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世界

尼古拉斯·米尔索夫(Nicholas Mirtsov),纽约大学媒体、文化和传播学教授,是视觉文化的创始人之一,著有《视觉文化导论》和《视觉文化读本》。他的《守望巴比伦》一书,以影视形式探讨伊拉克战争,被艺术史学家特里·史密斯誉为“当今世界上最具独创性、视野最开阔的视觉文化分析先驱的奇葩”。

关于这本书

现在的我们,每天看着自己,看着别人,看着各种各样的东西,困在汪洋大海里,可曾几何时,一个人一辈子连一张自己的画像都没有。我们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这正是《如何看世界》告诉我们的,为我们分析的。本书旨在阐明我们如何梳理这些变化,并理解它们对我们视觉世界的意义。

核心内容

学会审视自己的人解放了自我意识,撼动了少数人控制的特权;学会看城市的人解放了眼界,生活中出现了新的追求;而电影和电视则在现实世界旁边重新创造了一个虚拟和真实的影像世界,屏幕和电视屏幕为智能手机的出现埋下了伏笔。作者追溯历史告诉我们,每一次变革都具有革命或解放的意义。

也许你的耳朵在工作,但你的眼睛绝对没有闲着。你可能在开车,也可能在用手机刷朋友圈。也有可能是你在一排路边小店闲逛,突然注意到一个拿着铅笔的街头画家,他正在画一个路过的女人,很多人都在四处张望。现在,你会忍不住拿出手机,打开相机,一起给画家和他的模特拍照。然后你会翻转相机自拍,露出你标志性的笑容。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你看到其他人拿着手机,给艺人和自己拍照,甚至给在场的其他观众拍照,包括你。你看到了几个自拍杆,却没有注意到一个人戴着一副1500美元买的谷歌眼镜,默默的拍下面前的每一个人。你用手机把你看到的变成了一个影像,同时你自己也变成了别人的影像。

这还没完。没有人会看到一架无人机在空中拍下这条路,包括画家、模特、观众等店铺,包括这个街区,每个人都成了一个影像。图像传播很快,被可能远在另一个国家的其他人看到,随便转发。有些人喜欢他们,有些人评论他们。

可以说,这样交错拍摄、交错观看的故事,在今天每一秒都在发生。这正是我在这里要介绍的《如何看世界》这本书想要告诉我们并为我们分析的事实。本书的作者尼古拉斯·米尔特索夫(Nicholas Mirtsov)是纽约大学媒体文化和传播学教授,也是视觉文化专家。2005年出版代表作《守望巴比伦》,探讨伊拉克战争在影视作品中的呈现。如何看世界是他的最新作品,发表于2015。

一个人在街上画画,一架无人机在空中盘旋,不断拍照,代表了两种看世界的方式。他们之间有几百年的时间距离,但现在他们共存于同一个空间。画家专注于事物。画家画画的时候忘了自己,而你和别人明明在现场,却忍不住把东西拍下来,然后看着屏幕上的影像,把自己放进去。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不专心,这么爱看图像了?

第一部分讲的是四五百年来,人们是如何一点一点学会审视自己的。第二部分讲述了城市的兴起如何让人们产生了观看世界的兴趣;第三部分,从电影开始,介绍一个世纪以来图像是如何成为普通的观看对象的。第四部分提出了视觉改变世界的可能性。

第一部分

作者米尔佐夫告诉我们,画家之所以专心作画,是因为在四五百年前,人们没有什么可看的,他们什么也不想看。

想想看,如果一顿饭只能点一道菜,肯定会先考虑这家餐厅的特色菜。同样的道理,四百年前,一个普通人最大的视觉愿望可能就是见到一个国王、王后,或者一个他一直想见到的名人。那时候普通人最多就是照照镜子看看自己,一旦看到了,就保存不了自己的肖像,也想不出别人会特别关注自己的任何理由。

