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场动画

二战太平洋战争中,交战双方是英美为首的同盟国和日本为首的轴心国。多达37个国家参战,历时3年8个月,伤亡和损失无法估量。

惨烈程度出乎双方意料。日军被美军的武器装备所震惊,美军也被日军的凶残和顽固所震惊。

以硫磺岛战役为例,太平洋战争中最残酷的两栖登陆战,美军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硫磺岛位于西太平洋的日本火山岛,离东京很近,只有1080公里,处于塞班岛和东京的中间。

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战略是一岛一岛推进。占领塞班岛后,以此为前线基地,出动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轰炸日本本土。

但是硫磺岛的存在,让美军的轰炸行动大打折扣。驻岛日军可以在必经之路实时监控美军轰炸机编队,及时向当地发出预警,以便提前采取一些规避措施。

对此,美军反应迅速。自1945年2月9日以来,少将·黑尔一直指挥第七航空队的B-24轰炸机。只要天气条件允许,基本上每天都飞硫磺岛上空,用大火力轰炸日军基地。

如此饱和的轰炸行动,一方面是为了防止驻岛日军干扰美军对日本的轰炸,另一方面也是为接下来的登陆行动扫清障碍。财大气粗的美国人一直用炮火洗地,地面作战部队是在地面几乎平整后才出动的。

不过硫磺岛的工事极其坚固。美军这么长时间的轰炸也没能彻底摧毁岛上的两个机场。日军总能在空袭后及时修复。

硫磺岛日军指挥官李道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美国专家”,他也头脑清醒,深知美军的利弊,果断吸收了历次夺岛的经验教训。上任后,他从人群中挤过去,放弃滩头阵地,构建了以柘博山为核心的隧道防御体系。

在岛上,日军几乎掏空了整个卜哲山,将混凝土工事与天然洞穴有机结合,修建了九层隧道工事。乌龟只有一个壳,栗林被修复了一层又一层,把防御做到了极致。

但这并不意味着李林没有与美军正面作战的勇气。他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他也许不能活着回去,但不会给家人带来耻辱,一定要无愧于李林家的武士风范。

可见他也是一个在西方影响下的倔强的日本兵。

当时日本战败已定,兵力几乎耗尽。大本营东拼西凑,只为李林做了23786守军,而参战美军人数是110000。

双方实力相差悬殊,岛很小,只有22平方公里。击落应该不难,所以美军预计战前5天内攻占硫磺岛。结果是一记耳光。美军在这场战斗中异常艰苦,耗时1个多月。

日军能坚持这么久,和李林有很大关系。为了了解美军,他采取了近距离射击、分兵机动防御、诱敌深入等有效战术,并禁止“自杀冲锋”,号召每个士兵在死前杀死十个美军。

这次战斗,美军阵亡6821,受伤21,865。日军死亡较多,除1083人投降外,22703人全部死亡。

如果日军没有失去制海权和制空权,得不到任何离岛补给,最后不得不自杀冲锋,也许美军伤亡人数还会增加。

所以,要说日军把美军打得怀疑人生,大概就是一战了。不仅己方阵营伤亡惨重,日军的伤亡也是触目惊心。

3月26日,1945,李林亲自率领约350名日军对美军发起最后反击。临行前,他下令不要把尸体交给美军,随身带了一把小铲子,战败后剖腹自杀。最后参谋长用小铲子当场把他埋了。

日军可能习惯了这种残酷的打法,美军却不习惯。太平洋战争之前,美军从未打过如此规模的仗,最擅长的就是依靠先进的武器装备取胜。

通常用飞机和大炮轰炸敌人,或者派出数倍于自己装备精良的部队,用武器和人数碾压对手。像这样,全军指挥官像士兵一样冲到前线进行近距离作战,美军很少遇到,美军指挥官也不会这么做。

据说正是因为日军在硫磺岛战役中作战过于激烈,给美军造成了严重伤亡,让美军高层意识到,如果进攻日本,肯定会遭遇比硫磺岛更顽强的抵抗,间接促成了美军最终向日本投掷原子弹的决定。

除了硫磺岛战役,美军在其他海战和陆战中也没有轻松上阵。

太平洋战争初期,日军优势明显,势头强劲,美军损失惨重。后期日军大势已去,为保家卫国变得异常疯狂。对美军来说还是很难的。

美军有一本书《认识我》,把日军描述成“公狼”,说他们比美军更能吃苦,走得更远,更能饿肚子,是世界上最擅长丛林作战的士兵,和公狼一样凶猛。

巴丹死亡行军让美军在面对日军时产生了直接的心理恐惧。驻扎在菲律宾巴丹半岛的美菲军队与日军激战4个月,因缺乏补给和支援而向日军投降,并遭到残酷虐待。大约15000人在120公里的旅途中死亡。

但两颗原子弹投下后,变成了怀疑生命,害怕的日军。在整个日本,战争的疯狂和顽固终于被彻底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