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文具刺客」?

新学期即将开始,家长们在给孩子买文具时感慨:躲过了“冰淇淋刺客”却没躲过“文具刺客”。一支洞洞铅笔价格在20元附近,一支米菲圆珠笔(水性圆珠笔)价格在50元,与动漫IP联名的航海无双黑金中性笔价格在55元...有记者发现,一些大型商场的文具价格极高,而这些文具却因为价签和鱼龙混杂而“不翼而飞”,直到消费者付款后才发现自己“被刺”了。

文具越来越贵,越来越花里胡哨,确实是一个社会现象,很容易引起孩子的攀比心理,然后入坑就会陷入“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的消费误区。但是,所谓的“文具刺客”不应该成为某种传播焦虑的流量代码,把复杂的市场选择和商品的迭代升级简单化、流口水。

首先,“刺客”这个概念不应该一概而论。过去《冰淇淋刺客》引起大众集体吐槽的问题是,高价冰淇淋放在冰柜里,价格标签设置不合理,容易让消费者在不知道冰淇淋真实价格的情况下,付错单。这实际上违反了《价格法》关于商品必须明码标价的规定,也侵犯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的消费者的知情同意权。但需要强调的是,我国的冰淇淋和文具都是实行市场调节价,而不是政府指导价。

不同的商品满足了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不能因为价格高而在道德上污名化,还是要尊重基本的市场规则。如果消费者觉得不好,最有力的手段就是“用脚投票”,捂紧口袋。你不买,我也不买。智商税产品自然不会走下去,自然会出局。

文具市场和冰淇淋市场是充分竞争的市场,而不是垄断的市场。消费者不买账,产品自然会被市场淘汰,“刺客”这个概念不能一概而论。否则,没有企业愿意去创新,去开发新的市场。就我们日常使用的中性笔来说,也是传统圆珠笔的升级。

其次,要尊重多样化的选择和个性化的需求,但也要防止商家利用攀比心态刺激恶性消费,在文具营销中贯彻未成年人特殊保护原则。未成年人心智不够成熟,容易被诱导去和别人攀比。如果学生使用联合文具,他们将不得不使用有限的数量,否则孩子们可能会感到“同伴压力”。而且现在的潮流文具像玩具一样可爱,包、哆啦a梦、阿童木等卡通人物一套一套。

有的还推出了联名IP模式的盲盒设置,让孩子更容易上瘾。这就需要家长和学校做好价值观的引导,不能让孩子跟着广告走,养成畸形的消费观。

此外,商家作为社会主体,也必须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贯彻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诱导未成年人过度消费,沉迷盲盒文具抽奖,都是法律红线上的不道德违法行为。漂亮的文具,其实大家都喜欢它爷爷奶奶的梦想可能是一支14K的金笔,爸爸这一代人的梦想可能是一个锋利的计算器。现在中国的市场越来越繁荣,孩子的选择越来越多,这是好事。

但玩物不可丧志,商家的新品开发应贯彻保护未成年人的理念,不应传播不健康的消费观,引诱未成年人盲目攀比。“文具刺客”刺伤钱包不是小事,但“刺伤”未成年人的价值观才是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