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贫困学生的典型事迹

资助贫困学生的典型事迹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事迹。事迹不是简单地为其单位和个人而设,而是要鲜明地反映和积极地弘扬特定时代所需要的精神。我们如何起草契约?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资助贫困生的典型事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资助贫困学生典型事迹1樊氏有一条路叫“万里路”,全县有9所小学叫“万里希望小学”。在樊氏,有一个男人妇孺皆知。他是沙湾里,一个致富不忘乡亲的好党员。“既然成了党,就不能停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捐钱回报社会。

沙婉莉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16岁,因为交不起5块钱的学杂费,被迫辍学。这成了他心中最大的痛,也成了他致富后支持教育、回报社会的最大动力。

从65438年到0974年,他走出农村,打拼了9年,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积累了财富,也有了回去发展家乡的想法。1983年,他回到家乡,成立了樊氏第三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此后一直担任经理。

1984年,沙湾李将承接县烟草公司基建工程所得的1000元捐给村里建学校,开始了捐资助学之路。30多年来,他捐资助教,扶贫扶智,在全县建起了9所“万里希望小学”;累计为助教助学、助困助学捐款12万元,为光彩事业垫付8000多万元,为社会公益事业捐款683万元。

特别是在过去的五年里,作为樊氏第一个捐资助学的人,沙婉莉在晋升助教的道路上大步前进。从2011到2014,他每年资助10名中考成绩优异的贫困生,每人每学年2000元;2013年捐款40多万元,为樊中职工宿舍硬化路面;2065438+2004年无息投资2400多万元为实验小学新建教学楼,对樊氏中学、樊氏二中520名贫困学生给予一次性助学金200元;2015年度,樊城中学100名贫困学生获得300元助学金。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沙湾里再次向县委毛遂自荐,承诺结对帮扶一个500-1000人的贫困村,确保其到2020年整体脱贫。

诚实守信带动财富。

凭着勤奋和努力,沙湾里已经成为一名知名的优秀民营企业家。一直以来,他崇尚“讲信誉,重承诺”的务实作风,坚持“先做人,后做事”的价值标准,依靠“舍利不求质”的经营理念。

2012,承担保障房建设任务。由于县财政资金短缺,施工方需要全额支付。他用全部资产抵押了贷款,筹集了资金,按时保质完成了建设任务。

2065438+2004年6月初,承担县实验小学和第一职工幼儿园教学楼改扩建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要在9月份开学前完成。从工程机械进场那一刻起,整整三个月,他吃住都在工地,按时保质完成了通常需要八个月的施工任务。

在沙湾里的心里,永远有“三不”:不欠党和人民求助的钱,不欠亲友感情的钱,不欠苦难人民的血汗钱。30多年来,他不仅自己发了大财,还累计缴纳国家税收16万元。而且还帮助数万农民工解决了就业问题,支持数百家商户入驻自己的万利装饰城,带领60多名来自自己村、县乃至外省的农民工走上了致富路。

力行节俭,修身养性,成就大美

“我不想当守财奴,有钱就得贤惠,我愿意做好党员。我更愿意去做。”30年来,沙湾里从一个普通人成长为一名优秀党员,进入了全盛时期的优秀群体,60岁了还在奋进。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农村的“草根”劳模,沙湾丽始终秉承着节俭的传统美德,不贪图个人享受,也不想过奢华的生活。赚的钱要么捐给学校,要么用来扶贫。

在沙婉莉看来,节俭是一种美德,与贫富无关。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融入生活。他的自行车一辆接着一辆磨破,他的廉价西装一件接着一件磨破;为了方便跑工地,几年前用8万块钱买的一辆车,成了他平凡的名字和面孔背后唯一的“奢侈品”是他不平凡的坚持和“富可敌国,吃粗吃劣”的平常心。他单枪匹马,省吃俭用,给这个融化在手心、四处流动的社会带来了温暖,也感染和带动了更多* * *党员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是党和人民的培养造就了我善良仁爱的性格,教会了我创造财富的真谛。我会继续肩负起社会责任,保护世界人民,永远保持* * *制作者的本色。

陈勇军,一个资助贫困学生的典型故事,成了额尔格图学校学生资助的代名词。学生总是用“热情”这个词来形容他,同事总是用“敬业”这个词来形容他,相关领导总是用“放心”这个词来形容他。

自额尔格图学校精准扶贫工作组成立以来,陈勇军先生一直负责学生资助和精准扶贫工作。他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踏实的工作作风、认真的工作态度面对这份工作,赢得了领导、同事、学生、家长的赞誉,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爱心资助,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学生资助涉及面广,工作非常繁重。每年上级下达学生资助任务后,他总是认真学习相关文件,深刻领会政策精神,心中有数。同时,起草印制宣传资料发送给学生和家长,广泛宣传学生资助的相关政策、条件和程序,使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深入人心。

在日常工作中,陈勇军老师经常深入班级了解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经济困难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积极为学生成才创造条件,对受助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整和处理。通过广泛宣传,学生了解了国家资助政策;深入调研,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资助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许多学生家长感激地说,“多亏了党的好政策,我们经济困难家庭的孩子才能继续上学,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有家长对陈勇军老师说:“你们用辛勤的劳动播种了阳光和雨露,让我们感受到了党和国家政策的温暖和滋润。你做的是好事!”

