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动画对动画发展有哪些作用?

近年来,中国动画产业在积极借鉴西方的同时,也开始探索传统艺术风格,希望拍出一部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动画电影。尤其是当以中国传统题材和中国传统风格为题材的花木兰电影《《功夫熊猫》》在世界动画电影市场取得巨大成功时,我们不禁要问自己:为什么这些电影没有在中国产生?在动画电影诞生的早期,中国动画以其独特的内涵和风格而闻名。源于中国传统艺术风格的水墨动画、剪纸动画和独特的壁画风格,与中国传统的人文思想和教育理念相结合,散发出非凡的独特魅力。现在的世界动画电影市场是一个诸侯国和诸侯割据的局面。美、日动画以其成熟的商业动画模式和流畅的画风,以其独特的人文理念为支撑,广受欢迎。欧洲动画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始登上世界舞台。中国动画又开始了,发展很快。它要想在世界动画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就需要从民族土壤中吸取更多养分。下面笔者以早期动画电影中传统艺术风格的运用为例,进行相关分析,探究中国传统动画成功的原因,从而为现代动画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水墨画在动画电影中的应用

中国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水墨画,催生了水墨动画。

(一)水墨动画继承了水墨画的人文精髓。

中国传统水墨画在气质和意境上继承了老庄美学,认为天地(自然)之美是伟大的、至高无上的。注重道家亲近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人们认为,如果人们与大自然中的一切和谐相处,他们可以实现开放的心态,高尚的品味和精神上的清晰与和平。水墨动画在构思和立意上也继承了这一特点。如《山景》气势磅礴,古筝时而悠扬时而激昂于山川之间。人在音乐中与自然融为一体,人的情感在音乐与山水之间融为一体。一部不到20分钟的电影,在水墨中生动地展现了中国的人文自然观。另一个例子是穆迪(图1),充满了酣畅淋漓的水墨山水。围绕牧童放牛这条线索,无论是清晨的树林,高耸的山峰,倾泻的瀑布,嬉戏的蝴蝶,飞翔的小鸟,强壮的小鹿等。,都在悠扬的笛声中体现出大自然的生动与壮美。这些水墨风格的精美画面,潜移默化地陶冶了人们的情操,洗涤了人们的心灵,使人们热爱和亲近自然。这些漫画将水墨画风格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充分发挥了审美的教育功能。在故事中,牧童的梦想始于一只蝴蝶,一片树叶,潜在地展示了庄周的人性观和自然观。中国特有的绘画工具所表达的人文情怀和意境,在水墨动画电影中得以传承,创作出风格独特的优秀动画电影。

(二)水墨动画继承了水墨画的艺术风格。

水墨动画是中国动画的伟大创造。它将中国传统水墨画引入动画制作,在虚实交替、水墨淋漓的画面中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意境,同时配合线性风格的传统音乐元素,让观众在视觉和听觉上都能享受到最完美的享受。这种风格来源于中国传统的中国画技法,既是中国在一定历史条件和人文环境下的产物,也是中国独特的人生观和艺术观念的表现。在动画片的制作中运用这种风格,既是对传统绘画风格的继承和推广,也有其独特的优势。与一般漫画不同的是,水墨动画没有轮廓,水墨自然渲染在宣纸上。一幅自然的水墨画,是触手可及的场景。他笔下的人物婉约灵动,所有柔和的笔触都透着诗意的意境,充分展现了中国水墨画不求形似而求神似的审美意境。欣赏一幅好的水墨漫画,就像在大自然中经历一次心灵的洗涤。水墨动画的发展使动画的艺术风格有了重大突破。

