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地球上的失格》这本书有什么感受?

看完《人间失格》这本书,我以为我会很难过,很难过,没想到,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静。

一开始微笑君跟我说他不敢看太宰治的书,太悲伤了,也不建议我看。

但是我不想这么平静和沉默。

我曾经怀疑,

我和书中的阿爷没什么区别。自怜自艾,演活角色。为了和大众一样,也为了让自己显得不那么独特,谨慎,敏感,我也为此难过。

真正的我们,从来不敢在外人面前挖掘,就连你最亲近的人,也从来不了解你。

真相永远无法描述或讲述,即使有人倾听,

道不是道,怎么可能一样?

人类和动物的区别在于,

人是可以思考的,但是像369这样的人,思考的情况不一样,这就决定了人生不一样。想得太多的人永远活不好。他把自己困在自己的世界里,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不敢出门。

生活太苦了,

其实很多人爱他,他家有亲情。他家里人也没怪他那么多事,他送的钱尽管杯水车薪,还是存在的。

爱人爱他,老婆爱他,他有朋友,那些支撑他一生的人,如果不在乎,谁愿意看到一个陌生人过得好不好,

这个世界太冷漠太多情,

可是他不懂,他是天生的,他不会爱,他害怕被爱,所以他难过。

他有多可怜,别人永远也不会理解他,因为他病了,一种卑微而敏感的病,曾经来到这个世界,每天用酒精麻痹自己。

这样他才能感受到真正的活着,

他们总是问我为什么喜欢喝酒,

喜欢就是喜欢,哪里有那么多理由,每天光是跟这个各种各样的世界打个招呼就够累了,喝酒能让人更清醒,更真实,

所以我喜欢喝酒,

几乎,几乎,

我也是这么可怜的人。还好我有我的救赎,我生命中唯一的阳光,我开始一点一点的感受到爱,虽然很难理解。

我脆弱又敏感,也受到大家的喜爱。虽然他们永远不会知道我在想什么,虽然他们永远不会理解我,但是只要他们对我好一点,陪着我,我就知道他们是爱我的。

有了这份爱,我可以尽力过好自己的生活。

多可悲啊,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的人,没有一个人会理解你。

你活在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世界里,偶尔想逃避,却更不敢面对。人生那么长,出现的那些人,都是过客,或者迷失了。

毕竟不要白来。

这个世界不值得,

可悲的是这个世界不值得。

我读《人间失格》最大的收获是书中的两句话。

第一句:这一生有太多可耻的事实。

这是小说开头的第一句话。

太宰治在完成这本书后自杀,之前他自杀过五次(四次?)。

萧伯纳说过:越了解害羞的人越高贵。

在我看来,按照太宰治的逻辑,很多人早就应该感到羞耻,但他们却如此骄傲!

耻感文化是日本民族精神的支柱之一。

不要脸的人没有前途。

第二句:搞笑是人类最后的求爱。

这句话其实瞬间加深了我对周星驰的了解。

单亲家庭,死跑龙套,完美主义,无厘头,悲剧配喜剧,喜剧之王,这些都是周星驰的人生轨迹,也是他艺术追求的孤独之路,直到大陆大学生看懂了他的大话西游。

一部真正深刻的喜剧的核心是笑和哭,甚至是哭。

至于一些小品,没什么好讲的。是因为有创意的表演者太圆滑,太快乐,太不招人喜欢。

艺术绝不是醉生梦死、醉生梦死、无话可说的无聊的产物。

最近在看这本书。在这之前,我其实也想过要不要看这本书。毕竟我在网上搜了一下书评,感觉很沉重。这和我过去读的书很不一样。最后还是没能抵挡住诱惑,买了下来。当我把它捧在手里的时候,我感到一种特别激动的心情,这种心情甚至比初恋的悸动还要强烈,而这种悸动在过去几乎是不存在的。

“懦夫害怕快乐,一碰棉花就受伤,有时还会被快乐所伤。”这是我拿到这本书时封面上的一句话。其实我并不陌生。毕竟我在书评里看过很多,但那时候我一直以为只是经典语录,仅此而已。但是,随着我慢慢阅读这本书,序言,第一封和第二封信,渐渐地似乎明白了这句话里包含的一些情绪:我渴望幸福,却又害怕幸福;渴望幸福,害怕失去曾经拥有的幸福。比起永远得不到,得到了又失去,似乎更让人难以接受。

