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画界有哪些「惊天动地」的技术?

我认为,相比于大数量级或现象级的技术突破,日本动画秉承了日本制作业“忽视绝对创新,善于重组再加工”的本质,更多的是一种独特的技术组合、思维方式和制作理念所产生的独特效果。

1.OP/ED ——浓缩了动画变化特征的90秒。

OP和ED动画作为日本电视动画的“脸面”,可以说形成了一个符号化的形象。通过分析不同时代作品的OP/ED,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了解日本动画和角色表达的变化。

说到《铁臂阿童木》之后日本动画的特点,一直是限定动画。这是一种根据不同的场景和物体调整帧数而不是让1秒24中的每一帧都匀速移动的制作方法。与迪士尼电影典型的全动画传统相比,这是日本动画从自身有限的制作环境中独立进化出来的技术,这也带来了其独特的魅力。

我们可以通过OP/ED动画来欣赏继承了这一传统技术的动画师们出色的表现力。比如从1985的机动战士Z高达后期OP开始就一直活跃的Yasuomi Umesu,还有今年制作了少女OP的江田凉二都可以作为例子。这些优秀的动画师,基于通过分配帧数实现的不连续停顿和跳跃的节奏,在作品中发挥了他们描线的独特魅力。OP/ED一直以来都是为动画师发挥创造力和专业性的舞台角色。

2.身体的作用和“现实”(Reality

线)运营——漫画原创传统带来的日本动画独特的造型模式转变。

在日本人物表演的真实性问题上,最近有一个现象特别突出:赋予同一个人物不同的视觉模式,并把它们混合在一起,也就是一种“真实性尺度”的操作。2016动画《不开心?在《中,除了通常大小相等的人物外,还有模仿象形的SD人物,在作品的OP和这个场景转换时运用得当。

为什么这种“真实尺度”的操作根植于日本的角色表演?原因之一是人们对漫画人物变形的熟悉。

以上是日本动画领域“突破天际”的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