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乐的个人生活
最崇拜的人:妈妈。
最喜欢的歌手:梁咏琪、梁静茹和杨千嬅。
最喜欢的动物:猫
最喜欢的水果:苹果
最喜欢的食物:鸡蛋
最喜欢的城市:巴黎、东京
最开心的时候:这几天在长沙等突围赛。
性格特征:亲和力
最想对粉丝说的话:
因为你们的支持,我才能站在这个舞台上。
1984 2月10出生于南京陶乐,成长环境优越。父亲在江苏交通设计院做工程管理,母亲做房地产。四岁时,陶乐开始学习画画。这个决定不是陶乐自己做的,也不是父母逼的,而是幼儿园老师的一句话。一天,妈妈去幼儿园接陶乐回家。老师很严肃的说,上课,别的孩子画画,你的孩子不动。
我妈一听就急了,一开始也不懂画画要从黑白到彩色,也不管当时才四岁的陶乐。她只是买了很多颜料带回家,让陶乐随意涂抹。
再大一点,陶乐进了少年宫,开始学蜡笔画。她画的第一个圈到2013都被家里的父母保存的很好。
陶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后就开始疯狂生长,小学毕业前就是1.7米,真的很恐怖。当时体校的老师纷纷找她,让她做体育。陶乐被拖去游泳班一个月后,又被妈妈拖了回来。原因很简单。以后把她培养成五大三粗就不好看了。其实陶乐的父母都是中等身高,她疯狂身高的主要原因是“吃的太好了!”据她自己分析。为了给宝贝女儿补钙,陶妈妈每天都做鱼吃,各种鱼的吃法都不一样。
进入初中后,陶妈妈继续化妆,陶乐继续吃饭。这次把鱼换成了乌龟,特别是考试前。一天一只乌龟把陶乐的鼻子吃出血了。当时身高没变,体重却开始疯狂增长,最重的达到120斤。因为他又胖又高,初中三年没有男生敢追陶乐。毕竟初中的男生大部分发育都不太好。抬头看一个女生,他们可能不习惯。高中的时候,陶乐终于瘦了,一个月瘦了20斤,美貌也渐渐凸显,至少有人开始追她了。高三的时候,一个同学悄悄告诉她,班里有个男生喜欢她。陶乐窃喜,因为那个男生很帅,又高又白,像个外国人。此后两人一直眉来眼去,有时难免遭到同学的嘘声。但是过了好一段时间,因为他们的性格太“无趣”了,就会逐渐消失。偶尔回忆这段话,陶乐才发现,他们连手都没有牵过。
陶乐学习很好,“总是前几名”。高考时,她先参加了清华美院的专业课考试。虽然她顺利通过了考试,但当时美院只招了20个学生,录了60门专业课。也就是说,三分之二的人不得不被文化课刷掉。陶乐并不担心自己的成绩,但由于艺术专业志愿录取的局限性,如果得不到补救的机会,就只能复读。权衡之下,陶乐决定考中国戏剧学院这个“名牌”大学。专业课考了全国第一的陶乐被允许免试入学,但她还是参加了当年的文化课考试,考了500多分。
大学里,陶乐主修舞台艺术,每年都拿奖学金。据了解,学院每年只奖励3到4人,而艺术系只有陶乐一人。“每年学院奖1万,系里再奖5000,相当于免了学费,哈哈!”大三的时候,陶乐参加了中国环球小姐大赛的选拔,还有一个叫汤唯的女生参加了当年北京赛的选拔。那时,汤唯还不出名。在陶乐的印象中,这个女孩并不是很出众。直到多年后,汤唯火了,她之前比赛的照片才被网友挖出。陶乐彩接到了她表姐的电话。“那不是和你比赛的那个女生吗?”但在那次选拔中,两人都止步于决赛之外。不久,陶乐参加中韩超模大赛,成功进入10强,并与金石传媒签约。在韩国生活、训练、比赛两个多月,陶乐收获了很多——真的学会了走上台,学会了打扮。韩国女孩太漂亮了,她们知道怎么打扮。陶乐一有空,就跟着去了。她刚回北京的时候,大家都说她长得像韩国姑娘,穿着洋气,但是好景不长。"几个月后她回到了中国。"
至于合同,后来就没消息了。毕业前夕,陶乐考上了北京一家服装公司做设计。当时,她被分配到设计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乘务员服装的任务,与一位法国设计师合作。没过多久,陶乐突然变成了追随者。法国设计师去给客户展示设计时,总是让陶乐给他打零工,让她给假模特换衣服。夫人越来越觉得这种类似后勤的工作显然不是她原本想要的。她毫不犹豫地做出了离开的决定。巧的是,她上午刚交了辞职报告,下午就在一家杂志社找到了工作。陶乐开始做健康人的服装编辑。
第一天,我在加班,陶乐没有接触到她想写的关于衣服的文章。第一篇文章其实是关于便秘的。之后她经常收到这种“软文”,比如使用某某医疗器械的经历等等。每次动笔之前,陶乐都很痛苦,因为她从来没有用过所有需要“吹捧”的产品。这种感觉和体验从何而来?后来,当她终于接触到服装上的文章时,她的苦恼并没有减轻。她原本的想法是服装推荐的版面应该以图片为主,但这本杂志是以文字为主,图片都是从其他书上高清扫描下来的,清晰度90%。杂志用P(版面或页码)来计算工资,1P等于1000,原来用图片支撑一页的工作突然变成用文字支撑一页,工作量大大增加。这对于文笔不太好的陶乐来说是极其痛苦的!在杂志写软文的同时,和陶乐合租一套房子的模特室友过着潇洒的生活。陶乐辛辛苦苦写了一个月4000块钱,是一个模特舍友站一次的价格,“而且每天都这么高”。看着陶乐的《苦怨》,室友推荐她尝试应聘模特。当时奇瑞在招人,陶乐去试镜了。车模和模特最大的区别就是不用走t台,对长相和身高也没那么挑剔。陶乐顺利通过测试,成为了一个香车的车模,供人拍照。因为她总是扎着两条辫子,业界给她起了个外号叫“辫子MM”。2007年,已经做了一年多车模的陶乐开始“觉醒”,这份靠青春生活的工作终将毁了自己。心烦意乱之际,她突然想起自己在之前的服装公司上班时,曾获得过价值8000元的培训卡奖励。既然没过期,又不花钱,陶乐决定暂时离开模特圈,回个电话。
在首师大的培训快闪中,陶乐选择了web编程,但因为不是学理科的,很多东西让陶乐晕头转向。幸运的是,他最终坚持到了课程结束。随后,陶乐去了一家以电子杂志和动画设计为主的日本公司,并成功成为正式员工。陶乐又开始纠结了。
正式工作后,陶乐发现自己掌握的“技术”远远不够。她只知道一个环节,如果要接私活,需要熟练掌握完整的流程。陶乐只好一边打工,一边花钱上“小班”,每小时200元学费。然而,仅仅半年的公司生活却让陶乐大为反感——“日本人太折磨人”,做事谨慎苛刻。比如迟到一分钟罚款100元。一个月,陶乐被罚1200元,但她一直没见过加班费。午饭时间从12到1只有一个小时,但是老板经常在11: 30发任务,旁边还有人“监控”:“等着看你出去上班,公司经常加班到凌晨。但这些加班时间从来不算工作。”
陶乐因为迟到去找老板要罚款,对方嘴里却嘟囔着日语,然后假装说“你说的我听不懂”。一气之下,陶乐又辞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