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治需要“以分钟计算”

“急性心肌梗死”至少有一条血管突然堵塞或高度狭窄,导致供血心肌的急性缺血,导致心肌损伤,继而梗死、坏死。“心肌梗塞”的“恶化”是按“分钟”计算的。

“胸痛中心”的建设要求“胸痛”患者的心电图结果应为65,438+00分钟,“心肌梗死标志物”结果应为20分钟,“会诊”到“诊断”的时间应为“小于30分钟”,“会诊”到“血管开通”的时间应为“小于90分钟”。

“及时开通病变血管,避免持续心肌坏死”不仅可以挽救生命,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挽救心肌,保留心脏功能,不至于对后半生的生活质量造成太大影响。

为什么「急性心肌梗死」需要「支架」?

“支架植入术”(医生简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常用的开通病变血管的方式,也是大众最熟悉的治疗操作。还有其他开通血管的方法,如单纯血栓抽吸、单纯球囊扩张和冠状动脉内溶栓,但在这些之后,大多数情况下仍需要支架置入。

要“放置支架”:

步骤1。初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一键”启动导管室:

①症状(“胸闷胸痛”)

②特征性心电图改变(检查时间小于10分钟)

③血液中“心肌梗死标志物”增多(检查时间小于20分钟)。

在满足前两点的情况下,可以不用等第三点,节省时间。

“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一类血管的急性闭塞)需要尽快进行急诊手术,开通病变血管。当然,医生称之为“一键”启动导管室(“绿色通道”手术,包括主刀医生、助理和护士,需要在接到“紧急呼叫”后30分钟内到位)。

此时需要完成首次知情同意,告知患者家属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可能的演变过程、可能需要采取的抢救措施,告知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以确诊心肌梗死,尽快开通病变血管。

患者家属的“果断”和“信任”可以大大减少等待时间,而我国心肌梗死血管开通时间之所以落后于西方国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属商量的时间太长(有的商量后拒绝手术)。

第二步。心脏血管造影来诊断这个“心肌梗塞”的病变血管(医生称之为“罪犯血管”)。我们的心脏有三条血管,右冠状动脉和左冠状动脉(分为前降支动脉和旋支动脉)。以这位患者为例。一名67岁男性因“胸痛3小时”来到上海市第十医院“胸痛中心”。既往无重大疾病史,有“高脂血症”史,是第一次住院。心电图显示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改变,血管造影显示右冠状动脉近端狭窄30%,前降支近端狭窄95-99%(亚完全闭塞),病变长度约15mm,为“犯罪”血管。

这时候就需要完成第二次知情同意书:需要告知家属“血管堵塞”的情况和下一步手术方案(需要开)以及需要使用的器械,取得知情同意书并签字后才能进行进一步手术。

第三步。球囊扩张病变,开通血管(这是质量控制的“时间分界点”,如诊断心肌梗死-开通血管所需时间小于90分钟,开始穿刺-开通血管所需时间小于30分钟):首先,导丝在导管的支持下通过病变进入血管远端段,先用小球囊(直径2mm)扩张高位狭窄,狭窄度由95-99%降至50%后

第四步,支架选择与定位:选择合适的支架,将支架定位在病变两端,支架要求直径合适,长度合适,直径为3.0mm,与正常血管基本相同;长度23mm,可以完美覆盖病灶。

第五步。支架扩张和后扩张:适合带压扩张支架,但不适合在紧急情况下使用大压力扩张(容易造成血管夹层,“无复流”或“血流缓慢”)。酌情使用球囊扩张,进一步使血管更好地扩张,更好地贴壁。

第六步。血管造影证实血管病变完全缓解,手术完成。

所以,“急性心肌梗死”需要“支架置入”。你怎么想呢?

#心英雄# #清风计划# #月薪万元-新作者扶持计划开启# #她的力量计划# #健康真相馆#(图片均为作者创作,转载请注明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