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14,15:祭祀河神

14

今天,我们将继续游泳,在河边看书,参观河边风景。卖葡萄的老人告诉我,前几天我游泳的地方淹死了一个人。我很奇怪在茶棚里没听到有人说。想起了前者遇到一个人跟我说了一句俏皮话:“龙王的女儿很漂亮,想跟别人玩。如果你不怕,你可以和她玩。”我认为:古代人信仰的山川之神,原本是需要享受人祭的。战国西门豹虽然废除了用人祭祀河神的习俗,但河流一直都在吃人。现代人将其视为一种物理现象,但物理现象背后隐藏着的是不存在未知的神秘势能,人类的生死命运取决于与这种神秘势能的关系。所谓河神,这种神秘势能的个性化表达也。古人祭祀河神可能是很有道理的。目前这条河下游的安靖镇有一座废弃的河庙,仍有祭祀的痕迹。下次你游泳的时候,做个牺牲。

15

今天继续游三道堰。涨潮是浑浊的。茶棚老板娘说,前年河水淹死了十个,去年淹死了八个。今年淹死的人不多。我问了前几天淹死的人,她说是在下游淹死的。游完泳,在浪涛咆哮、危机四伏的箱门出口点上三香,献上一株葵花,念了一句六字真言,祭祀河神,把河神吃的“肉”翻过来。生死攸关,不痛苦吗?然而,赛斯之书在生死问题上给出了一个新的观点:人们认为的一生实际上已经死了很多次。我不是以前的我了,我的环境也不是以前的我了。我们之所以感到活着,是因为我们的意识完形自动填补了生与死之间的空隙。即使是我们认为死了的人,他们也没有感觉到死了,因为他们的意识完形仍然和周围人的“可能现实系统”中的“可能版本”生活在一起,扩展着他们的“可能”生活。总之,赛斯告诉我们,人不可能真的想死就死。不管是真是假,赛斯的话令人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