其实看这本书的速度真的很慢。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自己读不下去了,读不下去,心里有一种压迫感,急需释放。

如果前一句是怕失去快乐,那么“

太宰治多次试图自杀。你觉得他的生活幸福吗?如果你快乐,为什么要自杀来摆脱它?如果不幸,他最后确实自杀成功,和爱人走到了人生的尽头。这样,他可能会幸福。他一直想死,也许他只是想被救赎。最后,我固执地认为,他得到了他想要的幸福和爱情。

生而为人,很抱歉我一出生就失去了做人的资格,不是因为我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而是因为我看不懂别人的价值,看不透世界的面具,看不惯虚假和卑鄙,只是看不懂世界运行的规律和意义。所以,我很抱歉。可悲的是,这样的人,就是想融入他眼中这样一个扭曲怪诞的社会。因为我一直不明白,剩下的唯一办法就是讨好别人。

像个小丑,他把别人逗笑了,所以他觉得自己存在,有意义。至于是不是真的融入其中,别人,别人,连想一想,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

太宰治的作品平淡无奇,但却有一种让人无法直视的力量。似乎无时无刻不有触手,想要把你拖入无尽的黑暗漩涡。触手的名字,一种绝望,一种悲哀。

看到良子被商人强奸或与商人通奸的场景,仿佛要撕碎最后的幕布,悲伤和恐惧像波浪一样打在路面上,打湿了他的脸。然而,动物行为的场景具有无与伦比的阻碍力量。对于不能理解的人来说,也许只是怪诞和戏谑。但对于同生无孙,视某人为生命之光的我来说,瞬间感受到了失去世界带来的恐惧和绝望。

经历了漫长而痛苦的生活,我发现无论我怎么努力,都无法过上好日子。生还是死,似乎死亡更幸福。至少,死亡是平静的。

大概是去年2月,我看完了《人间失格》,蜷缩在椅子上,像一只小动物紧紧地拥抱着自己。在我的脑海里,所有的场景都是虚幻的,连一个真实的影子也没有。我的心里悲伤地回荡着一个声音:

谁来帮帮我,帮帮我。

“你是我生命中的一盏灯!”这句话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一句话:叶藏和我是不同的人。读过《地球上的失格》的朋友普遍认为这本书过于悲观,这是太宰治本人生活的写照。他写完这本书后不久就自杀了。事实上,像太宰治这样有“真性情”的作家还有很多。在写完一本书或演完一部电影后,他们会过于投入戏剧,最终死在他们构建的世界里。

就像一幅很美的素描《鲁先生》里说的:一个潮汕画家画了一辈子《牛湾》(潮汕牛湾是特色小吃),画得叫好,感觉很真实。结果有一天他看着自己画的牛丸饿死了。这位画家如此,太宰治和地球上的失格也是如此。看完这本书,我有两个最大的感受。

第一,不要对生活悲观。最近有个很火的老中医,90多岁了,还在医院里给人治病。他也非常健康,身体强壮。他说过一句名言:50岁,人生才刚刚开始。在很多人以为50岁人生就快结束的时候,老中医又激情地活了40年。

另一方面,太宰治没有活到50岁,而是在40多岁时自杀了。如果太宰治能有这种积极的人生观,他怎么会轻易自杀呢?甚至在他去世的那一年(1948),日本战败,日本全国陷入悲观,也不应该对自己如此不负责任。

二、“不”的精彩人生,无需解释人生是自己的,不管精彩与否,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我们每个人,包括太宰治和叶苍,都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

在我20岁之前,你说你离不开父母,你还未成年,这可以理解。但是20岁以后,你怎么生活?与他人无关。这是你的选择。

你已经独立,成年,能够行使完全的民事责任和义务。你选择悲观的生活,积极的生活,在世界各地流浪,孤独到老。

所以,20岁以后,你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而太宰治可能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只是有过这样一次抑郁的自杀。

所以我把人类的失格当成反面教材,有时候会觉得很压抑,就像叶苍一样,但每当想起这本书,我总会说:“你有没有想过书里的这种生活?”我的回答,当然不是。

那么,你的答案是什么?

