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阴脾经简介
2英文参考SP[中国针灸词典]
足太阴脾经或脾经[中国针灸大辞典]
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中医术语委员会。中医术语(2004)]
足太阴脾经[中医术语委员会。中医术语(2004)]
3总结足太阴脾经是十二经脉之一【1】。代号SP[2]。与足阳明胃经[1]表里相合。五行属土[1]。此经络起于大拇趾内端白胤穴,沿大拇趾红白肌走行,经第一跖骨头后部太白,上行至内踝前商丘,再上行至胫骨内侧 上行于大腿内侧前缘再交于足厥阴肝经内踝上8寸处,入腹,与胃相通,上行经膈,行于食道两侧,连于舌根。 它的分支,从胃分支,经膈上行,流入心脏,在此经络气与手少阴的心经相连[3][1]。足太阴脾经是殷琦最丰富的经络,此经所有络脉都善于对内寒内虚发挥作用。此经络的穴位多用于治疗脾胃、心、肺、肝、肾等疾病及经络循行部位的病证[4]。如胃脘痛、恶心呕吐、嗳气、腹胀、稀便症、黄疸、无力、舌根剧痛、下肢内侧肿痛、晕厥等。
4足太阴脾经五行属土[1]。
5表里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为表里[1]。
足太阴脾经属络,脏腑属脾,脾络胃,流入心[5]
7.足太阴脾经所联系的脏腑,托咽、接舌、散舌[5]
8足太阴脾经循行路径8.1《黄帝内经·灵枢经》脾足太阴脉:自大指端始,循指内侧白肌,过核,前为内踝上平,后为内踝上平,交厥阴前为胫骨上平,入腹前为膝上平。
它的分支:来自胃、上膈肌和心脏。
脾大络:叫大袋,出腋下三寸,盖胸胁腹。
【本经穴】穴(井)、大都穴(兴)、太白穴(失和原)、公孙穴(络)、商丘穴(经)、三阴交穴(三阴会)、漏谷穴、地极穴(气)、阴陵泉穴(和)、血海穴、蓟门穴;钝门、府、腹结、大横、腹愁、窦饲、天玺、胸乡、周蓉、大包(脾大络)。
【交点】中府(手太阴)、奇门(足厥阴)、日月(足少阳)、夏湾、关元、中极(任脉)。
语言翻译
足太阴脾经:①起于大拇趾端(隐白),沿大拇趾内侧红白肉缘(多),经核骨第一骨小头后方(太白、公孙),②上至足踝内侧前方(商丘),③上至小腿内侧,沿胫骨后侧(三阴交、漏谷),交足厥阴肝经前(地极、阴陵泉)。在会中,关元),⑥属于脾胃中的脾络(腹哀;会厌、日月、门户),⑦穿过横膈膜,夹在食道中间(食窦、天溪、胸乡、周蓉;惠仲甫),8连舌根,散于舌下。
腹支:从胃发出9支,穿过膈肌,流入心脏,与少阴心经会合。
脾络:穴位名称为大包,位于深液下三寸,分布于胸胁部。
8.2《脉书十一脉》【足臂书】足太阴脉:大指便宜,内踝便宜,踝便宜,膝便宜,大腿便宜。
【阴阳本】大(太)阴脉:是胃脉吗?(也)靠胃,鱼群在阴凉处较低,腹部较低,内踝较低。
足太阴脾经循行路线:从大脚趾末端开始。
大腿上部膝盖
进入腹部
它属于脾胃
上咽
舌连书,散于舌下
足太阴脾经路径图
8.3“针刺”足太阴脾经起于大拇趾(隐白)末端,沿大拇趾红白肉,经大拇趾1跖趾关节后方,上行至内踝前,上行至小腿,沿胫骨后侧,降服足厥阴经前部,经膝大腿内侧前缘,入腹部,属脾,与胃相通,经膈