在落后的技术条件下,在电影银幕上创造水墨画风格的艺术效果是复杂而困难的。为了营造酣畅淋漓的水墨效果,需要层层上色。每张图片除了背景制作,还要分多个层次,画在不同的赛璐珞胶片上,由动画摄影师分别反复拍摄。最后将所有拍摄的胶片组合在一起,通过摄影加工成水墨渲染的效果。光是拍摄一部水墨漫画所花费的时间,就足以制作四五部同样长度的普通漫画。正因如此,很多国家虽然知道它的制作方法,却不敢轻易尝试。中国人的毅力和耐心创造了水墨动画的奇迹。

(三)水墨动画的独特优势

1.水墨漫画在风格上源于中国特有的传统绘画,因此在视觉效果上独树一帜,传承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情怀。

2.水墨风格动画具有写实中的意象,尤其是以水墨山水为背景,在营造氛围和意境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水墨画虽然用色少,但层次丰富,笔法流畅。其风格来源于中国传统画家对自然的感悟,因此在描绘自然、表达情感意象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3.在人物和角色的表现上,水墨动画多采用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中国传统绘画风格。这种风格的笔触简洁,线条流畅自由,在笔墨之间带来了活力和性格。比如穆迪的水牛和牧童,牛没动,它的神出来了;牧童没说什么,但他的意思已经来了。

中国特有的水墨漫画曾经在历史的舞台上辉煌过,现在依然熠熠生辉。1960年,上海美影厂拍摄了一部名为《水墨漫画片段》的短片,包括鱼虾、青蛙、鸡三个短片作为实验,总时长10分钟。同年,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诞生,其中的动物造型取自大师齐白石的作品,影片一出便轰动全球。后来,他制作了许多优秀的电影,如《穆迪》和《山水情》,这些电影在世界上获得了许多奖项。此后,中国传统水墨动画有过一段时间的沉寂。如今,在电脑的介入下,很多通过三维动画模仿水墨动画效果的短片相继出现,比如最近在网上流行的《夏天》,也算是传统水墨动画风格的延续。

二、民间剪纸在动画电影中的应用

剪纸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这种广为人知的传统艺术形式也在中国的动画电影中放射出独特的光芒。作为中国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早在汉唐时期,民间妇女就有了用金银箔、彩帛剪成方巾、花鸟,以鬓角为饰的风尚。后来逐渐发展起来。在节日里,彩纸被剪成花卉、动物或人物的故事,贴在窗户(称为“窗花”)和门楣(称为“门签”)上作为装饰,也用作礼品装饰或刺绣图案。剪纸工具,一般只用一把小剪刀,有的专业艺人用专门的雕刻刀来雕刻,叫“纸雕”这种艺术风格形式在动画电影创作中的应用可以追溯到它的起源,它的创始人是万氏兄弟的老二万谷禅。经过多次实验,他在1958成功拍摄了第一张彩色剪报。在后来的《渔夫》、《济公斗蟋蟀》、《金海螺》等影片中,技巧越来越成熟。万谷禅和他的创作伙伴们吸收了中国皮影戏和民间窗花的艺术特色,让各种类型的剪纸人物或动物在画面上传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有的古色古香,有的生动活泼。这种形式融合了许多传统的故事题材,在动画电影的传播中充分展现了本土视觉艺术的特点,开创了民族动画风格的先河,为中国早期动画产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剪纸动画传承了剪纸艺术中的民间文化。

剪纸动画是中国自主创作的,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来源于中国民间文化中的皮影戏和民间窗花。

剪纸艺术本身来源于我国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有着广泛的历史渊源和群众基础,不受功利思想的影响。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它始终失去了质朴和清新,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题材的选择多为日常生活中所见或民间传说中的吉祥事物,歌颂生活、表达美好愿望的主题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的剪纸动画在内容和题材上也延续了这一传统,以民间传说、寓言等题材惩恶扬善,其强烈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民间本土文化的代表。比如除夕夜的故事(图二)在题材上取自民间故事,一部以“年”除以“夜”的少年英雄漫画,在形式上采用了剪纸的拍摄手法。全片活泼喜庆,红紫色,构图饱满,装饰感强;他在各种人物和情节的设定上机智幽默,生动诠释了中国传统节日除夕。民俗文化中喜庆、热闹、吉祥等特征凸显出来。一些年轻人比传统节日更认可“洋节”。这种来自民间文化的艺术形式也是普及传统文化的良药。在外来文化横行的今天,这种艺术形式弥足珍贵。

