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普利策奖获奖作品雪崩震惊新闻界?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向、穆教授最近就去年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雪落:隧道溪雪崩》做了专题讨论。这部作品报道了16滑雪者的雪崩,在报道技术上颠覆了传统报纸的新闻呈现模式,整合了文字、音频、视频、动画、数字模型(DEM)和卫星模型,并发布在《纽约时报》的网站上。当然,引人注目的不是报道的内容,而是其将网络传播的各种新技术应用于报道新闻。

陈利丹:雪崩是什么样的报道?为什么后续会引起大量关注和褒贬不一的评论?从新传播技术对传统新闻报道的影响来看,未来的新闻报道形式会向哪个方向发展?雪崩能否代表未来新闻报道的发展方向?在此,请两位同学就此进行专题讨论。向介绍这种新型新闻作品的特点和呈现方式,穆论证这种作品的影响。

向:雪崩的呈现方式和制作团队

打开这部作品的新闻页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段满屏的雪从山坡上滚下来的视频。向下滑动页面,文本会穿插在视频、照片和信息图表之间。颠覆性的新闻呈现背后是整个新闻制作团队的默契配合,所以这个普利策特稿奖不仅属于主办方约翰·布兰奇,更属于整个团队。这个新闻奖不同于其他奖项。它引起了新闻界的震动,并使未来的新闻形式和发展方向,以及新闻报道如何跟进新传播技术的应用再次被提上日程,导致了比以前更激烈的讨论。

2012 12《纽约时报》发布专题报道《雪崩:特内尔溪事故》。这是一部新闻作品,完全是新媒体技术孕育出来的。它首先发表在《纽约时报》的网站上,并在六天内获得了350万的浏览量,然后在三天后发表在印刷报纸上。该奖项的评审团在颁奖词中毫不掩饰自己的喜爱:“雪崩对受害者经历的叙述和对灾难的科学解释使事件栩栩如生,灵活的多媒体元素的使用使报道更加有力。”由此可见,除了高水平的文笔、真实可信的内容、连贯统一的文笔,融入多媒体的“立体特征”就是记者约翰?布兰奇和他的团队带给读者的最大惊喜。

提供多媒体互动的现场体验是这部作品的显著特点。它报道了2012年2月发生在美国史蒂文斯的事情。帕斯滑雪场的一场灾难包括六个惊心动魄的故事,集合了新闻事件回顾、滑雪者死亡口述、雪崩的科学原理等多个视角。全景地图、采访影音、互动图片、著名滑雪者传记在这部作品中有机融合,形成一个又一个视觉小高潮。

点击雪崩报道首页,一大片雪山的动态图片立刻映入眼帘。寒风吹过雪山,雪花飘飘,令人心寒。报道标题《落雪:隧道溪的雪崩——作者约翰·布兰奇》出现在屏幕的空白处,仿佛大幕已经拉开,电影即将上演。随着光标向下拖动页面,整个特写慢慢展开,加上视频、动画、照片高光均匀平滑地嵌入文字,整体感觉简洁大方,自然不生硬。在滑雪者逃生的表演中,读者有模拟雪崩场景的真实动画,甚至可以听到大雪球滚下山坡的轰鸣声。场景逼真,令人叹为观止。

作品中还有一个非常用心的设计:每一个被采访者出现后,网页右侧都会出现一个以人物肖像为标志的背景信息框,你可以知道这个人的具体信息,包括他们的年龄和职业。笔者认为,这是新闻专业主义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独特呈现。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报道来源”的准确性,强调被采访者的信息以凸显这种专业意识是以一种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

更神奇的是,雪崩网页会根据读者鼠标浏览动作的快慢,自动调整视频播放速度和相应内容,实现实时互动。如果读者非常喜欢这部作品,可以通过网站顶部的社交媒体链接进行分享。一位名为“Cal”的网友评论道:“这部作品太感人了,我对它的喜爱无以言表。感谢记者约翰,你给我们带来了媒体融合的强烈精神冲击。我把链接分享给了所有喜欢滑雪的朋友。”

的确,在音视频、图片、视频、动画的交织中,读者已经不自觉地阅读了近18000字的专题文章。当有点无聊时,这些多媒体元素可以吸引读者回到特写。读者不是看新闻,而是以更直接的方式接触新闻,以身临其境的状态感知事实。听其声,观其形,Avalanche为用户提供了独特的用户体验。