胃支:向上流经膈肌,进入心脏,与手少阴心经相连(见下图)。
足太阴脾经循行:
1.从大手指的末端开始,顺着手指内部的白色皮肉。
2.穿过核骨后
3.内踝上部前面是干净的。
4.踢腿(按:踢腿应做成蹲姿)
5.顺着胫骨走
6.在交出绝音之前
7.上膝大腿前侧压痛
进入腹部
9.属于脾胃。
10.上隔膜
11.窒息
12.舌下含化莲通本散
13.它的分支从胃到上膈肌。
14.注意心脏
8.4中医大辞典从足太阴脾经内端(隐白)开始,经过核骨(第一跖趾关节)后方,向上到达内踝前部(商丘),在三阴交处与足厥阴、足少阴两条经脉会合,再从足厥阴肝经前部沿胫骨内缘向上交叉,穿过膝关节,沿大腿内侧前方。它的分支从胃分出,穿过膈肌,流入心脏。因此,脉气与手少阴的心经相连。[2]
8.5中国针灸大辞典:足太阴脾经起于大拇趾末节隐白,沿大拇趾红白肉,经第一跖骨小头后太白,上行至内踝前商丘,胫骨内侧后上行, 上行于大腿内侧前缘再交于足厥阴肝经内踝上8寸处,入腹,属脾,与胃相通,经膈上行。 其分支从胃分支,经膈肌,流入心脏,交叉入手少阴心经。[1]
8.6中医术语(2004)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拇趾内端隐白点,沿内红白肌上行,经内踝前缘,沿小腿内侧中线上行,至内踝上8寸,交足厥阴肝经前,沿大腿内侧前缘上行,入腹部,属脾胃。向上穿过横膈膜,沿着食道两侧,甚至舌头,散在舌下。其分支离开胃,经膈上行,注入心脏,在此经络气与手少阴心经相遇。[3]
足太阴脾经9个穴位本经9.1个穴位足太阴脾经21个穴位[4]。主要分布在足大拇趾、内踝前、中(内踝上8寸以下)和前方(内踝上8寸以上)、腹部第三侧线(前中线旁4寸)、胸部1侧线(前中线旁6寸)和侧胸[4]。第一点是隐白,最后一点是大。原穴为太白穴,络穴为足阳明胃经丰隆穴[1]。根据《针灸A-B经》和《医宗金鉴》记载,有:白胤、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古楼、地极、阴陵泉、雪海、蓟门、崇门、府、腹结、大恒、腹哀、胃窦、天玺、胸乡等。
从大拇趾外侧趾甲角后面的隐白点(井穴)开始,至后缘太白点(原穴),经大拇趾后侧公孙穴(治疗穴)上行,再下行至踝骨下的商丘穴(经络穴),再上行至脚踝上方三寸的三阴交(治疗穴),三阴交上方三寸为漏谷穴,上行至膝盖。再经腹横骨两端的中动脉,至距腹部三寸半的冲门穴,再经腑舍、腹结至脐正下方的大恒穴(治疗穴),由腹艾穴上行至吃窦穴, 即距胸中线(第五肋间)六寸,上至第四肋间天玺穴,下至第三肋间胸象穴,上至胸外缘。
足太阴脾经穴位:白胤、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古楼、地极、阴陵泉、雪海、蓟门、崇门、府、腹结、大恒、腹哀、胃窦、天玺、胸乡、周蓉、大宝。
9.2特点9.2.1原点太白
9.2.2络穴是阳明胃经的丰隆穴[1]。
洞穴机
9.2.4八脉交会点公孙
9.2.5武术穴的井穴(木):隐白。
邢穴(火):大都
穴位(土):太白
经络(黄金):商丘
合穴(水):银陵泉