(二)剪纸艺术风格在动画电影中的应用

剪纸动画,在艺术形式上参考了民间剪纸,在运动和造型上也吸收了皮影戏的特点,很有地方特色。它来源于民间文化和中国人民勤劳、勇敢、开朗的性格。造型上,线条流畅,具有民间剪纸中连续切割、笔笔相接的特点;人物在移动的时候大多是侧身的,没有透视变化,很有装饰性;色彩方面,色彩明亮、饱和,常选用喜庆、吉祥色彩浓厚的颜色。同时还注意吸收年画、装饰画等民间艺术的特点,很有民族特色。

在剪纸动画的制作中,剪纸人物(动物)的关节用细铜丝或小粘粒连接起来,然后放在摄像机前一个一个地拍摄。还有一些非常灵活的动作和片段,都是用动画片的动画画图方式拍出来的。剪纸的制作成本比漫画低。缺点是表情变化、变脸、剪纸的翻转没有漫画灵活,动作受限。有大尺度动作片段的时候,需要不停的剪、画、拍。一个短短的回形针,同样的人物要剪很多次,很难避免人物的动作长时间保持同一个角度。这些局限性,当然也成为了它的艺术特色之一。在现代动画的制作过程中,我们可以在计算机的虚拟平台上完成这种动画形式,既可以避免其缺点,又可以充分发挥其在造型和色彩上的特点和优势。

(三)剪纸动画的独特优势

1.剪纸动画源于中国的民间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国独特的地方特色。

2.剪纸动画的艺术风格简单,装饰性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3.剪纸动画的平面造型和平面着色的特点,既是它的缺点,也是它的特点。以传统民间文化为基础,在现代动画电影中得到继承和发扬,增加了动画电影的艺术风格。

第三,传统壁画在动画电影中的应用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壁画是重要的艺术类型之一。自周朝以来,在皇宫和陵墓中就有装饰壁画的制度。随着宗教的繁荣,壁画被广泛应用于寺庙和石窟。在北魏晚期的洞穴壁画中,出现了以道教神话为题材的壁画造像。因为它们被画在建筑物的墙壁或天花板上,壁画艺术有其独特的程序特征。比如在构图处理上,平行、放射状、中心发散是主要的方法;平面造型上,线条简练,景物表现力强,人物多采用曲线;色彩明亮而简单。中国壁画的上述装饰艺术特征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被早期动画电影借鉴。特别是源于宗教的壁画,其中的场景和人物都可以被神话题材的动画电影借鉴和应用。比如一部神话题材的动画电影《沧海桑田》,在人物、场景造型等方面都借鉴了传统壁画的艺术风格。图3为《沧海桑田》中天宫的画面。在天宫的表现上,影片采用了自上而下的表现方式,意为九宫。同时用传统的对称构图来体现皇室的威严和气派,采用佛教常用的发散佛光造型来体现神的居所。在天宫的场景中,加入了飞翔的表演。对比图4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不难看出其来历。这种借鉴和改变,是传统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展,使得影片在流畅的线条下,有着浓郁的中国味和鲜明的中国标志。

以上主要介绍了中国早期动画电影对水墨画艺术、剪纸艺术、壁画艺术的借鉴和运用。正是由于这些艺术的应用,这些早期的动画电影具有浓厚的中国背景。中国的人文精神、民间文化、传统造型风格融入其中,在世界动画史上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在全球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技术日新月异的同时,继承传统动画的优点和特点,融入当代审美趣味,将决定我们的动画电影能走多远。继承和发展这个永恒的命题依然摆在我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