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尸体是否被淹死?
分析:
第一,溺水的概念
溺水,俗称溺水,是指水或其他液体进入呼吸器官引起的窒息。
溺水的液体有很多种,比如水、粪汁、油等等。溺水多发生在河流、湖泊、池塘、井里,也有发生在水缸、粪池、沟渠、水田里的。自杀和意外在溺水中很常见,但也有其他手段使人处于昏迷状态,然后在人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将其抛入水中或推入水中致死。此外,人被暴力致死后,为了逃避罪责,将尸体抛入水中,企图掩埋尸体。
第二,溺水的机制
溺水的机制主要是:
(1)神经反射。有些神经特别敏感的人,溺水时,冷水* * *皮肤感觉神经和喉粘膜上神经,会引起反射性心脏骤停,导致死亡。
(2)心力衰竭。有人认为,当人体浸没在淡水中时,大量淡水通过肺泡膜流入血液,使血容量突然增加很多(可达50%左右),使心脏无法承受,引起心力衰竭而死亡。此外,大量红细胞溶解,钾离子释放到血液中,形成高钾血症,加速心肌衰竭。
(3)窒息。冷水* *呼吸道引起咽喉剧烈痉挛,或溺水液体进入呼吸道至肺泡,或海水进入肺泡,使血液中的水分渗入肺泡,引起肺水肿,肺泡通透性改变,使血浆蛋白进入肺泡,产生大量粘稠液体,阻塞呼吸道等。,导致气体交换障碍,窒息死亡。
第三,溺水过程
溺水时间的长短与年龄、身体状况、精神状态、水质、水温等因素密切相关,一般在4-5分钟左右。该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早期窒息。溺水液体进入呼吸道或被吞咽时,会发生本能的屏气。这个周期大概需要0.5-1分钟。
(2)呼出呼吸困难。由于体内二氧化碳过多堆积,* * *颈动脉窦和呼吸中枢,发生剧烈深吸气。这段时间大约持续0.5分钟。
(3)无意识期。发生痉挛,呼气加强,可出现反射性咳嗽和呛咳,口吐白沫,意识不清,大量吸入溺水液体,反射消失,瞳孔散大。这段时间大约持续1分钟。
(4)呼吸暂停期。大约0.5分钟后,保护性呼吸逐渐停止。
(5)呼吸末期。呼吸几次,溺水液体再次吸入,使呼吸完全停止,心跳微弱。这时候如果能及时抢救,是可以救的。
四、溺死尸体的迹象
除了呼吸困难的一般症状外,溺死的尸体还有以下症状:
1,口鼻前方可见大量白色或淡红色泡沫。
溺水液体进入呼吸道后,气管和支气管粘膜分泌出大量含蛋白质的液体,在呼吸运动的作用下,与溺水液体混合形成大量细小均匀的白色泡沫状液体。如果支气管粘膜或肺泡壁内的小血管破裂出血并混有泡沫,就会泛红。
新鲜尸体捞出水面,泡沫不断溢出,聚集在口鼻周围,形似*,故称*形泡沫。风干后,口鼻周围仍可留下泡沫痕迹。这个气泡是确定死前溺水的重要证据。溺水过程短或者死于反射性心脏骤停就没有这种现象。
2、尸斑微红。
因为水流的冲击和水的压力,很难固定尸体,又因为水冷,皮肤毛细血管和竖毛肌肉收缩,所以尸斑出现的很慢。
因为血液中的氧合血红蛋白在低温下不易释放氧气,而水中的氧气可以少量渗入皮肤血管并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所以尸斑多呈淡红色。
3.皮肤皱缩、肿胀和鹅皮变性
尸体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皮肤会收缩、扩张、变白。这些现象发生在20℃左右的温度,脚和手的侧面大约需要2个小时。手掌和脚掌厚的角质化层出现在24小时左右;手和脚的背面大约发生2昼夜;手和脚的角化皮质在2周左右成套脱落(如手套和袜子,称为溺水手套和袜子)。
人体入水时,皮肤接触冷水,毛囊竖毛肌收缩,使毛囊肿胀,出现鸡皮疙瘩,称为鸡皮疙瘩。多出现在胸腹两侧、臀部、上臂、大腿外侧。
上述现象在死后不久尸体被扔入冷水中也会发生,因此不是死前溺水的特有标志,但对判断尸体过水时间有一定价值。
4.用手抓住异物或在钉槽中嵌入沙子,