克服困难,开拓进取,用“三颗心”从事资助工作,深受同事们的尊敬

学生资助工作说到底就是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让爱。在学生资助工作中,陈勇军始终要求自己以三种心情工作:一是要对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心怀感恩;第二,要同情学生和家长的经济困难;第三是真诚热爱你的工作。因此,工作中处处体现出的热情、爱心和耐心,不仅感动了学生和家长,也鼓舞了同事。每年在办理学生资助时,他总是克服人手少、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加班加点办理学生资助。每天他来得最早,走得最晚。同事们看到他要么是热情地接待和听取学生和家长的建议,要么是耐心地向他们宣传和解释相关政策和程序。正是有了这种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不怕吃苦的精神,学校每月的助学金报告按时上交,学生们每个月都能按时领到助学金,他们也用微博的收入给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买书。

档案管理标准化和信息管理数字化。

这两项工作制度的实施,加强了资助工作的后期管理,数据利用更快捷,档案保存更完整。陈勇军就是这样,她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这些成就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陈完成的。目前,我校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国家资助工作体系,并在高效运转。

到目前为止,应该说二哥图学校的资助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管理上和制度上都是相当完善的。这些成绩的取得,与陈老师在工作中的不断拼搏进取是分不开的。今后,陈勇军先生将一如既往地继续投身于他所热爱的教育和扶贫事业,为造福尔格图镇人民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近年来,应县学生资助服务中心主任何俊义认真贯彻国家资助政策,建立和形成国家、社会、学校支持和帮助贫困学生接受教育的关爱帮扶队伍,扎实开展“为你点亮明灯,照亮前进道路”的关爱帮扶活动,让党和政府的关怀和爱护像一束阳光一样照进每一个贫困家庭,点燃他们的希望之光。鼓起勇往直前的勇气,重建改变贫困命运的信心,帮助一大批濒临辍学的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人生理想,有效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受到了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托起全家的希望

这是一个特别困难家庭的孩子,老、幼、贫、弱结合在一起。

应县三中2班(301)学生唐,今年15岁。他三岁丧父,无助的母亲带着儿子痛苦地回到了没有孩子的老家。只靠种几亩地,唐就活了下来,不过好在在两位老人的照顾下,唐渐渐长大,而从小失去父爱的唐也很懂事,不负众望,顺利读完了小学。

2020年秋天,将去唐市上初中。此时,我爷爷唐兴文81岁,丧失劳动能力。我奶奶患有高血压和轻度脑梗,常年吃药。自从父亲去世后,我母亲一直体弱多病。她只靠打零工赚钱贴补家用。一家四口几乎无法维持日常生活。去城市读初中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显然,这样的家庭已经不可能继续下去了,一家人一度陷入无奈。

阳光总是在人生艰辛旅程的黑暗中升起。新学年伊始,县教育局资助服务中心何俊义主任正带领中心工作人员下乡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得知情况后,他及时去他家走访了解。当走进大黄圩乡北站村唐家的两间危房,看到一家一户情绪低落的家庭时,何主任立即从自己身上拿出1500元,交给唐的母亲,让她给孩子买学习用品,说要尽量享受国家奖学金政策,并鼓励孩子振作起来,好好学习,为全家争光。

不久,何主任通过与应县三中领导和班主任的沟通,为他申请到了助学金,解决了唐上学的燃眉之急。之后,心系家庭困难学生的何主任,工作之余、闲暇之余,每次都去唐家串门,与唐兴文老人成了朋友。

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就像阳光普照大地,让唐兴文一家充满了希望和活力。现年83岁、身体依然健康的唐兴文自信地说:“我一定要再活十年。看着唐上大学,找个好工作,有个好前程,改变孤儿寡母的不幸命运,我们老两口就安心了!”

帮助学生实现梦想,歌颂党的恩情

“像我这样的孤儿,可以马不停蹄地上学,也可以顺利走进大学大门,实现人生梦想。这与党的好扶贫政策和何主任的热心帮助是分不开的。在此我衷心感谢党和政府!真心感谢何主任!”这是中国民航大学天津分校大二学生乔慧琳在笔者了解资助情况时的心声。

乔慧琳是应县下社镇新堡村一个普通农民的女儿。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和一个充满梦想的童年。然而,天气是不可预测的。在镇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父亲不幸意外去世。我妈不知所措,没有任何消息就离开了家。一个幸福的家庭突然分崩离析。之后,成了孤儿的乔慧琳和60岁以上成了五保户的爷爷乔田真相依为命,生活一度陷入困境,读书成了奢望。