我是千城,就是要读1000本书,走过1000个城市的人。

人类失格:一个神经质人格的内心独白

电影《不喜欢的松子的一生》里的松子在他们家的墙上写了一句话: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当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心里非常惊讶:这个男人把自己的资历看得非常庄严,同时又很讨厌自己。很快,我知道这句话的原作者是日本作家太宰治。

1948年,太宰治在遗书中写道:“我很抱歉生为人类”,随后太宰治自杀。这是太宰治第五次自杀。他终于成功自杀了。去世前,他的自传体小说《人类失格》出版。

目前市场上有几种地球上的失格版本。我看到的是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出版的新版。有趣的是,这个版本还包括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的自传体小说《骗人的》。《人间失格》讲的是拥有健康的身体和病态的灵魂,叶藏最终毁灭了自己。骗人的有一个病态的身体和一个充满活力的灵魂。妻子去世后,米歇尔的生活就像重生的喜悦。显然,编辑把两篇文章放在一起,是为了让读者明白,与病态的身体相比,健康的灵魂才是生存的价值。

如果说《人间失格》有什么伟大之处的话,我想大概就是太宰治把一个神经质人格的内心独白描写得如此细腻真实,就像把一颗受伤的心捧在面前,默默控诉人类的阴暗面。

卡伦·霍妮将神经症描述为:神经症是由于恐惧和针对这些恐惧的防御措施,以及试图寻找一种妥协来缓解内心冲突而引起的心理障碍。而且,通过外部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只有当这种心理障碍大大偏离了文化中常见的* * *的行为模式时,才能称之为神经症。叶苍就属于这种人,我们往下看吧。

《人间失格》中的主人公叫叶苍,出生在日本农村的一个富裕家庭。他的父亲是国会议员,家里有很多兄弟姐妹,还有仆人。

叶苍从小就不懂人情世故。经过他的观察,他发现人类彼此欺骗地生活着,他得出结论,他最终被“只有我自己才是异端”的焦虑和恐惧所攫住。这句话概括了叶藏神经质人格的特点:防御人类莫名恐惧的办法就是扮小丑,因为那样他就不用欺骗别人,我也希望他不用欺骗自己,被别人欺骗。但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

小时候,父亲问下次带什么礼物回去。我父亲以为他会喜欢狮子,但叶藏心里不想要。但为了讨好父亲,他还是在礼物单上写了“狮子”。

他和堀木正雄玩的时候,耶佐从来没有让他吃亏过,但是在耶佐和酒吧的服务员还没有完成殉情的时候,堀木正雄显然就想疏远他。堀木正雄想从他身上赚钱,这不是真诚的友谊。更令人气愤的是,堀木正雄发现书商强奸了野藏的妻子良子,他没有上前制止,也没有做任何保护朋友的事情,只是“他小声地给我指出来。我房子上的小窗户是开着的,从那里我可以看到房子的内部。灯亮着,里面爬着两只动物。”可以说,叶藏也发现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在堀木的心里,他并没有把我当一个真正的人。

还有他父亲的朋友“比目鱼”,一个习惯了欺骗的世界。每次叶藏老家寄来的钱,都说“比目鱼”是他自己,他对叶藏的爱等等。长辈们就像身为议员的父亲一样,一直欺骗着叶藏这个不省人事的孩子。

最绝望的是良子被强奸,这也促使叶藏真的走向了自我毁灭。阿良对人有一种天然的信任,这在叶藏看来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品质。良子的心就像她处女的身体一样纯真。可以说,这是叶苍最后的救赎。

良子是个信任别人的天才。书商说他什么也做不了。结果,良子被玷污了。让叶不能吞咽的事实不是他妻子的贞操,而是萦绕在他脑海中的一个问题:信任是一种犯罪吗?

叶苍终于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他开始酗酒,注射吗啡,身体完全垮了。就在这时,我家乡的哥哥来信了,我父亲去世了。叶藏心想:那一刻从未离开我内心的那种难忘的恐怖,已经没有了。有人判断,造成叶藏神经症的人格是他对父亲的恐惧。事实上,叶藏通过父亲发现了一个相互欺骗的黑暗世界,这也是他莫名恐惧的来源之一。

透过叶藏的经历,我看到了他的无名恐惧是如何一步步拖入命运的深渊,一个神经质的人格在自我救赎和命运挣扎之间痛苦挣扎。虽然叶藏的结局挺惨的,但是在精神上给了我一种说不出的震撼。

最后说一下《人间失格》的版面,由作者的前言、后记和叶藏的三篇手记组成。一开始先从别人的视角看叶藏的照片,然后让读者听叶藏的内心独白,最后再回到别人的视角。这种布局从外到内,从内到外都很精致。重要的是,太宰治从外到内形成了一个叶藏性格的闭环,从外人看他,他怎么看外人,让我们的读者客观地审视一个神经质人格的内心。

对了,如果你心里不清楚,那就等会儿看《人类失格》吧!