溺水时,由于死前精神紧张,匆忙挣扎,用手抓,抓到水草、泥土或指甲里嵌的泥;有的人拿着手帕、包裹、钞票、绳子或者入水时相拥的恋人等等。这些现象都是由于尸体局部痉挛的发生和濒死状态的维持造成的。这对于生前溺水性质的认定具有重要价值。
5.呼吸道有溺水液和沉淀物。
由于死亡前的呼吸运动,溺水液体和沉积物可被吸入气管、支气管甚至肺部,按压新鲜尸体腹部时可见溺水液体从口鼻流出。尸检更容易看到。
6.肺部严重水肿和肺气肿。
由于吸入大量溺水液体,肺泡壁扩张、破裂、出血,肺部可出现水肿、肺气肿。肺叶边缘钝圆,肺表面有肋骨压痕和窒息性点状出血。
7、左右心脏血液变化和主动脉内膜染红
肺部的溺液通过肺循环进入左心,使左心血液变稀。在等量的血液中,左心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比右心血液中的少。血红蛋白含量变低(比右心低25%-40%)。溶血性血红蛋白常将左心和主动脉内膜染成红色。
8、心、肝、肾等内脏有硅藻。
在溺水过程中,硅藻会随着溺水液体进入呼吸道,然后通过肺泡壁进入体循环,遍布全身多个器官。因此,在心脏、肝脏、肾脏和骨髓中都可以检测到硅藻。这对于确定死亡前的水,尤其是水中腐败尸体的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硅藻是水中的单细胞浮游生物,具有坚硬的硅质(二氧化硅)细胞壁,壁的外皮上有各种花纹,细胞内有一个细胞核和数个黄褐色色素体。根据贝壳上的花纹分布,硅藻可分为向心型(放射状花纹)和羽状型(两侧对称花纹)两大类,大小不一的种类超过6000种。一般能进入内脏的硅藻宽6 ~ 65,438+05微米(×),长40微米。
硅藻的细胞壁具有很强的防腐能力,尸体腐烂后仍完好无损地存在;不同水域硅藻的种类和数量可以不同。所以硅藻在死亡之前,鉴定它入水的地方,意义重大。但是,由于空气、水井、自来水、土壤等中可能存在少量硅藻。,检查时应注意差异。
硅藻进入各器官的途径是:溺液→呼吸道→肺泡壁毛细血管破裂→肺循环→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分布到全身各器官。
动词 (verb的缩写)溺水鉴定
水中尸体的情况往往比较复杂,在法医鉴定中需要确定是生前溺死还是死后溺死在水中。尸体受伤的来源;找出溺水的本质。
1.区分生前溺水和死后入水
2.水中尸体损伤的鉴定
水中尸体损伤情况复杂,应根据损伤特点,结合现场情况和案例综合分析判断。
3.溺水性质的鉴定
在确定死亡前溺水后,在确定尸体损伤原因的同时,结合对尸体的检验进行综合分析调查,最终查明是自杀溺水、他杀溺水,还是意外落水溺水。
(1)自杀和溺水。有自杀因素和表现,如家庭纠纷、男女不正当关系或害怕犯罪。鞋子帽子衣服遗书都可以留在溺水现场。溺水时可以摔重物、捆绑手脚或蒙住自己的眼睛,但一般捆绑简单,不紧易松,皮肤上不会留下明显的绳索压痕,捆绑方式和打结位置可以自己掌握。有些投水自杀的人在投水前可以用其他方法自杀,比如上吊、服毒等。,然后溺水而死,所以要注意区分它们的伤情、窒息特征以及对身体的影响。自缢往往是一个人,但也看到两个人拥抱或捆绑手脚自缢。
他杀了人,淹死了。凶手使用了很多手段,很难辨认。有的亲友或熟人利用行走、推心置腹等方式,趁被害人不备,将其推入水中;有的溺水身亡,然后埋在家里,谎报病情;有的把受害者打晕,扔进水里,假装要淹死自己;有的杀人犯假装要淹死自己,等对方来救的时候再淹死在水里。由于很难区分他杀和自溺,所以要仔细查看溺水现场和身体体征,注意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判断。
(3)意外溺水。自杀和他杀没有因果关系,但落水是有条件的,如雨雪、洪水、河水决口、翻船、河岸陡坡、踏板不稳等。一些人喝醉了或癫痫发作或因病晕倒在水中,或头和脸被淹没在水坑中,等等。,没有捆绑和损坏,死者携带的物品全部落入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