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西平镇旅游景点介绍及大同西平镇旅游景点

大同旅游景点的乐趣在哪里?

云冈石窟1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绵延一公里的石雕中,雕像大到十米,小到几厘米,到处都是巨石和石雕,蔚为大观。它们的形状很迷人。有的坐在中间,栩栩如生,或击鼓或敲钟,或手持短笛或载歌载舞,或手持琵琶,面向游人。这些在天空中飞翔的佛像,支撑着人们的脸、身体、衣服,都留下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艰辛。这些佛像和乐师的雕像也明显流露出波斯色彩。石窟建于北魏,用以供奉佛教。最早的石窟是谭瑶第五窟,现在只能开放45个石窟,前20个是重点。云冈石窟造像雄伟壮观,内容丰富。它是公元5世纪中国石雕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发掘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雕塑风格也各有特点。此外,石窟中留下的音乐、舞蹈、杂技雕塑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是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

2.悬空寺

孔宣寺,又名孔宣寺,悬挂在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半悬崖之间。是中国唯一一座融佛、道、儒为一体的寺庙。悬空寺距地面约58米高,顶部的三交寺距地面90米高。其建筑特色可以概括为“奇、悬、巧”。奇怪——远远望去悬空寺,像是嵌在悬崖上的浮雕。仔细看,它有在空中飞行的潜力。悬——全寺共有40个大殿和亭台楼阁。从表面上看,它们似乎是由十几根碗口粗的木柱支撑着。事实上,有些木柱根本不受力。乔——建庙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悬崖峭壁的自然状态,对庙的各部分进行排列和建造,在立体空间中构筑一般庙宇平面建筑的布局和造型。恒山悬空寺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晚期,历代都有修缮。北魏将道教祭坛从平城迁至大同。古代工匠按照道家“鸡鸣狗吠不闻”的要求建造悬空寺,是中国古代建筑精髓的体现。悬空寺有四十个大殿和亭台楼阁。基于力学原理,梁柱由岩石支撑,走廊左右相连,曲折得出奇。寺内有铜、铁、石、泥雕像80余尊,寺下岩石上有“壮观”二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墨宝。悬空寺不仅外形惊险、奇特、壮观,而且建筑结构鲜明,形式多样。屋檐有单檐、重檐、三檐,桅杆结构有提梁结构、平顶结构、斗拱结构,屋顶有正脊、竖脊、正脊、穷脊。整体外观,巧妙的宏观体系,相互重叠,形成了独特的窑洞随楼、窑洞随楼、半楼半堂、窑洞连堂、厅堂连楼的风格,既融合了中国园林建筑的艺术,又不失中国传统建筑的格局。悬空寺现存的各类铜、铁、泥、石雕中,许多样式和风格都具有早期的特点,是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珍品。2010,10年2月,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全球十大最危险建筑中,悬空寺与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的首都门、希腊米托拉修道院、意大利比萨斜塔等国际知名建筑并列,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

3.恒山

恒山,古称“北岳”,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城南,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恒山、中岳嵩山并称为五岳。恒山作为道教活动的场所历史悠久。相传,中国古代道教八洞仙之一的张隐居于恒山,留下了许多神话传说。景区以天峰岭和翠屏峰为中心,为两座山峰,包括天峰岭景区、翠屏峰景区、千佛山景区、温泉景区和浑源城景区群,其中最受欢迎的是恒山山脚下的悬空寺和天峰岭南坡山坡上的北岳寺。悬空寺位于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峭壁之间。素有“悬空寺,半天高,三马尾悬在空中”的俚语,以险峻著称。悬空寺的六大大殿和亭台楼阁都由木楼梯连接。因为悬空寺的整个建筑都是由非常高超的木工技艺完成的,一旦发生地震,榫卯会剧烈移动,但会保证整个建筑的整体性,其建筑强度非常高。

