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中的卡通头像
张之洞是和马一起建立“腾讯帝国”的超级元老。他是腾讯体系的核心人物。作为腾讯终身荣誉顾问,张志东在10月4日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以11095亿元的身价排在第29位。
如此耀眼的成绩,张之洞只想做“马花藤背后的人”。除去同一个家庭的亲情,这可能与张之洞本人的性格有关。对他来说,与其逛商场,不如和技术数据互动,用心打磨每一款腾讯产品。
张之洞,1972,广东东莞人。他的父亲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母亲是小学老师。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张之洞从小接受了完美的教育。
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张之洞从小就显示出了自己优秀的学习天赋。他对数字极其敏感,经常沉迷于各种游戏,比如锻炼逻辑思维。上小学后,张之洞开始参加各种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为了方便张之洞的学习,张之洞的父亲还给他买了一台电脑。那时候,能买得起电脑的家庭非常少。由此可见,张之洞家庭条件殷实。
一个方盒子能装很多知识,让张之洞觉得很新奇。从那以后,张之洞对计算机原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65438到0989,张之洞顺利考上深圳大学。出于热爱,张之洞毫不犹豫地学习了计算机科学。
在深圳大学计算机专业,张之洞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人——马。
如果说马属于计算机技术拔尖人才,那么张之洞就是深大的计算机天才。据张志东的室友说,他整天在寝室打字,很少社交,他的才华和努力让张志东成为整个深圳电脑发烧友圈的领军人物。
1993年,张之洞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深圳大学。此时,张之洞身边的同学都加入了就业大军,他的好朋友马也进入了深圳市润迅通信发展有限公司,开始从事编程工程师的工作。
张之洞没有随波逐流,而是选择继续读研。在华南理工大学读研期间,张志东掌握了更为尖端的软件架构应用知识,组织代码的能力大大提高。
三年后,张之洞从华南理工大学毕业,成为那个时代为数不多的拥有硕士学位的高材生。
与马一拍即合
毕业后,很多互联网公司向张志东抛出橄榄枝,包括黎明网络,一家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国家一级资质的公司。
当时黎明网络是行业第一。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计算机自动撮合网上交易系统由曙光网络设计建设,中国证券交易成为全球首个无纸化、网络化、全自动实时交易。
毫无疑问,张志东选择了黎明网络。
与普通员工不同,张之洞是一个善于总结创新的人。结束一天的工作后,他并不急于下班,而是经常思考自己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他不满足于完成简单的任务。在工作中,他经常会想:“使用互联网的用户到底需要什么?”“如何改进产品设计?让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和“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一些实际问题。
这个时候,张志东脑子里有很多天才的想法,但是作为一个新员工,他很难把脑子里的想法运用到公司的平台上。
张志东一直有一个“科技改变生活”的梦想,但在实际工作中,无论他怎么努力,总是受挫沮丧,于是产生了离开黎明网络的想法。
此时,在遥远的以色列,三个以色列青年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即时通讯软件(聊天软件),并将其命名为ICQ,用户可以在这里发送消息、聊天和传输文件。
两年后,用户超过654.38+00万的ICQ被美的以4.07亿元收购。ICQ可以说是历史上创造财富最快的技术工具之一。
ICQ的成功案例被一群奋斗在互联网深海的年轻创业者所关注,其中就包括极具商业头脑的马。
“既然别人都能做到,为什么我们做不到?”带着这种想法,马找到了他的老同学张之洞。
“你认为我们也能建立一个属于中国人的网络聊天工具吗?最好有发送邮件和查看新闻的功能。这样一个多功能的社交软件,必然会吸引很多年轻人。”
巧合的是,马的想法与张之洞的想法不谋而合。长谈之后,两人一拍即合,开始了各自的创业之路。
两人都是执行能力非常强的人,很快就组织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互联网创业团队,包括马、张志东、陈一丹、许、,这五个人就是后来的腾讯五虎。
五个人各有专长,有的专攻技术,有的擅长公关,有的擅长管理。他们五个人各司其职,是一个完美的创业团队。
从65438到0998,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应运而生。
5个年轻人出资50万元,其中马个人出资最多,占股47.5%。许叶晨和陈一丹各出资5万元,各占10%的股份,张之洞占20%,曾李青占12.5%,这也是前腾讯5虎后期价格不一的原因。
这些人中,张志东的计算机技术能力最强,张志东是腾讯的首席技术官。
在张志东的带领下,不到一年的时间,一款即时通讯软件——“OICQ”诞生了,OICQ几乎抄袭了ICQ的所有功能。
其实腾讯的初衷是做一个网络寻呼系统,卖给寻呼台。OICQ只是网络寻呼系统的副产品,可以增加寻呼台的呼叫量,两者可以捆绑卖个好价钱。
腾讯将OICQ挂在网上供用户免费下载,为其正在开发的网络寻呼系统增加用户群。
没想到OICQ一发布,用户数就达到了百万。之后OICQ用户疯狂增长。不到两年,用户数突破3000万。