林绫九九,一个写了超过100书评的闽南人。

看完这本书,我泪流满面。我仿佛在摇曳的烛光中看到了一个飘忽不定、狂暴的死灵法师。他拼命想嵌入白墙,变成蜡像——然后消失在这个模糊的世界里。

我知道不管这个叫叶藏的人死不死,他都死了。

最让我伤心的不是他从头到尾的绝望,而是他在有幸福可能的时候选择了隐藏。当他看到静子母女为他准备的大白兔时,他几乎是透过门缝“偷窥幸福”,然后一言不发地离开了。最让我沮丧的不是他最后坐在火炉前苍白的脸,而是他当时心里对“朋友”的冷笑:

“所谓的世界不就是你吗?”

“世界上没有,但你不会容忍。”

“是你埋的。”

所以他自始至终都没有接受这个世界。

为什么这本书如此打动我,我想大概是因为主角身上的“对人类的恐惧”深入人心吧。他迷失的自我,他厌恶的世界,他在生活中点燃的短暂期待。这让我很受伤。这种心痛仿佛让我在冬夜的大雪中,一直走到筋疲力尽,然后倒下。

我不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的绝望,只是有那么一瞬间,我感到窒息。

在所有这些回答中,我似乎也看到了别人的痛苦。

我想,也许我们之所以能感受到这种痛苦,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我们都或多或少地成为了叶藏。我曾经是一个滑稽的小丑,推掉了所有的真诚,接受了世界的虚幻。

记住这种痛苦,然后做一个快乐的人。

缓慢,健康,敏感,脆弱,你会选择什么?

有一篇书评是这样的。这本书是你看完不懂我唯一羡慕你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它能唤醒你内心的一点黑暗和一点敏感,甚至让你觉得特别心疼。主角看完这本书情绪低落很正常,尤其是书的最后一句话更让人难过。

他说他生而为人,他很抱歉,但他一直觉得这不是他的错。他也是一个可怜的孩子,一个从20岁就自杀的人。他很敏感,为了避免吸毒而伪装成流氓。39岁时,他以第五次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是自我救赎。也许他活着比死更累,但死并不需要勇气。

虽然这本书很消极,他的生活一直颓废,但他一直是个清醒的人。他知道这样不好,但是他胆小。他只能一味的回避“胆小鬼害怕快乐,一碰棉花就会受伤,有时候还会被快乐所伤。”不知道为什么很喜欢他。我不喜欢他的颓废和消极,我喜欢他的勇敢。一个戴了39年面具的人,终于摘下面具,毫无顾虑地撕掉了这样一个阴暗、恶心、自私的自己。这个时候,没有什么可以替代他带来的积极。

每个人心里都有阴暗的一面,哪怕你是一个整天笑的没心没肺的人。这也不例外。没人这么丢人。请不要让它腐蚀你的心。即使你看透了这个世界,你也讨厌它,讨厌那些虚伪的人,甚至讨厌你自己。别忘了保持清醒,也别盲目逃避。你要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带给你的一切美好,消化生活带给你的不好。有这么多人爱你,你要好好生活,慢慢长大。

的确,《人间失格》这本书就像携带了一种传染性的精神病毒。即使是抑郁,还是有很多读者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跳进了感染区。

为什么?《人间失格》这么悲催,为什么还能这么火?

所以上周,我们花了七天时间寻找它成为流行经典的一些原因。

叶苍,一个戴着小丑面具的主角,是一个不能再被悼念,终日活在这个世界上的英雄。

表面上看,他老实聪明,是个好孩子,好学生,但实际上,叶苍不过是个为了生存的懦夫,为了交际的骗子:他总是装傻让人发笑,他总是做些可笑的事,像个小丑,给世人一张滑稽的脸。

因为他觉得只有这样才会被认可,才会被喜欢。

所以即使后来,叶藏考上了东京的高等学校,他还是没有摘下小丑的面具,继续插科打诨。

然而,整天带着口罩生活太辛苦了。在都市流氓堀木的指引下,叶藏终于走向了自己不可逆转的腐朽人生,酗酒、抽烟、嫖娼、进当铺、玩票加入左翼组织。......