在这种情况下,画家有着特殊的地位。西洋画最早是为王公贵族服务的。画家接受王公贵族、达官贵人的委托,为他们及其家人画肖像。画完之后,作品就属于委托人了。在本书中,作者以一幅名画《宫娥》为例。这是17世纪西班牙画家贝拉斯克斯的作品,描绘了宫廷中的国王、公主、宫女、侍从、其他贵族和皇室成员。最后,画家本人出现在画面中。这幅画很有说服力。首先,它是国王权力的象征,但也显示了画家的特权:他可以在画中画自己。

当然,画家也画自画像,也就是最早的“自拍”。我们现在看看那个时代遗留下来的画。如果是人物画,你会觉得这个人好高贵;如果是画家的自画像,我们会发现画中的人可能会散发出一种神圣庄严的气息,绝对不是一个普通人。有一些专门研究自画像的学者,可以从中解读很多。关于人物,人物的心情,他当时得了什么病,我们会觉得这幅画不仅充满了艺术魅力,而且蕴含了很多历史文化信息。之所以这么想,除了绘画本身的高水准,画像太少了。人的一生可能只有一张画像,大多数人甚至根本没有画像。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每一幅留存至今的画像。

除了绘画,几乎没有可以承载人物形象的媒介。也许会有硬币,那也是国王和王后的头像。普通人只会注意到节日里穿着奇装异服的演员形象,或者阅兵时穿着军装的士兵形象。没什么可看的。

到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印刷术得到了发展。1837年,摄影技术被发明,然后纸媒,也就是报纸杂志开始出版。新的观看媒介层出不穷,人物形象骤然增多,承载人物的载体也从绘画变成了照片。如果一个人有一定的经济条件,可以拿到自己的人像照片,收集起来贴在自己的写真集里。这叫做视野的“民主化”。

民主化的结果不仅是可见人物数量的急剧增加,而且一个人的形象也不是唯一的。有了照片,就有了角度,有了摆拍,同一个人就能拍出很多影像。让我们想想列奥纳多·达·芬奇著名的自画像,一个秃顶、眼睛深邃、留着长长卷发的老人。我们不能相信他会看别的东西。我们甚至认为他一点也不年轻,生来就是个老人。然后,我们再想想照片里的人。哪怕一个人在某一瞬间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光线下拍照,他呈现的每一张脸都会不一样。

所以,现在我们都追求数量,越多越好。自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兴起的?书中提到,始于2010年苹果iPhone4搭载性能优异的前置摄像头。作者给出几个数据:2013年,仅在英国,每个月就有3500万张自拍被发到网上;到2014年,谷歌宣布每天有9300万张自拍发布在网上,一年超过300亿张。四百年前,人的一生没有一张画像。现在人们上厕所可以自拍100多张。

自拍的人不仅想留下自己的形象,也希望这个形象足够好看。所以你会看到大多数人自拍的时候都是噘嘴,把脸颊吸进去,然后45度斜角拍照。据说这样拍出来的脸是最符合美的标准的。不知不觉中,我们的感知和审美发生了变化:你想想,在用相机拍照的时代,谁会觉得拍锥子脸很重要呢?

在这本书里,作者放了一张照片:2065年2月65日,438+03,65,438+00,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下葬。葬礼上,丹麦总统施密特与坐在她左边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坐在她右边的英国首相卡梅伦自拍。他们的笑容是典型的自拍者,灿烂而自信。拍照的时候,这些世界上最厉害的人和你我这样的普通人是完全平等的。我们都很在意自己的形象,希望别人看到自己最好的一面。我们所依赖的工具完全是机器,但绘画全是人力完成的,摄影也是人机合作。你需要为一幅画和一张专业的照片付费,这和自拍的审美完全不同,而最受欢迎的东西——自拍——是最便宜的。