即便如此,腾讯还是不打算自己运营,因为运营消耗的资金量太大,而且他们只是一个成立不久的小公司,根本负担不起资金。
此时寻呼行业突然开始衰落,国内寻呼台不断关闭或合并,手机取代寻呼机的大趋势凸显。腾讯不得不暂停正在开发的网络寻呼系统。
这个时候,OICQ作为网络寻呼系统的附属产业,就成了“烫手山芋”。为了公司未来的发展,腾讯打算把OICQ卖给有能力收购的公司。
曾李青以前在深圳电信局工作,曾李青给他安排的。腾讯计划以70万的价格将OICQ卖给深圳电信局,但深圳电信局负责人只愿意出资50万。最终双方未能谈妥价格区间,合作失败。
两年的研发努力就功亏一篑了,团队的火气一时有点压抑。
“我们不能让我们团队研发的辛苦付诸东流。既然卖不出去,我们就自己经营。”
马的计划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毕竟OICQ是他们团队唯一能拿两年的产品。
马决定经营自己的事业,而张之洞一直默默地陪伴着他。随后的日子里,为了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转,腾讯开始外包一些工作。作为计算机领域的“大佬”,张之洞主动承担了程序开发、网页设计等外包工作。
这期间,张之洞也在不断调整OICQ的结构。他从真实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把OICQ的用户界面设计得非常简洁,还加入了新的功能。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了OICQ的社交便利和新奇,OICQ成为了即时通讯的趋势。
张之洞稳重踏实,任劳任怨。有了他,公司似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会坚持下去。因此,张之洞在公司内部也被称为“大海之锚”。
这时,马也没闲着。他到处投资。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腾讯终于进行了投资。港内的PCCW和IDG非常看好OICQ的未来发展,两家公司向腾讯注资10万美元。
从此,腾讯摆脱了资金不足的困扰,开始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但腾讯也付出了40%股份的代价。
40%的股份或许是成长的阵痛,但正是这种阵痛,让腾讯成功地站在了互联网业务的风口浪尖,迅速成长起来,曲折而及时地完成了腾讯企业内部的革命性变革。
有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张之洞和马开始扩大公司规模,从只有5个人的小作坊,发展成为1,000多人的中型公司。腾讯只用了不到六年的时间。
2004年,腾讯在香港主板上市,成为IT创业领域众多成功者之一。
当然,腾讯的第一次创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也遇到了法律纠纷。
正所谓OICQ从设计开发开始就迎合了中国绝大多数的年轻人。2000年,OICQ占据了中国即时通讯市场90%的份额,无人能撼动其地位。
就在OICQ要进一步腾飞的时候,一封来自大洋彼岸的律师函让所有人措手不及。美国AOL在给腾讯的律师函中称,ICQ是AOL的注册商标,腾讯的OICQ已经侵犯了AOL的商标使用权。
所以腾讯的OICQ必须改名,否则必然面临AOL的法律纠纷。OICQ本来就是ICQ的模仿者,所以OICQ改名成为必然的情况。
更有甚者,当时的OICQ使用了唐老鸭、蓝精灵等知名动漫人物作为头像。
如果只是商标名称相似会被起诉,那么用别人的动漫人物做头像肯定会被起诉。为了及时止损,腾讯决定下架所有国外动漫头像。
经过几个月的反复设计和修改,张志东最终决定将OICQ的名字改为QQ,并将原来的卡通头像改为自己的卡通形象,也就是今天大家熟悉的戴着红领巾的小企鹅形象。
张志东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于是OICQ在2000年正式更名为QQ。
随着时代的发展,用户的需求和体验也在不断变化。到了2004年,虽然当时QQ发展的很好,功能也越来越多,但是QQ也遇到了类似ICQ发展的问题,就是功能臃肿,用户体验下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张之洞一头扎进工作团队改进QQ框架。在张志东看来,只有用户体验好的产品才能长盛不衰。
所以这些年,张志东虽然身价上亿,但还是把精力放在QQ新功能的完善上。
终于在2011,腾讯推出了移动简化版QQ“微信”,腾讯上一层楼就能到达。
从一个小小的创业作坊,到如今规模庞大的“腾讯帝国”,张志东功不可没。张志东对腾讯的贡献毋庸置疑。他十几年前搭建的QQ基础设施,今天还在用。
为了腾讯的发展,他经常熬夜加班,专门解决各种技术问题,提升腾讯的技术升级。正是因为张志东的童心,腾讯的技术部才能发展成行业最强。
张之洞是纯技术型人才,汽车、美女、豪宅对他没有吸引力。一路走来他一直保持着初心,“科技改变生活”是他长久以来的追求。
作为腾讯第二大股东,2020年,张志东以130100万的身价登上2020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但这些似乎对张之洞没有影响。他的生活还是老样子。他每天开着自己20多万的宝来车上下班。张之洞性格朴实,没有领导架子。他看起来和普通员工没什么区别。
2014年,张志东辞去腾讯首席技术官一职,把机会让给了更多年轻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张志东离开了腾讯。
时至今日,张志东作为腾讯终身荣誉顾问、腾讯学院名誉院长,依然是“马花藤背后的男人”。
随着国内互联网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腾讯未来可能会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公司的技术元老,张志东在腾讯依然举足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