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越狱】
心理监狱是指精神上的禁锢,犯人的生命力被耗尽、腐朽。这不仅仅指失去行动自由。有时候——更多时候,一个看似行为自由的人,可能已经死了,也可能没有死——这种情况叫做行尸走肉。
长期的精神禁锢会导致一个人的情绪变得不敏感(僵化),意志变得支离破碎(崩溃)。
俗话说“有些人活着//但他们已经死了。”(臧克家的诗)
反之,受限于物理,行动失去自由,精神才能自由飞翔。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身残志不残”,“心在汉”,“自古无人死,故守赤子之心,照汉室。”
以上,我们在一个框架里描述了什么是心理监狱;现在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心理监狱有哪些形式(表现形式)。
1,个性监狱
这是指我们的习惯行为和思维(经验)模式。它会严重制约我们开诚布公地与我们生活的世界打交道,以至于我们局限于现有的经验。
我们与世界的关系隐含在头脑中,难以察觉。比如我们的性格是由我们的创伤和依恋(年轻的经历)决定的。
“没必要害人,也没必要防人。”
“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
“你不爱自己,还有谁会爱你?”
“除了你没有别人。”
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烙上了人格的痕迹,描绘和限制着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或者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受这些限制,我们的行为具有收敛性、稳定性和“跨时间的一致性”。
在行为和思维上有所谓的“坏习惯”。惯性思维的特点往往是一些自动化的信息处理,省时省力却遵循老规矩。结果,体验往往是固定的。例如,那些悲观主义者通常会经历悲伤、沮丧、无助和绝望。
2.文化监狱
文化是我们生活的空气,我们很难感知,更不用说反思了。我们深受其影响,甚至决定。我们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它束缚,交付我们的心理自由。
比如我们的文化是爱面子的文化,几乎每个人都有爱面子的习惯。太爱面子会阻碍真实自我的表达和呈现。自发性被压抑了,不能这样也不能那样,而应该是这样也可以是那样,这就成了潜意识里要遵循的规则。再多条条框框,我们就要被禁锢了。
再比如,过去我们的文化以集体主义为主导。这样,照顾别人,为别人牺牲自己,就成了一种文化模式。文化吹嘘“大概念”,贬低个人价值,才会有“自我牺牲”的英雄不断涌现。
如今似乎已经发展到不同的阶段,个人主义文化逐渐占据主导,可能会导致人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甚至自私自满。
制度是文化的特殊表现。国企有国企的文化,私企有私企的文化。他们之间的差别不小。当他们身处其中,长期沉浸、熏陶、适应相应的文化,逐渐被同化。
股份制是作为一种变革文化引入的。在这种体制下,很难出现“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半天”的现象。
3.语言监狱
语言监狱禁锢了我们的思维和经验,这是根本。
我们很难想象在语言之外还有什么思想可以分享。
逻辑是一个类似的监狱。
心理学的现代发展越来越重视“非语言”信息处理和“非逻辑”领域,这并不奇怪。
为什么疯子会被视为「不讲道理」的人?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非语言非逻辑的特殊领地,与我们的语言和逻辑习惯相去甚远,是感觉与我们完全不同的“两种人”。歧视精神病人的根本原因在于,在他们看来,他们拥有我们根本无法理解的自由。而他们也会一直鄙视我们视为生存基础的“现实”。
在他们眼里,我们是一辈子逃不出监狱的穷人。这个“监狱”就是“现实”。
所谓心理越狱,就是脱离“习以为常”、“变通”、“自发性”、“想都不想”的常规。越狱也意味着尝试去做一些以前不敢做的事情,去想一些过去不想、不能、不会想的事情。越狱是改变,是发展,是自觉的自我挑战。
心理痛苦是人越狱受挫的结果。在心理监狱的边界上碰壁,越狱的欲望受到现实的嘲讽和束缚,让人不得不回到循规蹈矩的老轨道,日复一日重复熟悉的生活。
强迫性重复的痛苦在于强迫本身就是“强迫——反强迫”的监狱,而这个监狱是极难突破的。在同一个地方摔倒n次,一遍又一遍,无尽的循环,这种痛苦只要想想西西弗斯的命运就可想而知。
生活中很多人都被婚姻的牢笼所困扰。他们觉得感觉适应后,审美激情消退,感情关系退化为日常琐事和杂事,不得不去管。这种生活一眼就能看出来,太绝望了。这段婚姻就像一座纯粹的监狱。其实很多想“脱单”的人不也是越狱吗?但是,在他们的经历中,“单身”的监狱也是很难熬的。
寻求改变是人的本性。越狱就是改变,也就是从一种生存状态到另一种生存状态的挣扎过渡。在这个意义上以游戏的态度对待生活是可取的——“认真”有时是一座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