9.2.6交点和穴位
足太阴脾经
手太阴肺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足少阳胆经
任脉
印伟脉搏
养胃经络
下盖斯特
√
●
官园
√
√
√
●
中集
√
√
√
●
三阴交
●
√
√
重门
●
√
富舍
●
√
√
大恒
●
√
腹部悲伤
●
√
中富
√
●
祁门
√
●
√
太阳和月亮
√
●
√
9.3该部分:中间密封上方4英寸。
穴位:三阴交
9.4标记部位:背俞、舌本
穴位:脾俞、厉安全。
9.5根(井)隐白
9.6结太仓(胃)
10足太阴脾经疾病足太阴脾经疾病患者主要反应为胃肠道疾病,有以下症状:舌根僵硬,食后呕吐,胃痛,腹胀,嗳气,排便或放屁后腹部松弛,身体沉重,面身发黄,久用力站立时大腿内侧和膝盖肿胀。
10.1《黄帝内经》灵枢经络的特点是:因动致病,舌强,食之呕吐,胃脘疼痛,腹胀好气,衰微,体重。
患主脾疾病者为:舌痛,体重不能摇动,不能进食,心烦,心口急痛,水样便,黄疸,不能平卧,大腿膝盖肿胀晕厥,大手指不用。
脾的大络...其实身体满满的都是痛,虚的都是竖的。
语言翻译
月经不调表现为以下症状:舌根强,饭后呕吐,胃脘疼痛,腹胀嗳气,大便或放屁后感觉轻松,全身沉重无力。
此经络的穴位主要用于脾脏的疾病:舌根疼痛,不能移动,不能吃东西,胸部无聊,心窝下急性疼痛,便溏,腹部肚子痛,腹泻或小便不通,黄疸,不能睡觉,打哈欠不能呼吸,大腿和小腿内侧肿胀和寒冷,不能使用脚趾。脾络病:实证,浑身酸痛;虚证导致放松和虚弱。
10.2《脉书十一脉》【足臂书】其病:足大指废。内痛,大腿痛,腹痛,腹胀,复发,食欲不振,心好,手肘好(?)。凡患此病者,皆灸太阴脉。
【阴阳为本】是一种运动引起的疾病:走神时会腹胀,擅长,有食欲(呕吐),然后会很快气衰。
就是聚阴脉,主要治疗它产生的疾病:独心烦,死;心痛腹胀,死亡;不能吃,不能躺,强吹(欠),三者必亡;沥干死亡;水和封闭死在一起;针对十种疾病。
10.3足太阴脾经在针灸中的主要症状:胃脘痛、食入呕吐、嗳气、腹胀、便溏、黄疸、乏力、舌根剧痛、下肢内胀、晕厥[6]。
10.4《中医大辞典》有病变,主要表现为舌根剧痛,腹胀,嗳气,胃痛,呕吐,心烦,腹泻,黄疸,身体沉重,动作不利,不能平卧,膝大腿内侧肿胀,昏厥,大脚趾不能用。[2]
10.5《中国针灸大辞典》足太阴脾经,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经络所经部位疾病及其他疾病。如:呕吐、胃脘痛、腹胀、食欲不振、发热、心烦、黄疸、腹胀、便溏、小便不利、舌根疼痛强烈、体重和活动不利、失眠、经络通道疼痛、麻木和发冷。[1]
165438+
足太阴脾经穴位常用于治疗脾胃、心、肺、肝、肾等疾病及经络证候[4]。
足太阴脾经腧穴主治概述
洞穴名称
位置
疗法
隐藏的白色*
趾端
腹胀、月经过多、精神错乱
伟大的首都——北京
脚趾
腹胀、胃痛、发烧
太白*
脚
腹胀、腹泻、胃癌
公孙*
脚
胃痛、呕吐、腹泻、腹痛、痢疾
商丘
踝
腹胀、腹泻、便秘、脚踝疼痛
三阴交*
小腿
肠鸣、腹胀、月经不调、遗精、尿痛、遗尿、失眠。
渗漏谷
小腿
腹胀、肠鸣音、下肢瘫痪
