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动画总是注重各个年龄段的观看,而不像日本那样设置分级制度?

“关于电影、文学作品、动漫作品的分级制度,我讨论了很多年。我们是否可以像香港和其他国家和地区一样采用这样的制度?结论是否定的,因为分级意味着认可这些作品的价值。

漫画作为内容载体,理论上不应该受到形式的限制和束缚,但现阶段社会各个层面对“动漫”的印象似乎还处于一个比较传统的阶段,部分成年用户的具体需求被忽视,所以只能转向相对高年龄段的海外作品,这不得不说是国产动漫内容的一大痛点,而且近期似乎没有改善的可能。

抛开所谓某局的自由裁量权和一些利益问题。分级制度的顺利实施必须依靠严格的版权监管和付费制度。一般限制级都有价格壁垒,自然会阻止未成年人。如果不能严格执行内容付费,就算开了一个空的分级系统,在网上搜一堆免费的又有什么意义呢?那不是和偷钟一样吗?

所以,深入分析,影视内容分级制度要想在中国成功推行,必须将版权监管和内容付费一起实施,否则,即使立法也只是一句空话。

但如果严格执行内容付费制度,吐出一堆屌丝也是要花钱的。一个系统有优点也有缺点。如果你选择了这个,你就要付出另一个作为代价!

在国外不要总说月亮有多圆。任何制度都是根据当地社会市场环境制定的。如果强行复制一项制度,不仅可能达不到好的效果,还可能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