以前的人看不到自己,不仅仅是因为条件,更是因为把自己看得无足轻重。而一旦你能注意自己的形象,你就会想留下一些照片。技术的进步让我们完全着迷于自己的外表,并试图去修正和修饰它,以满足自己或他人的某种审美趣味。

第二部分

说完看人,再说说外面的世界。

如果你生活在四五百年前,你会觉得身边可看的东西少之又少。你接触的人很有限,你的活动也很有限。就算你是个出差的商人,醒着的时间都要用来谋生,也没多少心思到处玩,到处看。如果你是一个信教的人,那么你只看到宗教场所,只看到看得见的壁画、圣物、经书和看不见的上帝。

人们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外面的世界了?这本书告诉我们,它是从城市的兴起开始的。城市的崛起会很晚。即使在一百年前,世界上每十个人中也只有两个人是城市居民。然而,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大城市巴黎却是在19世纪形成的。作者将巴黎、伦敦和纽约列为帝国城市。正是在巴黎,出现了最早的专门观察这座城市的人,他们每天都在这座城市里发现有趣新奇的景观。

巴黎作为一个大城市,创造了一些前所未有的东西:一是巴黎在18世纪安装了反光路灯,19世纪安装了煤气灯,使夜晚有充足的照明;其次,巴黎铺了一条宽阔平坦的马路,马路两旁店铺林立,大大丰富了可看的东西;第三,巴黎安装了骑楼,玻璃屋顶遮风挡雨,冬天提供暖气,让人可以熬夜甚至通宵;还有,巴黎的商店和我们现在习惯的一样,你可以进来逛逛,不用买什么东西。因此,所有的商店都制作大橱窗,向闲逛的人们展示商品。

巴黎创造了夜生活,把每天的时间从白天的十几个小时延长到全天24小时。白天认真工作的男人,晚上可以穿休闲装逛大街。随着城市设施的完善,真正的时尚和休闲文化发展起来了,报刊杂志开始讨论现代女孩的着装,男女养成了带宠物散步的爱好,这在以前被认为是无所事事。作者告诉我们,第一批四处游荡、无所事事地四处张望的巴黎人在当时被称为“浪子”或“浪女”。他们穿着体面的衣服,混在人群中,有时会停在一个地方发呆。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

后来,这些人手中又多了一个工具:相机。他们拍下街上的人,而被摄者并不知道。新事物是相互产生的。掌握了摄影技术的人,很快就会发现,这个城市是为他们准备的,可以看到和拍摄到更多的东西。当年骑楼下的商店,后来变成了今天的购物中心;当年的咖啡馆,如今在大城市更加繁荣。我们需要一个以休闲和消费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用无限的风景来喂饱我们的眼睛。

每个全球性的大都市都以其对休闲和消费的迷恋为特征。如果一个人整天忙于工作,很快就会有被推到城市边缘的感觉。相机的出现并没有让画家很快丢掉工作。相反,在19世纪下半叶的巴黎,印象派绘画逐渐兴起。作者米尔特索夫表示,这些作品中呈现的巴黎与相机拍摄的巴黎很相似。是人们去郊游、划船、调情、看歌剧、泡咖啡馆、听音乐会、看芭蕾的地方。好像唯一在工作的就是餐厅服务员,演员,性工作者,他们都是为人们的休闲服务的。

巴黎是大都市的典范,但大都市的景观不一定以休闲和消费为主。只要是在城市里,什么都可以成为一道风景。作者以柏林、耶路撒冷以及1945之后的南非为例。这些城市的景观与隔绝有关。在冷战期间的柏林,这座城市被分成了两部分。城市中的符号并不指向休闲和消费,而是指向分离,指向敌人和我们自己。在墙的这一边和墙的另一边有两个世界。然而,有照相机的人可以把难看的墙变成一道风景。然而,这种城市摄影也可以传达关键信息。比如在南非种族隔离城市拍摄的照片,推动了这种邪恶制度的废除。

