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中有哪些有趣的「定数定律」?
但由于大部分歌剧都是按照“十三集”的集数来编排的,再加上一些人们喜闻乐见的套路,所以有些集数规律还是有道理的。我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首先是大家最熟悉的“三集定律”。(第三字定律,三集效果)这个定律的大致意思是“动画会在第三集出现风格突变和不可思议的剧情转折”,出处是虚渊玄的《魔法少女的小圈子》。
不过,虽然公认的三集定律来源是《魔法阵》,但其实之前很多作品也符合三集定律的要求。个人觉得小时候看的“奥特曼系列”印象很深。第三集每个怪物都被斩首了,真的吓到我了...
PS:好像还有人把“三套定律”叫做“掉头定律”?
而“三集定律”的原理,其实是和“好奇”、“追粉丝”、“弃粉丝”这些关键词有关的。
某种程度上,“三集定律”等于“神发展”或“画风突变”或“前方高能”,所以能有效抓住观众的好奇心,让他们有兴趣继续读下去,保持“追粉丝”而不是“弃粉丝”。
PS:不过,从观众的角度来说,“三集定律”能让观众无法预知剧情发展,无法吸引他们的兴趣~
但是,三集定律毕竟是经验总结,是巧合,不是很科学。所以这个规律不能随便适用于大部分歌剧,否则可能存在弃一部好的风险。
以命运石之门为例。是“反三集法”的经典代表。电视动画前期,十几集的铺垫,导致粉丝数量锐减。这也是一个遗憾。
PS:但后来“石门”对原党和勇敢追它的观众产生了愤怒。真的很幸运~
另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是“自古七集福利”,不过这个“七”可以换成“六”或者“八”,福利也可以换成“泳装”,或者“七集”换成“六七”或者“七八”。都是一个意思,下面我们就用“自古七集福利”。
至于“自古七集福利”的原因,其实很好说,大概是以下几个方面:剧情安排、有保证的粉丝追剧率、DV销量和人们的喜爱程度吧~
“剧情安排”是因为在大部分歌剧都是十三集的设定下,第七、八集往往显得“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如果是战斗迷,那只是大BOSS即将登场,主角刚好有了一定的成长阶段;但如果是校园粉丝,刚好处在人际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前夜,很快就会在一些关键节日爆发好感。
再专业一点,第七集和第八集一般只是“故事潮起潮落后的空窗期”和“大结局前的伏笔期”,一般都略显枯燥,所以需要一些能“获得观众”的点来保证大家的兴趣。
“有保证的抓粉丝率”其实可以和“DV销量”一起说。
就“DV销量”而言,十三集分四集卖的话,第一集往往卖得好,后面往往会下滑。这个时候,给第三个增加一些福利,就成了很多制作人的一个选择。
至于“保证追粉丝率”,由于每个观众的“追粉丝点”不同,喜好不同,对戏曲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我给你举个例子。就《进击的巨人》而言,血腥的剧情、庞大的世界观、对自由的追求是其精髓,但也有观众是冲着“帅到掉渣的Levell”和“人格魅力爆棚的Alvin”去的。
作为制作人,自然希望有更广泛的群体去追粉丝,所以你会看到很多剧除了热血之外,还会加入一些爱情或者段子,除了温情之外,还会包含哲学和人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