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为什么是经典?

我转发一篇影评人的文章给你,希望对你有帮助~

[转贴]夸张扭曲的细节——看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来自:在后窗看电影

作者:酸橙豌豆

夸张扭曲的细节

前天看了李敖在复旦大学的演讲。说到中国意境,需要用具体的情景特征来描述。他说“女人”和“老人”不是好汉语,但“美女”和“白发”是含蓄的汉语。这种语言很奇妙,而且我觉得,不仅叙事和描写需要这种精致的具体,哲学推理也需要,一些具体的描写都可以。

显然,影片的细节也是这样一种精妙的境界。电影语言只能表达“白发”的细节描写,而对于“老人”的抽象概括,显然无能为力。曹操表明了自己的野心,只用秦末陈的话来说,“燕子知道一只天鹅的野心。”这与电影的象征意义不相称。如果曹操只说“我有这么大的野心,你只是不知道而已”,那意境不知有多少层。这种具体性也可能包含一种象征意义,但它仍然是一个具体的形象,这就形成了电影语言的一个奇妙的场景。

在《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我看到了一个夸张的细节。这种细节吸引了我对这部电影的关注,最终让我的心颤抖。这种细节让我对人生的悲剧体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如果说这部电影的剧情没什么新奇,甚至有点平淡的话,导演并没有编织出曲折动人的故事,更多的是一种散文式的结构。通过男孩雷纳托的眼睛,他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松散的情节。然而,在毫不掩饰的细节夸张中,可以看出人性的扭曲。

其实人性没有不被扭曲的时候,所以《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的电影导演托纳托雷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将这种扭曲直接暴露出来,并以一种幽默的卡通手法在影片上加以夸大。漫画,这里指的是真实的漫画而不是所谓的现在的动画,它的精神在于讽刺和劝诫,在于揭露世界的丑陋,仿佛一个医生开了一个臭烘烘的伤疤来警示世界,它表现出了唤醒世界的惊人力量。在电影中,对人物的漫画化很容易揭示人物的性格和面貌,但也容易变得肤浅和扭曲,导致表面的喜剧风格,会缺乏隐含的深刻性。

但在《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托纳托雷恰当地运用了夸张的漫画手法,他对这一细节的夸张和扭曲在影片中不同的人物身上体现为三种不同的方式。毫无保留的把小镇人的丑恶嘴脸夸张扭曲。镜头就像导演手中的放大镜,把人性中丑陋的部分放大到无界的程度,鞭打嘲笑到底;对于男孩雷纳托,导演夸大了男孩可爱的青春。他放大了男孩青春的一些小动作,赞美了青春的美好和男孩的善良。在玛琳·黛德丽的表演中,这种夸张的手法似乎消失了,导演突然变得冷静。他总是让观众静静地看着玛琳·黛德丽无与伦比的美丽。

镜头在托纳托雷手中明显带有强烈的情感倾向,小镇人物的群体形象被漫画无情嘲讽。主要体现在演员夸张的表演上,玛琳·黛德丽每次出场,镇上的男人都因为他的美貌而流口水,女人们则嫉妒得咬牙切齿。这时候相机用慢镜头把这些脸一个个展现出来。镜头的延迟使得脸型拉长,男性在镜头前变得更加猥琐,女性则更加阴险。之后谣言四起,说玛琳·黛德丽是纯洁的,但是抵挡不住污口水的攻势。在得知玛琳·黛德丽的丈夫战死沙场的消息后,镇上的男人们准备行动了。一个女人有多弱,玛琳·黛德丽都挡不住这些恐怖的男人。在得知玛琳·黛德丽和家里的一名年轻军官约会后,镇上的人都想试试她。一个满脸淫荡的胖律师为玛琳·黛德丽的美貌辩护。在法庭上,律师充满热情,行为夸张,仿佛是一个小丑般的英雄。他的豪言壮语似乎说服了魔鬼,最后他帮助玛琳·黛德丽打赢了官司。然而,当勇敢的话语从魔鬼口中说出时,玛琳·黛德丽最终还是没能获救。玛琳·黛德丽无力支付律师费,被律师强奸。女人恶意的时候更恐怖,尤其是女人对女人的嫉妒。导演把这种嫉妒放大到了极致。战争期间,玛琳·黛德丽在一个小镇找不到支持,最后不得不把自己的肤色卖给德国人。这使得玛琳·黛德丽在最后的战争结束时被镇上的女人围攻,玛琳·黛德丽被一群女人打得鼻青脸肿。她的头发被剪掉,衣服被撕破。男人冷眼旁观,即使有些男人对玛琳·黛德丽有所同情,在这些如狼似虎的女人面前也无能为力。但是站在大家的角度,我是不忍心看到玛琳黛德丽被打的画面的。他把人性的丑恶细节夸大得太彻底,把这个细节刻画得太残忍,又在胶片上放映了那么久,使得这种精神扭曲全面爆发,直奔人的精神底线。

托纳托雷对小男孩雷纳托的描述也很夸张,夸张却不失真。这是对青春细节的漫画式描写,略显清新。一个善良小男孩的青春期,因为玛琳·黛德丽的出现而不同。玛琳·黛德丽就像催化剂,催化着男孩的青春。男孩一直远远的看着玛琳·黛德丽,把玛琳·黛德丽当成了他生命中的第一个爱情女神。导演用相机画一个小男孩,无论是表演还是相机的使用,都有一种漫画的风格。雷纳托为了追求玛琳·黛德丽,想要成为一个成年人,而成为成年人的标志就是穿裤子,于是雷纳托偷了父亲的婚纱,换成了一条裤子。他父亲知道后,挥舞公交手掌,打了男孩一顿。这个情节向我们展示了这个男孩的可爱之处。小男孩进入青春期后,经常以玛琳·黛德丽为对象自慰。有一次,雷纳托从莲娜那里偷了一条内裤戴在头上自慰,第二天就被母亲打了一顿。即使在手淫的时候,玛琳·黛德丽在小男孩的眼里也是神圣的。小男孩在心里建造了一座城堡,仿佛要保护玛琳·黛德丽。每当他看到玛琳·黛德丽被镇上的人欺负,他都会义愤填膺。当那个同学说玛琳·黛德丽的坏话时,他和他的同学打了起来。但是雷纳托从头到尾只是远远地看着。他无法干预成人的世界,只能独自悲伤。这个小男孩的心灵和玛琳·黛德丽一样纯洁。玛琳·黛德丽被折磨的时候,也是被折磨的。

对于玛琳·黛德丽来说,托纳托雷使用的手法是最微妙的。这才是最精致的地方,像是无声胜有声的境界。玛琳·黛德丽在片中的话很少,她一直是一个沉默的承受者。当镜头显示玛琳·黛德丽独自一人时,它试图展现她的纯洁和美丽。玛琳·黛德丽一直都是那么安静,近乎冷漠,她似乎就是靠这种冷漠来为自己辩护的。在玛琳·黛德丽的表演中,导演收起了夸张,导演用细节表现出来的是从容和宁静。这些镜头在那些夸张的场景下是那么孤立无助,但正是这种不夸张的表现,与那些夸张扭曲的细节一起,形成了更夸张的对比。镇上的人越丑,玛琳·黛德丽就越纯洁。

虽然这部电影的情节没有那么戏剧化,但是导演使用的两种风格的对比使得戏剧效果极其强烈。这种戏剧效果来自于人们内心对细节的情感映射。我们看似被这个故事感动,其实是被这个夸张扭曲的细节感动。

无数的电影叙述了无数的爱恨情仇,诠释了无数的人生哲理。这其中,能刻在心里的只有寥寥几幅。这也是细节作用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