在这一部分的最后,作者写了今天的全球城市,其中最典型的都在中国。中国城由于发展较晚,形成了独特的景观。作者提到了杭州附近的封闭社区天都城,这里建了一个30平方公里的建筑群,复制了巴黎风格的建筑,中间是107米高的埃菲尔铁塔。然后我说了另一个著名的社区,上海的泰晤士小镇,那里有像伦敦一样的鹅卵石街道,市场广场周围有都铎式的房子。

人们熟悉巴黎和伦敦的城市风格,但在中国的这两个社区,不同城市的风景和生活经历通过复制和重新排列叠加在一起,每天都吸引着中国其他地区的人们来拍照和游玩。曾经的“十里洋场”里有很多像上海一样的西式历史建筑,它们与中国建筑、中国人的生活融合成一道新的风景,是全球化大趋势的最好证明。

然而,即使城市景观足够丰富,我们的眼睛仍然不满足。想想吧。今天,几乎每个生活在城市里的人都是“7 × 24”,这意味着我们只要不睡觉,就随时使用观看的技术,一天24小时,一周七天。因为伴随我们的视觉工具不断向我们的眼睛传递各种图像,即使你在被窝里,你的眼睛也是忙碌的。时不时还得拍个照,加入图像观看的盛宴。

第三部分

《如何看世界》这本书告诉我们,人们是如何从一个漫长的没有东西可看的时代,逐渐走向一个随时都有东西可看的时代。也告诉了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看影像,或者换一种说法,屏幕是如何出现并进入人们生活的。这是关于电影。

世界上公认的第一部电影是1897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他们拍摄了火车进站的镜头。当时有个传说,这部50秒的片子一播出就把观众吓跑了。他们没见过运动的图像,也分不清图像中的火车和现实中的火车是不是一样的。但正是从火车上,人们开始与屏幕上的图像生活在一起。摄影师和电影导演也是最早从火车上获得灵感的。他们想象的看电影的感觉,就是坐在火车里,看着窗外移动的影像的感觉。这种灵感一直导致了今天用手机录制视频的行动。

这样,我们就能理解我们为什么需要图像:因为我们的眼睛不仅要看具体的人和事,还要看故事。先是电影,然后是电视。电影是一门艺术,是娱乐业的一部分。它创造了一个虚构的世界,让观众沉醉其中。电视出现后,屏幕承担了更多的任务。它想传达信息,告诉人们世界上正在发生什么,已经发生了什么。

笔者举的一个例子是,1963 11年6月,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当时刺杀的场景被电视传到了每一个电视观众的眼前。从遇刺到葬礼,四天时间,美国有6.5438+6600万人看了电视报道。所有常规节目都被取消了,也没有广告。遍布美国的三个广播电视网连续播放新闻。电视尽最大努力制作图像:肯尼迪童年的照片和视频,他职业生涯的场景和他去世的场景,让观众在短时间内看到一位总统的传奇一生,并记住他的光辉形象。肯尼迪的一生是事实,但在电视制作后变成了故事。

因此,意象使真实和虚构融合在一起。当人们完全习惯于依靠图像来认识世界和接收信息时,没有人会因为图像里的东西是假的而拒绝看电视,就像没有人会因为电视广告里好吃的、有趣的东西是虚幻的,不能从屏幕里拿出来一样。肯尼迪遇刺是一个视觉上的里程碑。据统计,在那四天里,有电视的美国家庭平均每天看电视八小时。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看电视热潮,但很快,它就不新鲜了。人们越来越习惯于随时打开电视,有空就看。

人类贪得无厌,总是想要更多的钱,总是追求更好的衣食住行条件,除此之外,我们还想看到更多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电影一直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也是为什么电视最发达的时候,人们把下班后所有的闲暇时间都给了这样一个神奇的小盒子,宁愿看电视屏幕上的人和城市,也不愿意出去看看真实的人和城市。真人和城市景观都满足不了我们,还得看影像。

