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笔绘画技巧教程
直接画图是指直接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图的画图方法。这种画法的特点是笔与笔的定位,环环相扣,不重复,绘画速度快,画面生动,一气呵成,能充分发挥粉线画法、色点、色块的特点,创造形象。画出来的画面层次少,简洁概括,笔触生动清晰,很有装饰性。运用直接画法,首先要清楚描绘对象的结构、比例、位置布局,然后从整体到局部逐步完善。写字时要准确果断,根据手腕的灵活度,用笔的力度和角度来控制点、线、面的变化。使画面达到一种有节奏的美感。直画是用点、线、面来塑造画面的形象,可衍生为线描、排线、点绘、平绘、线描。这些图画经常被用在黑板报上。
①画线法
线描在我国传统绘画技法中称为“线描”,而黑板上的一些粉笔画也称为“单线画”。但不管题目是什么,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指用线条塑造形象。
黑板报线描是最常见的绘画方式。它通过简洁概括的线条和线条粗细的变化来表现物体的结构、轮廓和特征。在黑板报中,主要用于页眉、页脚、边框等装饰性小图片。在较大的框架中,因为留白的增加,显得“分量”不够,所以很少使用。因此,线描法要求画面的形象简洁、概括、生动、美观,使画出的画面具有线条刚劲流畅、形象简洁立体的效果。
用线描作图,首先根据画面的大小和设定的位置,画出图像的主轴线,确定其角度、方向和大小。然后画一条二次线来划分图像的比例,找到正确的结构和透视关系。最后结合构图形式,根据图像的结构和形状,用不同的线条和色彩变化来描绘,使画面逐渐完整统一。画完图后,要用橡皮擦等清洁工具将画面中的主线、副线等瑕疵清理干净,画面就完成了。
根据线描的特点,也可以用来画素描和板报漫画。
②排线法
所谓排线法,就是用各种线条来塑造形象的一种绘画方法。这种画法虽然也是用线条作为描绘手段,但并不是直接用线条勾勒出物体的结构和轮廓,而是用线条的排列来塑造图像的面积、体积和形状,这是不同于线描的另一种画法。
画线法有直线排列、曲线排列、并列排列、交叉排列、放射状排列。变化形式包括密度变化、粗细变化、明暗变化和颜色变化。线描主要用于黑板报中的背景美化和用装饰画装饰。其表现形式具有规则、有序、简洁、有节奏的装饰美感。同时可以根据物体的不同属性直接表现物体的特征,比如水的倒影;烟花绽放;光芒万丈;柳飘等。也可以单独作为素描效果图使用。
用排线法作画时,要根据画面设计选择粉笔的颜色和确定线条的排列,根据形象的轮廓来排线。如果线条平行排列,最好用直尺配合;布置射线时,要找出射线相交的原点,使射线布置合理、自然、美观;在布置曲线时,要考虑到上下左右的性质和物体的形状,确定第一条线的形状走向,然后对线逐一进行排序。对于具有素描效果的画面,排线要根据所描绘形象的明暗、结构、体量、肌理、空间来确定线条的明暗、粗细、行距、交叉方式,将线条由黑到亮逐渐排序,使画面形象的块面、结构、明暗、肌理等得到充分的表现。
③点彩
顾名思义,点画就是用粉笔在黑板上用点状的笔画直接表现画面形象的一种绘画方法。这幅画是用点的均匀并列来塑造图像区域和形状;用点的密集排列来体现物体图像的体量和光感;用不同的颜色排列这些点,通过视觉混合达到颜色的和谐。点彩基本上是用来美化黑板报中的某一部分画面,但也可以单独用来画整张画面。需要注意的是,点画时粉笔色和黑板背景色的视觉混色效果一定要清晰。用单色作点画,画面的亮度与粉笔的色相和点的排列有很大关系。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粉笔的颜色好看,但是在黑板上效果会很理想。如果用红色粉笔点画,视觉上是黑色和红色的混合,点画部分的亮度会明显降低,红色不会很亮。如果用多种颜色来点缀颜色,要注意视觉混合后颜色的色相倾向。比如用蓝点和黄点并置,点会通过视觉感知呈现出绿色调。因此点画法要合理运用色彩搭配,准确把握明度变化和色调变化,这样才能保证画面的丰富多彩,达到装饰效果和视觉效果的完美结合。
④平板涂布法
平涂法是用粉笔在黑板上直接均匀地画出突出的块来表现画面形象的一种绘画方法。画这种画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将粉笔横放在木板上,通过拖动、转动、摆动、停顿等方式直接画出具有物体形状的色块,由这些可见的色块组成整个画面。画的时候,这种画要有条理,流畅,不加修饰。使画出来的画面质感自然、干净、工整,风格清新淡雅,犹如国画的写意。
第二种:用同色相的粉笔,先轻轻勾勒出物体图像色块的轮廓边框,然后用粉笔色填充轮廓边框,再用手均匀涂抹颜色。用这种方法绘制的图像色彩强烈鲜艳,色块纹理细腻,装饰效果突出。
