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公司制作光头强卡通?

华强方特:你不知道熊的制作公司的真面目。

很多读者都知道动画电影《熊出没》,甚至很多读者的孩子都是看着光头强和熊大熊二长大的。但估计很多人不知道熊的制作公司——深圳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不知道它其实是一家“文化+科技”的大企业。

6月4日,深圳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834793,以下简称“华强方特”)在安徽芜湖召开战略发布会,由“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深圳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同时,华强方特首次正式推出“快乐梦想”作为华强方特的核心理念,并宣布将与招商证券合作设立文化产业M&A基金。第一阶段融资4-5亿元,进行文化产业并购。具体投资领域包括影视动画、特效制作、演出、IP运营、媒体渠道、娱乐机器人、VR/AR、旅游度假等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或互补的产业链领域。

在我看来,这次更名的原因以及对“方特”和并购的重视,也凸显了华强方特的整体业务和实力正在逐步扩大。

1,不仅是动漫,还有主题公园等各大行业。

现实中,华强方特已经走过了九个年头,于2015在中国新三板挂牌。2015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华强方特文化科技主题公园收入增长38.5%至25.34亿元,数字动漫收入增长48.57%至50,265,438+00,000元,公司综合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长65,438+0.54个百分点至78.18%,而

孙子兵法:“谁打仗,谁出其不意。”即所谓“守正出奇”:按套路发展,但不拘泥于套路,突破思维以出奇制胜。《熊来了又走》是一个很有轰动效应的IP元素,华强方特保持了这种正面,做出了惊喜。

从去年6月165438+10月开始,“IP”的价值开始进入舆论焦点。所谓IP文本,就是“知识产权”的缩写,翻译过来就是“知识产权”。按照主流流行的观点:好的内容就是IP,可以靠自身的吸引力获得流量和人气,最终掌握一定的“权力”,形成巨大的影响力。庞大的用户追捧和不断扩大的衍生品,使得IP“熊”的元素价值不断膨胀。

华强方特的代表动画作品《熊出没》创造了多家电视台的收视纪录,多次位居央视收视率第一,连续多次位居“中国动画指数”第一,并进入Nickelodeon、迪士尼等全球知名主流媒体。动画电影《熊出没之宝藏熊兵》和《雪岭熊风》分别于2013和2014登陆全国院线,最终分别以2.47亿和2.93亿的超高票房成绩打破国产动画电影的最高票房纪录。

除了旗下超级IP《熊出没》,还在全国推出了文化科技“凡特欢乐世界”主题乐园,在专场电影、主题演艺、影视制作、文化衍生品等领域进行布局。

目前,华强方特公司已在芜湖、济南、青岛、株洲、沈阳、郑州、厦门、天津、宁波等十几个城市投入运营“方特欢乐世界”、“方特梦幻王国”、“方特东方画境”、“方特水上乐园”四大主题公园品牌,建成运营主题公园19个。同时,该公司还向伊朗和乌克兰等国家出口主题公园。

2、迪士尼主题公园来了,不可怕!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今年6月,迪士尼主题公园也将在沪开业。有人担心这会对华强方特主题公园造成一定影响。但正如华强方特总裁刘道强所说:就像餐饮一样,西方的肯德基、麦当劳根本不影响川菜、湘菜的生意。现实中,华强方特主题公园以孟姜女、牛郎织女、哪吒、戏曲等中国本土文化为基础,更接地气。

总的来说,华强方特实行的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发展战略。公开资料显示,华强方特公司以VR形式开发了十余种特种胶片技术,是国内唯一拥有环屏4D胶片、环境4D胶片、球幕胶片、天幕、巨幕、水幕、实景等多种类型、全系列的特种胶片开发商,在数字影像、影视特技、网络通讯、仿真与机器人、自动控制等领域积累了自主技术。在行业内,目前全球“文化+科技”主题公园中,只有迪士尼、环球影城等国际领先的主题公园可以采用全产业链覆盖模式。

其中,华强方特将技术优势与主题公园演艺相结合的国际顶级主题演艺节目《美猴王》和《孟姜女》分别获得2014和2015年度全球主题公园娱乐领域最权威的IAAPA铜环奖。

比如笔者亲身体验的方特主题公园、千古蝶恋、女神补天等代表项目。《古往今来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演出的主题是中国古代四大经典爱情故事之一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借助光学影像等增强现实技术,与实景演出完美结合。通过多场景的灵活切换,丰富的舞台表现力和层次感,营造出梦幻唯美的特殊场景,让观众穿越时空,体验一场唯美梦幻的告别。这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全息艺术剧场表演项目,观众可以亲身感受到植物逐渐生长的亲身体验。

未来,华强方特将以“方特的快乐梦想”为核心,借助公司强大的文化科技整合能力和丰富的IP商业化能力,直接或间接参与各类娱乐商品和服务的形成,最终以科技展示文化,以虚拟现实,打造中国资本市场快乐梦想第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