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在日本是什么行业?求求各位大神
动画是日本的第三大产业。日本动漫产业模式是完整的。目前全球60%的动漫作品来自日本,动漫产业占日本GDP的10%以上,是日本第三大产业。同时,日本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产业创作出口国。近日,笔者参加了2009年东京国际动漫节,在东京和大阪的动漫园区秋叶原动漫销售聚集区、李继普动漫公园、迪士尼儿童公园、迪士尼海洋公园等地进行了考察活动,亲身感受了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产业链衔接良好:动漫出版-动漫制播-版权授权-衍生品生产销售-部分动漫作品出口授权-成功动漫产品深度开发和动漫新产品开发-良性循环,可以开发出具有混合消费模式的主题公园或主题商店,极具品牌价值。以上模式是日本已经形成的产业模式,也是典型的基于漫画发展产业的模式。日本动漫产业模式之所以完整,是因为上述产业链衔接良好,形成了利益递进的良性循环模式。日本动漫有四个产业特点:一是规模化形成。动漫播放、动漫销售、衍生品销售、动漫广告在日本随处可见,影响了日本整个社会生活。第二,复制效果明显。动漫出版物和衍生品是最典型的复制产品,具有产业化的基本特征。第三是商业模式的建立。日本动漫各方面都有良性的投入产出模式,形成了现金流支撑的产业链模式。第四是持续经营。20%至30%的作品成功率保证了创作热情和成功产品的深入开发,动漫产业形成了持续发展的势头。几乎所有的当代日本人都受到漫画的影响,就像中国的连环画影响了50-80年代的中国人一样,但是日本漫画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变化的,而且这种影响还在不断扩大。现任日本首相热爱漫画。日本企业高管的办公桌上经常会有漫画书,在电车、地铁、街头随处可见看漫画书的人。在迪士尼和环球影城,根据随机询问,日本东京18岁以下的青少年每年至少去迪士尼乐园两次,回头客超过80%。更重要的是,很多年轻人对动漫形象的崇拜和模仿会影响他们的生活。一些动漫作品的制作人对此非常重视,像宫崎骏其人这样的人对动漫形象的维护非常用心。当然,在讨论中,日本动画协会的工作人员也对日本色情漫画的泛滥深感担忧。在消费市场广泛使用的漫画,正在成为一种语言工具。很多产品说明书、提示、企业logos、广告制作都使用动画语言,虚拟文化正在成为一种趋势。日本动漫产品的提供者和消费者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局面,很多青少年对画漫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个22岁的漫画家告诉我,他花钱办展览是为了展示自己的电脑绘图技术,希望有投资人或合作伙伴出现。日本漫画出版遵循低成本原则,新闻纸胶印。每本书的价格在400日元(约合25元人民币)以下,全书约150页。定价不会对消费者构成消费障碍。便利普通消费的做法有利于夯实市场基础,因为一个消费广泛的市场,就会出现供销两旺的局面。此外,漫画出版与付费有线电视的结合,衍生品的适时推出,相互促进形成综合消费,市场形成良好的发展基础。合作机制是明确的。日本动漫产业链形成了分工合作的模式。漫画工作室、动画工作室、版权代理机构、印刷出版企业、图书发行企业、电视台、杂志、动漫衍生品生产销售渠道都形成了分工明确的合作机制,努力做到最好。卡通动画工作室与企业的合作也形成了很好的模式。比如阿童木和电器公司的绑定模式,已经被广泛推广。企业不仅资助了卡通动画工作室,还借助卡通动画的广泛传播,提升了被资助企业的品牌认知度,企业品牌也增加了文化附加值。日本动漫产品创作热情高涨,创作者深知产品投放与市场认可度的风险关系。20%到30%的作品会得到社会的认可,5%的作品会成为比较成功的作品,1%的作品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品牌。可爱的形象,成为偶像,贴近人性,深入人心,是动漫形象设计追求的目标。培养观众意向日本动漫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面向青少年的和面向成人的。面向青少年的内容类别较多,科幻、侦探、童话、校园、励志、劝导、搞笑、幽默、冒险、少女等主题构成主要内容;成人作品以搞笑、幽默、调侃、惊险、亲情等内容为主。色情有扩大传播的趋势,路边的书店可以买到,但是18下面有禁止阅读的标志。在与日本动画策划人交流时,他们一直强调要把握青少年的心理,反映他们的生活,引导他们的生活和时尚潮流,也强调要跟随他们,服务他们一生。他们的观点听起来很理想,但确实有道理。日本的动画销售很受欢迎。除了随处可见的动漫书店和衍生品商店,商场、超市都有漫画书、CD动漫游戏、玩具和衍生品出售,几乎所有电视台都有动漫时段或动漫频道。在书店和电视预告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漫画和电视剧预告和预订的启示。还有一些类似粉丝俱乐部的俱乐部做法,显示了动漫公司培养观众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