地面机器*
小腿
腹痛、腹泻、排尿困难、月经不调、痛经、遗精。
阴陵泉*
小腿
腹胀腹泻,排尿困难,膝盖疼痛和水肿。
血海*
小腿
月经不调,上瘾,湿疹
吉门
小腿
排尿困难和遗尿
下肢:脾胃病是主要疾病,其次是妇科疾病和尹倩病。
重门
腹部
腹痛,疝气
富舍
腹部
腹痛和疝气
腹部结
腹部
腹痛和疝气
大恒*
腹部
便秘、腹泻、腹痛
腹部悲伤
腹部
腹痛、消化不良、便秘和痢疾
腹部:以肠胃疾病为主。
指示比较:
“*”见于《外国台湾的秘密》;
“大”见于针灸大成。
这张表是根据针灸A&B经典列出的。
此经络的特点是动力病“舌根劲”,疾病“舌根痛”。两者是一致的,只能在《针灸大成》商丘的适应症中看到。舌强,原本是吞咽不好的意思,后面是“饭后呕吐”等等。适应症中,“不能吃”只有“不想吃”、“不爱吃”、“不能吃”,意思相同。
“腹痛”、“心下急痛”是指胃痛、烧心,主要适应症只有心痛、腹痛、腹痛,公孙主管络病“切肠痛”。
原文“腹胀,压痛……”均描述腹胀、嗳气,仅以腹胀、胀满、胀气为主要适应症,在针灸等书籍中均有广泛记载。
“精疲力尽”,《难经》载有“大渗出”,杨玄注有“少腹带结,趣味较低”。消化不良引起的上吐下泻是此经络的重点。
“闭水”可以解释为排尿不利,“淋”“淋”都可以归结于此。
原来“黄疸”并没有出现在适应症中,商丘穴以溺黄为主,直到针灸大成才记载“黄疸”,符合其治法。
漏谷适应症中可见“强债,膝痛”,可见原文“强立”拼写有误。
12经文对照《黄帝内经灵枢本经》:脾藏营,营舍心神。脾若虚弱,四肢无用,五脏不安;其实腹胀、月经、痰都是不利的。(按:本文指出五脏中藏着什么及其虚实症状。)
《黄帝内经》五邪:邪在脾胃,肌肉就会酸痛.....,都在李三(据:本文论述邪在五脏,脾胃为一体,之前已经看到了。)
《黄帝内经》感同身受论:脾胀、善、肢烦?,体重,打不过衣服,坐立不安。(按:本文论述五脏肿胀。)
《黄帝内经·苏文蛰热》:脾热者头重、腮痛、心烦、面青、恶心、体热。热辩导致腰痛,所以不准俯仰,腹部满泻,两颚疼痛...针刺足太阴、阳明。(出版社:本文论述五脏发热及其治疗。)
黄帝内经:伤寒...第四天,太阴苦了。太阴脉分布于胃中,蜿蜒于胃中,故胃饱而燥。(按:本文论述六经发热。)
《黄帝内经·问剌疟》:足疟太阴,使人不乐,大休,不嗜食,寒热多汗,病时善吐,吐已是衰。(出版社:本文讨论的是足六经和五脏疟。)
《黄帝内经苏文峰论》:脾风,汗出恶风,身懒,四支不动,色薄黄,不嗜食。鼻子上确诊,其颜色为黄色。(按:本文论述五脏风证。)
《黄帝内经·苏文藏气发式》:脾病患者体重,擅肌无力,食少,行善,足痛,脘腹胀满,肠鸣,泄泻,消化不良。(按:本文论述的是五脏疾病的虚实。)
《黄帝内经·苏文厥论》:太阴厥时,腹满?腹胀、背不利、不思饮食、食时呕吐、卧不下、太阴晕厥、营养不良急性挛缩、烧心导致腹痛。(按:本文讨论的是晕厥和手足六经晕厥。)
《黄帝内经·灵枢经》:足阴气过盛,脉不荣筋。用嘴唇说话,肌肉是基础。脉不壮则肌软,舌弱,人饱则唇反,肉先死。(按:本文论述的是各阴阳经的气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