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和《上海堡垒》的不同“待遇”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上海堡垒》和《哪吒》是两部风格完全不同的电影,直接对比维度也不一样,不太科学。但是,作为电影,有一点是* * *——那就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口碑”是决定性因素,而好的口碑的基础来自于精彩的剧情、过硬的制作质量和演员高超的演技。

《上海堡垒》会为“追”流量明星埋单多少?2017年,上海堡垒的投资方中国电视娱乐申请上市,称其拥有上海堡垒30%的投资份额,拟投资金额为108万元。据此可以估算出电影投资金额高达3.6亿元。据相关平台估算,《上海堡垒》最终票房不到2亿元,这还只是没有分成的票房收入。总的来说,投资者可能会血本无归。

客观地说,《上海堡垒》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应该只有鹿晗一个人“背黑锅”。不过作为顶级流量明星和电影头号人物,鹿晗也回应了一句老话——“欲戴皇冠,必先忍。”就是这个原因。

以“哪吒”为例。虽然这部电影也有一些瑕疵,但整体的瑕疵并不能掩盖。据《国家商报》报道,这一瑕疵的背后,是制作团队长达五年的精益求精,是导演疯狂修改66稿的“变态”。

面对《上海堡垒》的失败,我真的觉得对不起一部努力了五年的电影。有人“看笑话”,有人“落井下石”或者有人“吸取教训”,一切很快就会成为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