而我们对图像的贪婪激发了图像技术的不断创新。但是,作者在这里告诉我们一个小冷知识:影像技术的提高主要不是因为人们爱看电影电视,而是因为战争。书中有专门一章是关于战争和图像的关系。作战时,双方指挥官都想把握战场全貌。他们应该怎么做?以前是靠画地图。后来一战的时候出现了用卡车运载相机的技术,出现了航拍的技术。后来冷战时期,美苏都想了解对方的动态,派间谍飞机到世界各地去掌握各地的情况。这就是今天无人机的前身。

1962古巴导弹危机期间,一架美国U2间谍飞机从空中发现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导弹,并拍下照片。然后,经过两个星期的紧张对抗和博弈,危机终于过去了,肯尼迪总统取得了任期内最大的成就。但是肯尼迪真的看到核导弹基地了吗?不,他只看到了屏幕上的航拍图像。

然后,第一次海湾战争1990,这是第一次通过电视转播的战争,全世界的人都通过电视了解到了伊拉克和科威特发生的事情。20065438九月10事件后,作者说世界进入了一个“图像战争”的时代,战争和冲突转移到图像上,图像被当作武器。美国突击队击毙本拉登。这件事的重要性不在于拉登本人的死,而在于让全世界都知道,甚至亲眼看到拉登的死。2003年,小布什总统发动了第二次海湾战争,因为美国根据一些照片认定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尽管后来证明并没有。

在《如何观看世界》中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我们观看的需求促进了视觉技术和图像技术的发展,反过来又会让图像控制我们。只要你能做出形象,你就有机会威慑别人。但是,对恐怖势力采取的行动也会让我们的生活不自由,让我们缺乏隐私,因为各国对地面的拍摄和监控在逐年加强。在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地方,每时每刻都在不断产生图像,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被别人拍摄和监控。

第四部分

有很多关于视觉文化的书。在同类作品中,《如何看世界》更为生动,跳跃感十足。作者米尔索夫在谈到看待人、外部世界和图像之后,提出了一个展望:用视觉改变世界。

摄影之初,一个人如果能把家人的照片贴在墙上,就不会像以前那样崇拜一个国王了。作者说,现在连自拍都是烂大街,对于长期处于不自由环境的人来说是一种解放。视觉的解放是一个人自由的起点,每个人都有权利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我们喜欢综艺,我们不希望打开只有一个频道的电视,我们不希望同一个人的画像挂满大街。

书中的一些观点并不新颖。比如2011占领华尔街运动期间,互联网上分享的海量照片将运动的效果传播到了更广更远的范围,形成了全球年轻人的联动。总的来说,这一事件被视为视觉技术的胜利,学者们也在讨论在下一次类似运动发生时,新的视觉技术有望从哪些方面提高2011年运动的效果。

但是,作者提醒我们,就像过去只有皇帝和将军才能得到自己的画像一样,在当今世界,总有65,438+0%的人能看到其他99%的人没有机会看到的东西,总有试图控制别人视野的力量,因为图像也是人生成的,什么图像给别人看,什么图像不给别人看,都是被操纵的。因此,我们应该时刻警惕身边的图像,思考它们来自哪里,它们想要传达什么样的信息,它们将观众引向什么样的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得到视觉技术的恩赐,成为更好的人。

摘要

总结一下《如何看世界》这本书。作者追溯历史告诉我们,每一次变革都具有革命性或解放性的意义:学会审视自己的人解放了自我意识,撼动了被少数人控制的特权;学会看城市的人解放了眼界,生活中出现了新的追求;电影和电视在现实世界旁边重新创造了一个虚拟和真实的影像世界,屏幕和电视屏幕为智能手机的出现奠定了基础。那么,互联网技术和数码摄影技术会引发怎样的视觉革命,冲击现在的视觉空间?这也是大家思考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