《雪崩》的制作团队颠覆了传统的新闻报道组织模式。由十几个人组成,分为采写组、多媒体制作组、技术发布组三个小团队。记者约翰·布兰奇是写作组的核心,体育主编乔协助他进行报道。塞克斯顿等六人。多媒体制作团队由图形总监Steve Duenes领导。杰里米·怀特等五人。技术发布团队的架构类似于多媒体制作团队,数字设计副总监安德鲁?艾伦是由安德烈·库恩曼带领的?艾伦·麦克林等四位成员合作完成。

Avalanche的制作团队打破了传统媒体中从记者到执行编辑的垂直编辑结构,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群体互动写作模式”——采写组、多媒体制作组、技术发布组缺一不可,这也算是编辑部应对新媒体冲击的制作模式的一次变革。改革后,编辑部能够更好地满足受众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媒体融合下的新闻生产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在我看来,普利策新闻奖不应该只颁给记者约翰·布兰奇,而应该颁给整个团队。

此外,制作团队的大数据新闻制作也值得关注。事故发生后,迅速在推特和脸书上发酵,关于救援进展、天气状况、幸存者名单和雪崩的科学知识被迅速转发、评论和分享。制作团队通过数据挖掘和数据挖掘工具(即利用大数据)以及搜索热点话题和关键词,获取了大量数据,分析出受众的关注点和知识盲点是什么,然后着手策划这个新闻话题,很有针对性。

《纽约时报》还创新了其发行渠道。他们率先将《雪崩》变成了电子书,售价2.99美元,原创内容都是《纽约时报》的优质新闻报道。网站前期大量的点击和浏览为纸质报纸和电子书的销售起到了推动和铺垫作用,更像是网站内容的物化收藏版。《雪崩》似乎是一个蕴藏着无穷商业价值、可以开垦的宝库。奥姆?奥姆·马利克提出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为什么不在特写中插入雪橇和羽绒服的广告?”

穆·余伟:关于雪崩有不同的观点。

雪崩给沉寂已久的传统媒体带来了新的活力。当很多报纸都把网络媒体当成纸媒的拷贝时,Avalanche却树立了一个突破性的榜样。它不是简单的文字、图片、视频的拼凑,而是真正实现了“报网合一”,通过流畅的衔接和叙述,讲述每一方的背景、过程、后续处理和口述。《纽约时报》的形象总监史蒂夫?杜恩斯告诉记者,他们一直在尝试重新设计《纽约时报》的网站,创作更多类似“雪崩”的项目,并将多媒体元素融入故事中,形成连贯的框架。雪崩的成功证明了互联网的互动性和用户体验是纸媒无法比拟的,这也可以让很多纸媒从业者开始关注网络新闻媒体的巨大潜力。美国新闻编辑协会(ASNE)称之为“为在线报道设立了新的标准”。科技博客创始人Om?马利克兴奋地说:“《纽约时报》的管理层真的应该赌一把:花2500万美元来建设100个雪崩般的项目!”

但也有很多人对雪崩持怀疑态度,认为它不能代表网络新闻未来的发展方向,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的新闻奢侈品。《大西洋月刊》写道:“雪崩不会是新闻业的未来,它只是一种创新,但并没有给新闻报道带来彻底的改变。”

关于这部新闻作品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过高的制作成本让媒体人望而生畏。《纽约时报》拒绝透露《雪崩》的制作成本,但据传耗资25万美元,因此被戏称为只有《纽约时报》这样的“高帅富豪”媒体才能负担得起的奢侈品,该项目能否收支平衡还是个未知数。世界著名的媒体和软件公司Atavist曾经有过失败的经历。他们比《纽约时报》早两年尝试制作多媒体故事,每个故事同样花费2.99美元,但最终因为入不敷出而停止了这个项目。

