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文鼎创造了什么天文仪器?
梅文鼎创造了许多中西合璧的天文仪器,如玄寂尺、太阳器、侧视仪、仰视仪、月球仪等。
梅文鼎的简介如下:
(1633年3月16 -1721年),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本名九。清初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是清代“历法计算第一大师”和“开山祖师”,被世界科技史誉为与英国的牛顿、日本的关晓鹤齐名的“世界三大科学巨人”。
梅文鼎早年随父读《易经》,也就是喜欢看天象。27岁开始学习数学和历法,一生致力于学术。在他的著作中,梅文鼎再次澄清了丢失的古代历法。传统天文学中的许多方法,他还写了《吃货》、《七政》、《五星论》等书,介绍第谷式的西方天文学。
梅文鼎在另一本书《历法学问题》中论述了中西历法的异同,并将许多西方天文学知识纳入中国古代学术体系。比如他把西方的理论称之为“地寒五带暖”,也就是《周篇·舒静》中的“七秤六室”理论。天文数学著作70余种,其中数学著作20余种。
梅丛书60册,其中数学著作13种,40册。【1】康熙六十年(1721),梅文鼎在家乡宣城去世,享年89岁。康熙帝特命江宁织曹魏丧事,营墓地;墓在白碱关外的大村(俗称荷花池)。
诗歌:
梅文鼎可以写诗歌和散文,以及他的序言和引言等。具有很高的文学欣赏价值。他既不墨守成规,也不盲目崇拜,而是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他有一个难以理解的意思是“他要理论就会得到理论,经常废寝忘食”。诗歌和散文发表在《冀·文超》和《冀·史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