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开发了可移动的《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馆“东方足迹”展区的一大亮点。它是怎么移动的?记者将问题抛给展会负责人水晶石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水晶石的负责人郑宇回答说,答案不是技术,而是数字:《清明上河图》的动态场景是以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蓝本,高6.3米,长130米,是原图的30倍左右,需要12台电影级放映机同时工作;整个活动画面将以4分钟为一个周期,展示城市的昼夜景色,其中白天691个人物,夜晚377个人物...

原来,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创作团队对古代版《清明上河图》的重新诠释和制作。首先要保留原有的风景和建筑。看似简单的把原著中的人物去掉的过程,其实很有讲究。郑宇说,为了保留原作的所有特征,几百棵树和几百栋建筑是不可或缺的,颜色和画风一点也不差。但是原作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要把它放大30倍,许多细节必须修补。其次,我们需要为这些背景制作透视效果。植被与建筑的遮光关系,阴影分布,早晚不同光线的变化,都是创作团队反复调试对比后确定的。

古代版《清明上河图》中到底出现了多少人和动物,业界一直争论不休。但在中国馆清明上河图动态场景中,必须明确有多少人和多少动物,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动态模型都有自己的动作。因此,水晶石在古籍相关专家的指导下,既保留了原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又根据同时期的其他绘画创作出新的人物。经过几百稿,有一批批行人的穿着和行为符合北宋的特点。至于具体的动作,虽然技术制作和大部分动画没什么区别,但要展现原作的真实感,还是要从细微处入手。“比如骆驼队走过市场,旁边的行人无法互相照顾,只好让道或者侧身看,这很自然。”郑宇说,为了让每个角色的动作和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都得到精心设计,最多的时候,70多人一起为《清明上河图》的“搬家”而努力,从立项到细节完成,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

正因为如此,清明上河图这一幕有了很多新亮点:原著中,一艘大船即将过虹桥的拱门,船夫神情严肃,行人东张西望,但船过了桥吗?新作给出了答案:有的船工用竹竿撑住,有的用长竿钩住桥借钱,有的用麻绳牵住船舷,有的人忙着放下桅杆让船通过...终于,经过一番紧张的忙碌,大船摇摇晃晃地穿过虹桥。至于城市的夜景,只有清明节的动态江边场景被第一次大胆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