材不够多元化。在国内,动漫题材基本都是少女作品,其他类型因为政策等原因无法尝试和创作,以至于作品单一,无法推动动漫的发展。由此可见,如果要等到中国动画发展的高潮,可能要等近10年。
中国动画发展的制约因素
意识形态和产业政策的制约——动漫产业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娱乐产业,主要消费群体只有青少年。大部分动漫制播企业没有抓住成人动漫产业国际化趋势带来的产业机遇,没有把成年人作为目标消费者来创作适合成年人的动漫产品,极大地制约了购买力的提升,体现在播出环节广告投放不足。秦时明月的百家争鸣
创意和营销人才严重缺乏——虽然近两年国内开设动画专业的院校和院系近百所,学生人数近万人,但仍远远供不应求。目前中国动漫产业最缺的不是技术人员,而是创意编剧、导演、策划、营销人才。这也是很多国产动漫产品吸引不了观众的根本原因。管理人才的缺乏制约了产业的升级。一些较好的原创产品比较分散,没有连成链,导致销售平台缺失,产业升级后劲明显不足。相对于外语“卡通”,“动漫”是一个中国本土词汇,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和地方色彩。在此之前,它所指的往往被称为:漫画、漫画书、艺术片、动画、漫画等等。词汇变化的背后,不仅仅是称呼的变化,而是因为很难概括这个逐渐浮出水面的新兴行业。世纪之交,动画产业在中国悄然萌芽。这里有一个误区:那就是动画与动画、漫画与漫画的区别与联系。动漫是一个产业,是由很多产业链组成的。它不是单一的技术,而是一个由庞大的群体组成的、面向所有消费者的产业。永远比不上动画,漫画,漫画。不仅涵盖了这些,在国内也没有得到认可。
中国动画产业的现状
2004年,中国动画终于迎来了行业的春天,从政府到社会各界,都对这个行业投入了前所未有的热情。4月20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漫产业的若干意见》,政府以行政手段加大动漫产业发展力度,这在我国动漫发展史上尚属首次。7月,首个“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落户上海。年底,北京动漫频道、上海大众动漫卫视、湖南金鹰动漫卫视三个动漫卫星频道相继获批,首批9个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和4个动漫教育教学研究基地正式命名。截至目前,北京、成都、广州已新增3个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和6个国家动漫产业基地。自2005年以来,中国国际动漫节每年举办一次。主办方由国家广电总局通过招标确定,已在杭州举办两届。与此同时,专家学者纷纷撰文,畅谈产业发展对中国动漫的意义,如落实中国动画学会秘书长张松林先生促进动漫产业整体繁荣的政策措施,动员为振兴中国动漫产业再创佳绩,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孙立军,打造中国自己的动漫产业,上海社科动漫课题组负责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郭虹等等。在国家政策的推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业界的努力下,一时间,动漫产业如火如荼,各个城市纷纷建立动漫产业基地,举办动漫展览,制作动漫作品。据《中国动画产业年度报告》课题组统计,2003年国产动画作品总产量不足3万分钟。2005年第一批* * *收到全国68个制作单位提交的173部剧,25659集,时长258314分钟。经审核批准,164剧,24244集。第二批* * *收到国内93家制作单位提交的251部剧,25097集,时长358794分钟。经审核批准,239部剧,24534集,长度349133分。这样的规模在往年是不可想象的。在业界一片叫好声中,可以发现很多问题。动漫展上亮相的大多是国外动漫产品,国外动漫明星也受到观众追捧。笔者于2005年6月26日+065438+2005参观了成都2005金熊猫国际动漫展,发现展馆内出售的动漫衍生品很少是原创的,大部分都是国外的动漫形象。而且在市面上大量的动漫作品中,有多少是真正被观众认可的,又有多少是真正形成了动漫产业链的发展。虽然国家广电总局多次规定国产动漫节目在动漫频道和少儿频道的播出比例不得低于60%,但遗憾的是,全国各地区动漫观众最喜欢的还是日本、欧美的动漫作品。在对北京、上海、杭州、成都四地动漫观众消费情况的抽样调查中可以发现,消费者最喜欢日本和欧洲动漫作品,其中最喜欢日本动漫的占73.6%,最喜欢欧美动漫的占16.0%,最喜欢国产动漫的仅占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