其次,雪崩之类的作品很容易让读者陷入审美疲劳。雪崩引起了轰动,因为它独特的多媒体演示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但是交互模板容易被模仿,过于新鲜感会降低读者的兴趣。Scroll Kit [3]联合创始人科迪?布朗在短短一个小时内复制了另一个版本的《雪崩》,这也引发了与《纽约时报》的版权纠纷。[4]而在阅读《雪崩》的时候,读者往往会沉迷于不可预知的多媒体元素而不是功能本身,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再次,雪崩的策划需要半年时间,不利于新闻的时效性和新鲜度。陈利丹教授定义“新闻是对客观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叙述”[5]。从这个角度来说,《雪崩》严格来说并不算是一部新闻作品,更像是一部新媒体精心打造的艺术品。但笔者认为,对雪崩的质疑可能有失偏颇,它的各种价值被忽略了。事实上,读者可以通过该功能了解雪崩的原理、可能发生的雪崩以及自救措施。雪崩不仅是一个美丽的花瓶,更是一个基于公众利益的报道,为未来传统的新闻报道形式提供了思路、方法和技术手段。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这让信息变得短小精悍,也让现代人的阅读变得碎片化。正如美国经济学家希尔伯特·西蒙所说,“信息消耗了接收者的注意力。”我们以为读者面对长篇大论、深刻的新闻特写早已失去耐心,而雪崩则让传统记者看到了创新和变革的希望。当然,“内容为王”应该继续被奉为圭臬,玩多媒体似乎也是必不可少的生存法宝。未来充满挑战。正如《大西洋月刊》评论的那样,虽然Avalanche在新闻作品的内容制作上实现了漂亮的飞跃,但是依靠发行和广告的传统盈利模式的禁锢并没有被打破。新闻界能否“雪崩”出更具颠覆性的新闻产品?一切都有待观察。

陈利丹:雪崩的成功给中国传统媒体带来了什么?

在网络新媒体的冲击下,如何应对传统媒体成为热门话题。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新媒体形式冲击原有媒体形式的事件,但这一次不是某一种媒体形式是否取代其他媒体形式的问题,而是不同媒体形式的有机融合。我们传统媒体简单的建立自己的网站来应对新媒体的挑战,显然是无效的。

这里介绍的获奖新闻作品《雪崩》,就中国媒体的观念认识和技术水平而言,不能直接搬过来,但要看到与国外同行的观念差距。不解放思想,就算有钱也做不出像样的作品。前几天新华社做了一个专题片《三北防护林》,不亚于《雪崩》。由于缺乏软件技术,它依靠巨大的人力物力一点一点地堆积和精心制作,花费了天文数字的金钱。制作起来非常漂亮,但是没有新闻限制,技术上无法推广。

如今,新闻报道的新媒体方法已经多样化,但中国媒体的创新仍然很少。雪崩作为一个整体是我们很难效仿的,但是每一种具体的表达都可以通过我们的传统媒体呈现在互联网上。问题是,我们想到了吗?国外有很多关于连续事件的网络四维(三维空间+垂直时间)报道模式、网络新闻图片游戏报道模式、新闻“众包”或“众筹”采访模式的成功案例,但目前在中国传媒业还没有见到。

每当看到别人的最新新闻报道,我们不能总是惊叹,而要扪心自问:为什么我们没有想到他们,为什么在创新理念上跟不上他们?目前我们最起码可以做到的是:看到别人最新的报道方式后,想想在现有条件下,我们可以借鉴什么。比如“大数据”这个词,我们说了很多。事实上,真正利用大数据进行新闻报道的媒体案例很少。技术上我们可以做到,但问题是我们的媒体人习惯了既定的报道模式。

今年春运和春运期间,央视与百度合作,通过电视新闻展示春运和春节期间人们生活生产中的各种大数据。比如目前全国铁路运输最热、第二热的铁路线在哪里,坐火车的人群年龄、性别结构,甚至春节年夜饭吃什么,春节期间红包发放的特点,春节有多少人相亲,有多少人和父母一起过节,商圈热力图,烟花燃放情况等。,这是我们过去无法立即准确知道的。所以,每年媒体关于春运热潮和春运的报道,都充斥着类似的情感案例,连记者自己都感到厌烦,更别说观众了。现在通过线上大数据,很容易马上学会,电视台会以可视化动画的方式即时、宏观、准确的展示和报道。然而,除了春运高峰和今年春节期间央视晚间新闻节目使用的大数据,几个月来我们在新闻报道中并没有看到任何新的思路和新的动作。没想到,还能谈吗?

看《雪崩》要想很多,学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