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日本为什么“成功”——西方技术与日本民族精神
作者:森道通夫作者:胡国成译类型:文学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名人推荐我之所以一直对日本感兴趣,不仅仅是历史因素,比如侵华战争,更重要的兴趣来自于日本,作为一个云南省大小的国家,资源极其贫乏,而且还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它的发展甚至超过了英国、德国、法国等西方国家。如何解释日本的经济发展?而且日本文化对中国人也有很大的影响,比如日本动漫,日本游戏,日本手机,日本汽车,日本美食,日本咸片等等。到处都是日本产品。不仅要从经济上搞清楚,还要从日本文化、日本历史、日本人性格上搞清楚,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我想我已经知道这个答案了。我过去看过几本关于日本的书,比如《菊与刀》,比如《日色之路》等。,但是我还没能回答我上面问的问题,或者说我不满意。虽然《日本为什么成功》这本书充满了马克思的影子,但它确实给了我一些问题确定的答案。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模仿的国家,这似乎是不争的事实,但我并不认为日本人真的比其他国家的人更善于模仿,更不认为他们愿意模仿自己。历史上,中国唐朝时期,日本工业化革新时期,鸦片战争时期,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人都不愿意向比它强大,比它文明的国家学习。他们也有过锁国还是建国的激烈争论,甚至造成流血事件,但最后的结果都是向先进文明学习。大化改革前,日本没有文字,所以当时没有历史记载。它几乎完全是从中国唐朝学来的,比如文字、佛教、道教、儒家思想以及中国的各种文化,对日本影响深远。日本著名的神道教和武士道,应该说和中国的道家、儒家的影响有关系,但毫无疑问,传入日本的佛、儒、道都被他们重新诠释,赋予了国家政权的意义,对日本和日本经济的影响最为深远。我觉得是忠孝之道的儒家思想,说起来简单,但是影响是巨大的。在日本,仁、礼、智、信等儒家思想被强调和弱化。现在应该注意日本仁义弱化,忠义强调的现象。所谓忠义,在日本和中国是不一样的。在中国,忠诚是指臣子在不违背良心的情况下效忠君主,而在日本,臣子要为君主奉献一生。这种忠诚可以引出几个原因。在日本,天皇是人格化的神。他是日本人民和日本国家的象征。公民应该对皇帝绝对忠诚,背叛和投降是不可原谅的。在封建时代,这种忠诚表现为农民对领主的忠诚、领主对幕府的忠诚、幕府对天皇的忠诚等一系列忠诚纽带,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二战前后,日本的忠诚不仅表现在军队上,也表现在战场上,在经济发展上,更表现在企业上。比如大企业,员工往往是终身的。如果一个员工从大学出来,进入一个大企业,他几乎不会换到另一个企业。因为一旦转到其他企业,这个人会被视为汉奸,在其他大企业会不受欢迎。在大企业中,员工的工资和各种待遇都是按照资历来计算的,所以一个大企业中员工之间的竞争很少,但是企业之间的群体竞争却异常激烈。因为这种观念,员工对企业无比忠诚,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对企业的奉献,因为其奉献可以视为对国家的奉献,因为企业对政府忠诚,所以日本每个人都有牺牲奉献岗位的勇气。当然我刚才强调的是大企业和中小企业是另外一种情况。在中小企业中,每个人都可以自由的追求利润,他想去哪个企业都没有障碍。所以在日本,企业有双重结构,忠诚市场和唯利是图市场。但日本人在每个时期都一直渴望超越同时期的列强。他接受了外国技术。当然,在接受西方技术的时候,他只是受到了技术层面的影响,精神层面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因为民众有这种国家民族主义的观念,所以在企业的斗争中使用了。我觉得除了日本向西方文明国家学习之外,忠诚和奉献才是日本经济发展的精神原因。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从美国复制教育,从英国复制海军电报和铁路技术,从法国复制军队,从德国复制法律。日本在技术层面上借鉴了外国,但在精神层面上没有改变。因为日本受儒家思想影响,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是以接受的教育水平来判断的。好的大学往往是通向好企业的证书,所以大家都争取好的大学,因为如果第一份工作是在中小企业,以后就很难改变,进入大企业真的是极其困难。所以国家和老百姓都很重视教育,教育为企业输送人才。再加上政府大力扶持企业发展,所以日本经济发展得这么好。当然,孝道在日本也有很大的影响。和中国一样,宗族关系一直靠孝道来维持和加强,但孝道对日本经济的影响似乎不如忠义。补充一点,我刚才说日本无视仁义,可以解释很多日本的战争行为。(陈)引言本书是《走向未来》系列之一。深入分析了日本民族精神在其经济成功中的作用,认真总结了其给经济带来的弊端,并着重比较了中日两国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对国内研究日中民族具有借鉴意义。作者简介作者森岛通夫,日本著名数理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美国文理学院名誉院士、美国经济学会名誉会员,曾在京都帝国大学、大阪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京都大学任教,曾任大阪大学经济系副教授、社会经济研究所教授、某国际组织计量经济学学会会长、 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经济学教授,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国际经济学及相关学科中心主席,《计量经济学》杂志副主编,《国际经济评论》主编,《经济学》主编,《经济文学》杂志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