第三种:通过色块的并置、重叠和堆积来塑造画面的形象。这种画法要根据物体的形状结构、块面关系、明暗关系、色彩关系,应用不同的色块,通过并置、交叉、重叠、叠加,达到调和色彩、刻画形象的目的。是一种平面绘画色块与色彩混合相结合的造型绘画方法。
⑤画线平涂法
是一种将线描和平绘相结合的绘画方法。即先用线描勾勒出图像的轮廓和结构,再用颜色将轮廓中的空白画平。也可以先画一个平涂的形状和色块,再用线条画出整个图像的轮廓和结构。另外,在一幅画中,还可以分别用线描和色块来塑造形象。如果画一串葡萄,可以用紫色粉笔根据果实排列结构画一个圆形色块,然后用手均匀上色,再用草绿色粉笔线勾勒出藤蔓和葡萄叶,用翠绿色粉笔填满叶脉之间的空隙,再用手均匀擦拭。最后用粉色粉笔指出葡萄点,就完成了这幅线描和平绘相结合的画。
(2)揉捏法
拓印是黑板报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装饰和绘画技法。在黑板报中,它可以在画粉笔画、做标题书法或装饰边框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黑板报的制作者要熟练掌握,灵活运用,使黑板报产生更好的效果和更理想的色彩。
搓法是用手指和手掌在黑板上摩擦涂抹粉笔画的颜色。在手指和手掌的压力下,来回摩擦色粉,使色粒分布均匀细腻,颜色混合交融。使用拓片法,画出的粉笔可以厚重、明亮、和谐、自然、含蓄,笔触和板面的质感不易显露。
通过摩擦来调色或涂抹小色块,主要是用手指来完成,也就是把手柄作为调色工具和涂抹工具。所以手指要根据颜色类型、块面大小或细微部位来划分,避免出现脏色、细指擦大面、粗指涂抹细微的现象。对于擦大面积粉笔色,需要用手掌。方法是:左面用内掌,右面用外掌,上下指。当然,无论怎么擦,都要用准备好的湿抹布及时擦拭手指和手掌上的粉笔色,以保证擦的质量和颜色的纯正准确。
摩擦法在粉笔上色后的色彩处理上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其形式是擦色后遮盖力大大增强,得到的色彩效果均匀细腻,不露黑底纹理;色彩混合、交融时,色彩变化丰富,衔接自然,无笔痕质感;塑造一个物体的轮廓,可以表现出一种虚实交替的朦胧效果,可以使画面的形象呈现出一种含蓄柔美的韵味。
拓片法的运用要根据画面的需要来进行,不能一味追求拓片的效果只是为了强调纯粹的手法,否则塑造出来的画面形象会很弱,不扎实,不厚重。同时也要注意揉搓的方式和力度,理解揉搓的含义,即粉笔粉颗粒与板材纹理的关系是附着力和遮盖性与粉末均匀分布的关系;上层颜色和底层颜色的重叠是一种颜色混合关系。在这些关系中,揉面不能一次完成,要为下一次涂色留有余地。摩擦强度也应该有区别。如果用力擦,不仅会伤手指,还会使黑板纹理油腻,导致反复着色后出现打滑现象。所以揉法要和其他黑板报装饰美化手法相结合,运用不同的揉法和手法,塑造良好的形象,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擦法不适用于玻璃黑板和高分子黑板(教学绿板)。
(3)多层绘画
多层画是针对单层画的。这里所说的单层画法,是指描绘形象的色彩从局部开始,一步到位,然后扩展到整体,不要一次将涂好的色彩层上的色彩重叠调和。单层画法虽然可以通过揉捏使色彩连接部分混合协调,但在对形象的深入刻画上仍有很大的局限性,表现力也不尽如人意。因此,在此基础上,使用多层绘画弥补了单层绘画的缺陷,满足了对图像深入刻画和提高色彩表现力的需要。因此,多层绘画是将所描绘的物体进行多次叠加的着色过程,是一种增加画面色彩层次,深度塑造图像体量、明暗、肌理的绘画方法。
用多层画法在黑板上画,用粉笔线描法画原稿,轻轻勾勒出物体的轮廓和结构,画面造型要严谨准确。色彩的运用要把握好身体的光影、肌理、色调的关系。布的颜色要从黑色或暗部向亮部铺开,避免先画亮部再加深暗部颜色的绘画步骤,容易导致混色出现“粉”或“灰”的现象,造成画面浑浊,颜色不协调。在色调处理上,要按照“先暖后冷、先暖”的原则设置色彩,利用色彩的渗透性、融合性和底层色彩的可逆性,实现丰富而微妙的色调变化;协调生动透明;独特而自然的艺术效果。当然,艺术表现也可以根据形象的色彩直接铺陈色彩,然后深入描绘,达到理想的效果。
对于多层画的使用,要注意不要过早的擦色,以免对死板的质感产生厌倦。我们要用粉笔反复调整颜色层上各部分的颜色关系,直到所有颜色基本调整完毕。搓法要根据图像结构和色彩走向,轻轻搓动,使色彩和谐,不破坏原有的色彩关系,然后深入刻画画面,使画面富有层次感,形象生动,色彩稳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