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郑义门后有什么感想?

又称“江南第一世家”,位于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是中国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遗址。从北宋崇和元年(1118)到顺顺明天三年(1459),郑氏家族在这个家族生活了340多年,900多年来一直被誉为“节俭孝第一家”。传世的168篇家训《郑氏规范》被认为是中国传统家训的重要里程碑。《宋史》、《元史》、《明史》都有记载。

动画片《郑义门》***12集,每集10分钟长。以古装动画的形式,深度挖掘《郑义门》168家规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去其精华去其糟粕,以父母郑炼的故事为经典,以家规为纬。

《郑浩拒礼》一文,讲述了郑甲子的孙子郑浩拒绝排场,拒绝礼物清单,抵制各种诱惑,清正廉洁为官的故事,揭示了“为官要报国,为民着想,不可白拿”的家规;《献给公》一文,讲述了粮管所所长郑炼不偏不倚地丈量所辖田地,不卖人情,不收贿赂,编制税册的故事,揭示了“公不敢缓,廉为吏。”

最近学校安排看郑义门,以为已经连续看了好几个晚上了。问他感觉如何?回答:“我不太明白,但是我感觉郑家有严格的家规,他们家每个人品德都很好”,孩子的声音甜甜的。

虽然知道浦江作为书画之乡,自古人文荟萃,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是浦江人;今天华为的创始人任郑飞也是浦江人。但我很惭愧地说,我不知道金华浦江有个“正一门”,号称“江南第一”。带着好奇,在网上查了一下资料,既过瘾又佩服。同时认真看了第五集《教育第一》。

这一集的主要内容是,郑家的第九个儿子孙偷了家里的青铜器,为他的祖母买药,然后卖掉了。事情被发现后,按照家规,郑桐的偷窃行为应该在晨会上宣布,并记录在处罚书上。一方面,宗族里的长辈肯定他的孝顺,认为他虽然犯了大错,但出于孝心,一切美德都把孝顺放在第一位,有了这份孝心,才配得上郑家子孙。另一方面,关于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有一场辩论。家庭监督郑浩认为应该严格遵守家庭规则。他说:“郑嘉莉九世的家庭团聚有赖于严格的家规和严格的执法。如果每个犯罪的人都找个理由或者找个人说情,这个家规就成了一纸空文。”老家族管理者郑泽说:“惩罚不是目的,而是教育的手段。如果有利于人民的利益,尽管困难重重,也会去做;如果相反,它可能导致人民自暴自弃,甚至误入歧途,那么我们必须考虑实施的方法。”“家族的规矩是什么?要看觉悟,四维八德,忠、孝、仁、义。如果我们依靠对沈晗的研究和严厉的惩罚,那么每个人都会因为恐惧而守法。难道不是相反吗?”最后,父母郑炼承担了不关心自己人民的罪行,这使郑桐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这个故事很好地诠释了郑的家规:“言传身教不如身教;用责备别人的心责备自己,用原谅自己的心原谅别人”。

这个故事在很多细节上体现了郑家教之严。比如郑桐带钱回来,郑同娘的第一反应就是问钱从哪里来的。当郑桐敷衍地回答时,他严厉地说:“跪下。我们家再穷,也不花这种见不得光的钱”,拿着扫帚和棍子责备。的确,“国”“国”“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国家是由家庭组成的,家庭是国家的细胞。治国从管家开始。“郑义门”不仅是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对家长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