一个局外人的“戏中戏”后来,叶藏的人生最终跌入深渊,酗酒、自杀、吸毒、背叛亲人...他选择和心爱的人殉情,一点一点把路收窄;他在迷雾中虚度了自己的大好年华,从此无法自律,无法掌握自己的生活,无法与现实世界正常相处。

这是谁的错?

@牡丹

@郑卫莉

@郑卫莉

本文中可以称之为叶藏“朋友”的武一和菊木,无疑是叶藏认识自己和社会的“领路人”。小时候只有武一识破了叶藏的搞笑伎俩,但他并没有当众揭穿。他只是走到叶藏身后,小声说叶藏是故意的。武一的存在似乎是为了提醒叶苍,试图把他从混乱的世界中唤醒。

然后堀木换下了武一。堀木只关心自己的感受,却完全不顾及他人;但更让让叶·藏无法忍受的是,菊木并没有阻止他的爱人受到侵犯。在这之后,叶藏对人性的自私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巨木就像叶藏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的出现,压制了代表着叶藏心中最后一点理智的朱衣,以一种冷酷虚伪的方式,带着叶藏回到了人间。叶藏看不上他,但又不能放弃他。这种不平衡的矛盾必然会把叶藏拉入不归的深渊。

@吴敏

根据身边的观察和个人经验,人会很容易滑向一种不可控的状态。一般不可控,表现为花钱不可控买买,拖延症,酗酒,暴饮暴食等。极端的,三月不出门,过着和垃圾在一起,整天吃吃睡睡的烂日子。

为什么人很难控制自己,让自己活得那么懦弱,卑鄙,无望?在剧中自导自演小丑的叶苍,在作品中向我们揭示了人类容易堕落的原因,那就是没有约束。

这种约束,通常是至亲的爱与规劝,是社会的认可与期待,是温柔而有力的精神守望。当你感受不到这种积极的动力,自暴自弃的时候,人性中隐藏的魔力就会乘虚而入,牢牢掌控你的人生。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太宰治?很多人说,看了《人间失格》,太宰治太弱了,不喜欢,不理解。另一些人断言,太宰治读了太多的书,他会患上精神病。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也许不是。个人认为,太宰治的写作是博库君有史以来对文明社会最大的攻击和嘲讽。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社会充满了对正能量的呐喊,似乎负能量就是生而为人的原罪。

我们可以退出主旋律的阅读圈,去读太宰治的作品,我们会惊讶地发现,世界上有一种让正能量公然颤抖的流氓艺术——它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残酷的,苦难和消极不是原罪,因为上帝在微笑的同时给了我们眼泪。

既然你开心的时候可以笑,为什么我难过的时候不能哭?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看过《人间失格》这部漫画。

“对不起,我是活着出生的。”

原谅我因为动画的强烈冲击而不得不把它们结合起来。阴森的音乐,扭曲的空间,还有那个一直陪伴着叶藏身之处的怪物,让人很压抑,很害怕。

会被带入一个角色。当面对不友好的事情时,我不敢面对。当心灵受挫时,只会彻底封闭自己。

无奈和无助的孤独不断刺激着自己的精神压力,仿佛黑暗就在身边,等着吞噬自己。看起来我是个平庸的人,但我只有女人喜欢的样子。

书中的故事很有希望。只是现实远比希望残酷。叶藏的痛苦不仅仅来自于自己的不幸,更来自于他感觉到的给周围人带来的不幸。

当他充满荆棘和悲伤的时候,所有人都以为在故事的结尾,他遇到了那个纯白天真的女孩。这似乎也是他最后的光亮。

两个难忘的场景:满是伤痕的树叶躺在又厚又纯的雪地上,大雪纷飞,画面变得模糊。他掩面哭道:“我生在这个世界上是错的。”

同时,他纯洁善良的妻子,在被制作人玷污的时候,看到了阁楼里的一切。她虽然慌了,但还是手足无措,任由强奸继续。

无一例外,叶藏都有抑郁症。无一例外,有时候他的善良和不作为伤害了所有人。

每个人都有孤独的时候,但我们总要走出来。我知道太宰治先生在写完《人间失格》后不久就去世了。

但我还是想说,抑郁症并不可怕。每个人都会孤独,每个人都有压力,都有不知所措、束手无策的时候。

一不小心你身边可能就有一个奇怪的怪物。你陪伴着它,它是你的阴霾。吃药,调整,感受生活的美好,不要觉得这个世界不值得。

我不需要来世,但我也活得像自己。

请珍惜你自己,珍惜你的生命,你会遇到一束光带给你生命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