4.大同火山群

大同火山群是中国著名的第四纪火山群。已知的有30多个,主要分布在大同盆地东部,可分为东、西、南、北四个区。东部在鲍旭和神泉寺一带。西指爪花园和西平北区。南区在桑干河以南。北区是大同市北面的一座山。根据火山的外部形态特征,可分为四类:一类是圆顶状,由玄武岩组成,没有火山口,如孤山、峨眉疙瘩等。二是贝壳状,由玄武岩组成,如肖家窑头火山、大辛庄火山。第三种是半圆形,是火山喷发沿山前裂缝喷出,沿山坡流动形成的。第四,呈马蹄形,由玄武岩流和火山碎屑互层组成。火山形成后,流水以马蹄形切割火山口,如东平山、金山等。除马蹄形火山已被冲沟切穿外,其余仅在锥体周围有窄而浅的冲沟,表明火山地貌仍处于早期侵蚀阶段。从火山喷发与上覆地层的接触关系来看,大同火山群是上新世末期和晚更新世马兰黄土堆积初期多次活动的产物。最早的活动是在北部和东部地区,其次是南部地区和西部地区。

5.大同鼓楼

它矗立在大同市大南街南段路口的中心。它不仅装点了大同的容颜,也衬托了这座历史名城的古老风貌。鼓楼始建于明代,清顺治、乾隆年间两次修缮。外观是方形的,面很宽,三层,都很深。底层为砖石结构,中间为十字形门道,行人可自由通行。这个三檐亭的下面两层是木结构,上面一层装着大鼓。昔日,晨钟暮鼓,震动着古城和郊区。时光建于明代,清代多次修缮,是明代楼阁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大同鼓楼建于明代,清代重建。1978全面加固修复,并刷了新的。1966年4月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同在哪里挨着一片沙漠?

“国家沙漠公园”大同入三本账。

在最近通过的“国家沙漠公园”名单中,大同申报的三家公司名列其中。分别是西平沙漠公园、左云关家堡沙漠公园、天镇边城沙漠公园。三地分别代表大同不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更有代表性地反映了陕北的地理特色和历史延伸。

根据相关资料,沙漠公园是以沙漠景观为主体的特殊区域,目的是保护沙漠生态系统。在促进防沙治沙和保护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沙漠资源,开展公众游憩、旅游休闲和科学、文化、宣传教育活动。

西平国家沙漠公园,位于大同市以东30公里,以大同县西平镇为中心,包括南部的桑干河沙地和北部的黄花种植基地。公园内河流平缓,沙滩绵长,农田纵横,树木茂密,是露营、休闲、户外运动的好去处。

左云关家堡国家沙漠公园位于大同市西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隔长城接壤。过去,这片土地贫瘠的山坡上有许多沙土。通过当地政府和人民坚持不懈的绿化,现在山坡上绿意盎然,气候宜人。公园里最著名的景观是东汉长城、明长城和卧佛寺。卧佛寺始建于北魏。大殿是由一座山雕刻而成的。在石台的中间,有一尊石佛微闭着眼睛侧躺着。

三国中沙漠公园规模最大的是“天镇边城国家沙漠公园”,覆盖天镇县城中心区域。园区东起省道201,西至天镇县界,北至平原头村,南至水磨口村。规划面积13945公顷,计划到2020年初步形成“长城城堡”和“该地区”的生态旅游形象。

西平镇简介

西平镇,位于河南省西峡县西北部,地处豫鄂陕三省五县(商南、卢氏、淅川、湖北、西峡)交界处。是中原通往西北的“桥头堡”,被誉为“豫西南门户”。全镇现辖1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32个村民小组,人口5.6万,总面积257平方公里。西平镇位于河南省西南边陲,古时候西接秦土,东临吴楚。自古以来就是“连接陕甘的通道,秦楚的咽喉”,南来北往的旅行者在这里汇聚,秦风遇见楚风,各种文化在这里交融。西平村建于汉末,程镇建于明中叶,西平城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1949划归西夏管辖,设立西平区,1983改为乡;1986为镇,因地处西平而得名西平镇。西平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沪陕高速与三西高速、国道312、国道209在镇内呈双十字状交汇。宁西铁路穿镇而过,在南阳蒋英机场以东150公里处建有一座20万吨级客货站。我国森林覆盖率为72.1%,具有开采价值的矿产有30多种,其中镁橄榄石储量为65438+1亿吨,居亚洲第一;石灰石矿储量达1亿吨,居全国之首。它有三个优势:独特的区位、交通和资源。是人流物流集中、商贸流通发达的新型交通枢纽镇。1西平镇被视为“三省毗邻地区的商贸中心、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加工中心、中心镇”。先后获得“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镇”、“河南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南阳市四星级小城镇”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