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战争伤害
用末日科幻构筑的世界观
《玲珑》以未来的末日为背景设定故事。在不久的将来,因为人类世界拥挤不堪,迫切需要在宇宙中探索新的家园。
然而,由于月亮的相位变化,地球经历了几十年剧烈的地质变化,人类文明在这场大灾难中彻底毁灭。地面上也出现了一个新的生态系统——玛纳生态,玛纳生态孕育了一个新的物种——“食极兽”,它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和攻击能力,可以吸取人类的生命之源,用于未来的生长和进化。这场大灾难中人类所剩无几,所以幸存者们躲在悬浮中。
西方元素包裹着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
看《玲珑》的时候,很多观众都觉得是在看美剧。的确,玲珑的制作风格不同于大多数民族创作。在叙事、人物造型、画面呈现上都打上了美剧的烙印,故事中呈现的西方元素无处不在:洞穴理论、光影教堂、灯塔法则等等。
洞穴理论
玲珑是一部讲究深度的作品。经得起观众的各种尴尬,比如灯塔的设置,很容易让人想到洞穴理论。
洞穴理论记载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第七卷,其中讲述:
一群囚犯被囚禁在一个山洞里。他们从出生起就在这里长大。他们的手从小到大都被铁链锁住,无法回头。他们只能看着印在他们面前洞壁上的影子。
在这群被困者的背后,有一条可以贯穿整个洞穴的通道。在这段话的旁边,有一堵墙,不高,大概和木偶戏的屏幕一样高。外面的人背着各种工具和仪器走过通道,火光把这些影子照在被困者面前的墙上。
所以这些被困者认为这些影子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真实的东西。因为他们从小就没见过别的,只有这些影子。
然而,突然有一天,一个被困者被释放了。他转过身,看到了身后的大火和在通道上行走的人们。一开始,他会觉得很困惑,甚至不相信这些东西是真的。
直到后来,有人把他带出山洞,带到了一个正常的世界,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个世界,眼前的一切都是陌生而令人怀疑的。
他甚至在水中寻找自己的影子,在洞穴中寻找自己的感觉。后来他开始慢慢接受正常的世界,于是开始同情洞穴里的同伴。
于是,他决定回山洞去救同伴,但同伴们都认为他疯了。他无法说服同伴和他一起离开,同伴大概也不认为他是在救自己。
如果灯塔就是这个山洞,那么马克就是第一个走出山洞的人。第12集,马克重生,即将离开灯塔。我们不妨大胆猜测一下。当他看到现实世界的时候,他背后故事的概率是:马克回到灯塔,试图打破灯塔的法则,解救灯塔里的人,把灯塔里的人带到更广阔的世界让他们知道。
灯塔规则
《玲珑》已更新至12集。相信很多人还在疑惑灯塔三大法则是什么?灯塔上的人为什么要遵守这三大法则?
的确,玲珑第一季仍然没有明确揭示这三个重要定律是什么,但灯塔定律必须建立,才能更好地延续人类文明。
首先,灯塔的三大法则必须是灯塔人在建立之初就认可的,这三大法则必须符合灯塔生存的要求。
其次,灯塔法包含了抛弃旧世界家庭关系、禁止自由恋爱的理由。人类的情感纽带很有可能被地面上的食极动物感知,从而追踪到人类,最终毁灭人类。
关于灯塔的生存法则,我们先来看中间章节马可与主的对话。
马克:科里冒着生命危险为灯塔带回物资,受伤却无法救治;埃隆先生努力了一辈子,老了却要被流放;那些满身灰尘的搬运工干着最重的活,吃着最便宜的食物;4068成绩斐然但还是要挨打;有1225,甚至为了救爱人而放弃自己的生命也被视为犯罪;所以作为灯塔的一部分,我们这样生活。我们和冰冷的尸体有什么区别?
杜克:你知道灯塔每分钟消耗多少能量吗?你知道战损后会有人口供应,但你知道培养一个野猎人需要多少资源吗?你只看到灯塔放弃你受伤的战友,那你就知道如果你治疗一个重伤的猎人,会有多少尘埃人连虫饼都不吃!你以为灯塔在把老人们赶尽杀绝,却不知道养活那些没能力贡献的人会饿死多少新生婴儿!灯塔无法控制繁殖,当种群数量超过承载极限,那么,你会决定抛弃谁吗?
这样看来,灯塔生存法则虽然冰冷,却很实用,很有用。
说到底,只有用冰冷的法律维持灯塔的秩序,才能摆脱人情的干扰,保证人类优质基因的延续,这才是末日的正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