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人”的应用
一只长相笨拙、腹黑、刻薄可爱的网络名人熊,它的形象风靡全球,也为它的家乡熊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这是怎么做到的?
这就是“拟人”的力量。人们自然会对具有人性特征的事物产生好感。如果精心设计,它们的力量会变得非常强大。
本文将谈谈如何利用“拟人”来制造影响力。
事实上,“拟人化”的手法已经应用于各行各业。
现在还能回忆起瑞星小狮子打呼噜的画面,让我深深记住了瑞星这个品牌。即使时隔多年,瑞星的市场也早已萎缩,实属罕见。
人们总是倾向于赋予事物人性的特征或痕迹。同时,人们往往会对具有人类特征的事物产生好感。
这个机制自古就有。
古人为了解释自然现象,提出了“自然神”的概念,意思是天地生化,风雨雷电都是神。无论中国神话、日本神话、印度神话、北欧神话、埃及神话,都是用“神”的概念来解释“自然现象”,想象“神”具有人类的人格和偏好。
我们也相信人类是万物之灵,如果要出现妖魔鬼怪,总要先培养人形。哪怕一开始是奇形怪状,难以形容,也要改造成人形。比如哪吒生下来就是一个大肉球,分裂出来就是一个可爱的娃娃。比如孙悟空从天而降,葫芦娃从葫芦里蹦出来...
而且下界的神仙宠物都要变成人,很少有直接的。
“人形”的设定广泛应用于游戏设计和动漫作品中,如法宝、食物、茶、书等。
即使到了现代,这种心理也没有改变。
我们看科幻电影的时候,外星人总是长得像人类,全世界都在说“中文”(或者英语或者日语)。
有些人有“高达”情节,坚信机器人应该有“人”的形象,认为这样的机器人战斗力更高。
不仅如此,我们还更喜欢跨种族爱情的故事,比如《白蛇传》。为什么我们相信这个故事,是因为我们相信怪物也可以有“心”。
这不就是最近上映的电影《水的故事》的剧情吗?
那么,这个机制应该如何使用呢?
我先说一下定义。
拟人化:赋予物体以人性和人情味。并不局限于本质上不是人的东西,本质上是人的东西更像人。
常见的做法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塑造理想的形象。”
比如小葵花妈妈课堂上的广告,通过塑造“小葵花”的专家形象,让妈妈们更愿意相信广告的描述;
在课堂上,有些老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也喜欢用拟人的方式讲故事,让学生通过故事来记忆知识;
现代皇室总是愿意塑造亲民的形象;
微信官方账号将其命名为“飞鱼船长”和“凯叔讲故事”,一下子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游戏设计比较典型,比如《恋爱与制作人》里的纸人,《旅行青蛙》里的小青蛙。
即使是漫画家,也总喜欢在“作者的话”板块里,创造一个形象来和读者聊天。
比如日常聊天中,视频聊天优于语音聊天,语音聊天优于打字聊天。就算是打字聊天,最不济也要配上表情包、面部表情、标点符号来传达态度和情绪。比如加个“”就比不加温和多了。
也有一些聪明人故意制造对比,以产生一种惊喜和愉悦的感觉。
比如有些媒体会写取笑老板的文章,打破了用户的认知(比如他们认为媒体号应该是严肃的、官僚的),用户觉得有趣就更愿意转发。
人就是这样。如果事情太完美,就会觉得虚假。如果事情太公正,听起来会很虚伪。一个冷公主不像邻家小姐姐那么容易亲近。但公主一旦表现出骄傲的一面,就会让人觉得“这家伙会很弱”,从而给人一种亲近感。
之前在一本书里提到过,很长一段时间,中世纪的画家画圣母像,总是把它画得圣洁冰冷,让人敬而远之。直到拉斐尔(仿佛)第一次把圣母玛利亚画成慈爱的母亲,颠覆了传统,引入了新的潮流。
这里要强调的是“拟人化本质上是给人以味道的,也就是说本来就是人的对象更人性化,更大众化。”
比如明星的个人设计。
熊本熊火了,但实际上,这种造星、造网络名人的方法,最早是用来培养人类明星的。经纪公司要推出某个明星之前,总要想一个人,围绕这个人去营销他。明星成名后,还会继续卖人维持流量。人一旦崩溃,就会面临落伍的风险。常见的风格有“好男人”、“禁欲”、“硬汉”、“小鲜肉”、“清纯少女”、“仙女”。
但是现在它被用在虚拟映像中,而且还有额外的好处。虚像不容易出错(比如作弊),更容易控制。
类似的还有初音未来,一个虚拟歌手。
我很好奇,如果给虚像装上AI翅膀会是什么样子?
另一方面,“理想人格”不仅仅是“偶像”的一种用法,更是人的一种寄托和映射。如“英雄”人格。比如罗永浩打假斗士,西门子冰箱事件。比如网络写作,经常有人要求作者在小说中给他安排一个角色。
综上所述,通过赋予对象人性和人情味,可以影响人的态度,获得他人的好感。
可行的办法是做它喜欢的事,塑造典型形象。
这里我们可以用属于人的特征来实现拟人化。
为什么叫人?
人有声音,有情感,有名字,直立行走...
拟人也是从这几个方面进行的。
以上。
看完之后,请试着思考一下“拟人”在各行各业是否有更多的应用。欢迎和我探讨~
这篇文章也是和朋友聊天,头脑风暴后诞生的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