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为什么发展这么快?

经济

改革开放初期,长沙发展相对缓慢,逐渐落后于沿海城市。经过65438到90年代中期的快速发展,GDP总量从1998年的65438到542.85亿元上升到2004年的110885亿元,约占全省的五分之一。按户籍人口,人均收入18296元;农业总产值654.38+072.07亿元,工业总产值654.38+000.606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654.38+065.438+0029.06元,为中西部城市之最。根据第一次经济普查调整后的计算方法,2005年长沙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51.9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3.43亿元,首次超过郑州位居中部第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34元,同比增长12.8%。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1.44亿元,同比增长31.93%。

二次产业

中联重科长沙,位于河西走廊的鲁谷,拥有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星沙)和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河西走廊的鲁谷)两个国家级开发区。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长沙县星沙镇。其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在中西部16个国家级开发区中排名第二,近三年GDP增长33.2%。截至2005年底,落户长沙的265,438+0家世界500强企业中,有韩国LG、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中粮集团、伊莱克斯、法国达能、法国道达尔、荷兰飞利浦、日本三菱、德国博世、日本岩井、日本三井物产、易初莲花等,落户星沙的企业达65,438+03家。

长沙卷烟厂是中国最大的烟草生产企业之一,2004年全年纳税54551.4万元,在全国所有纳税企业中排名13[1]。日本三菱、德国博世、长风猎豹、北汽福田等汽车企业,使长沙成为中国南方新的汽车生产基地。来自伊莱克斯、LG飞利浦曙光、日立电器、远大集团等的大笔投资。也使长沙的电子制造业开始回暖。目前长沙第二产业比重略低于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快于第三产业。

服务行业

黄兴南路步行街长沙是中西部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之一,高收入带动消费。从黄兴南路步行街到五一广场,是长沙的商业核心区。长沙的“洗脚城”(足浴按摩店)数量和密度在大中城市中遥遥领先,有人戏称长沙为“脚都”。餐饮业也是爆满,无论是街头小吃还是酒店摊位都有大量的顾客。家乐福、沃尔玛、麦德龙和Puls Matt四家国际连锁超市在长沙有一家或多家分店。国内或省级知名连锁超市,如新一佳、BBK和家润多也参与了竞争。苏宁、国美等家电超市都有几家分店。目前,香格里拉和喜来登都将在长沙新开酒店。传媒行业也是全国有名,以湖南卫视、金鹰节、泰坦体育为代表。

中国本土动画在长沙发展迅速,这也让政府下定决心要打造动漫之都。在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的9个动漫产业基地中,长沙独占2个。长沙还有科技部批准的四个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之一(另外三个是北京、上海、成都),这个基地是唯一一个以卡通动漫为特色的国家级基地。长沙动漫艺术节于2005年6月举行。

经济合作

长沙是湖南省“一点一线”建设的核心城市,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城市。主城区到株洲湘潭的距离不到20公里。长沙正在加快打造“一小时经济圈”,长沙也加入了武汉经济合作区,与各个中心城市开展经济合作。湖南也加入了广东的“泛珠三角”,接受广东的经济辐射。见: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和武汉经济合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