乔慧琳回忆说,她幼小的心灵遭受了重大损失,她整天都呆在以泪洗面。之所以能够重返校园实现梦想,是何主任亲自上门做心理安慰和思想疏导,并主动送上助学金上门。特别是热情的何主任带着一位爱心人士,应县联想电脑公司经理叔叔,为我们祖孙解决生活问题和学习困难,让我扬起理想的风帆,重返校园。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刘捍东经理累计资助4万余元,持续无私的帮助和支持,圆了我的大学梦,改写了我的人生。

听着这个意气风发的新时代,大学生们回顾着不幸和幸运的成长过程。我们相信,常怀感恩之心、家国情怀的乔慧琳,一定会成长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爱情走在崎岖的路上。

这是发生在一个身体残疾、意志坚定的男孩身上的真实故事,在应县职校校园里广为传颂,包括国家资助、学校帮扶、老师关爱、同学互助、学业有成。

程家伟,应县藏寨乡铁庄村人,应县职业学校(118)班计算机专业学生。是先天性小儿麻痹症的残疾儿童,经专业医疗机构鉴定为一级残疾。我的父母是农民,我在世界上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由于身体缺陷和家庭贫困,程家伟在村里上小学后很少离开家。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年迈的父母十分焦虑。期待在家里待久一点的程佳伟,常常沉默不语,郁郁寡欢。

路在哪里?程家伟未来的命运,成了父母兄弟姐妹的焦虑。

机会总是出现在欲望中。2018年夏天,何主任亲自带队到铁庄村程家伟家。经过耐心的劝说和动员,程家伟终于进入应县职业中学,为他量身定做了计算机专业。

三年的爱心接力,帮助谱写了一曲感人的奉献之歌。为了帮助程家伟顺利走完三年的校园生活学习之路,何主任带领工作人员给他送来了一台全新的联想台式电脑,并上门为他办理了扶贫。何主任为了方便他的日常生活,亲自联系学校给他“开绿灯”,在公寓一楼给他划出宿舍,安排一个同学陪读。他一有时间就去学校和他谈话,鼓励他努力学习,立志成为一名成功人士。

三年来,在何主任的积极帮助和鼓励下,程佳伟自强不息,在学习上异常努力,克服了种种困难,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努力。专业技能的不断提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全市2020年技能大赛中获得计算机优秀奖。同时,他坚持磨练自己,每天早晚在操场上锻炼散步,业余时间练习英语口语。努力是有回报的。如今,程佳伟走路越来越顺畅,说话也越来越清晰。

2021年7月,程家伟如期毕业,顺利进入朔州陶瓷学院。

资助贫困生典型事迹4王静,女,我校计算机专业2016级,2017年太原市职业学院技能大赛图文混排、电子图表一等奖,2019年考入吕梁大学。在学习的道路上,她面对了一系列的问题,流了一点汗水;在成长的道路上,她不断挑战自己!

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关心帮助下,她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树立了坚定的政治观、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良好的道德观、牢固的群众观和牢固的劳动观。我学会了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遵守校规校纪,响应学校的号召,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积极锤炼和提高自己“自知、自立、自控”的能力,使自己不断走向成功,真正成为人生的强者。

第一,看清形势,加强学习,树立坚定正确的人生观。

从进学校的那一刻起,她就意识到,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必须要有与时俱进的远大理想,而一个人的理想决定了自己的成长方向。所以,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正确审视一切,才能使自己不断成功。刚入学时,她就给自己定下目标,用实际行动严格要求自己。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她乐观进取,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生活上艰苦朴素,在同学中起到了表率作用。

第二,牢记使命,努力学习,做适应社会的复合型人才。

作为中职生,学好专业是第一位的。她积极进取,积极思考,努力学习,从未放松过对知识的渴求。她喜欢和老师同学广泛接触,互相交流学习。在校期间,我多次获得优秀学生的称号,看到自己用汗水换来的成绩和收获的丰硕成果,我非常开心。同时,在专业知识方面,她积极参加各种实践培训和竞赛活动。为了继续学业,她选择参加学校的对口班,进一步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第三,适应环境,努力工作,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在学校,她一直积极进取,从班干部到学生会干部再到团委。她积极协助学校老师,热心为同学服务,责任心强,踏实积极,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她在校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深受师生好评。

第四,注重细节,积累点点滴滴,培养自己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校生活给了她获得“自知、自立、自控”能力的机会,这不仅是她今天学习的需要,也是她明天走向社会,适应快节奏生活,成为开拓创新人才所必需的意志品质。为了加强自立能力的培养,她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她了解了生活的艰辛,人生的意义,拓宽了知识面,增强了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

在生活中,她积极乐观,诚实助人,内心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助学政策传递的是国家的责任感和社会的公德心,也让她萌生了感恩的心。在学校爱心社的组织下,她参加了《送温暖》走进敬老院的活动,用实际行动给老人带去阳光和温暖。

王静说,她有今天的成绩,应该感谢国家的资助和学校的培养。她一定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回报母校和社会,决不辜负学校和社会对她的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