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甲骨文?

甲骨文简介

甲骨文主要是指殷墟甲骨文,又称“殷墟文字”、“王巴旦”、“殷琦”,写在商代的龟甲、兽骨上。65438+是2009年底在河南安阳小屯殷墟发现的,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晚期(14 ~ 11世纪)皇室刻(或写)在龟甲、兽骨上用于占卜的文字。是中国发现的比较完整的古文字体系。甲骨文是古董商和铭文师在1898鉴定出来的。之后在殷墟(河南安阳小屯村)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龟甲和兽骨。加上其他地方零星收集,至今已收集10万余篇,其中单篇最长100余字,可见应用文的雏形。(摘自《应用写作》第3期1992《应用写作的原型——甲骨文》)。

关于甲骨文的发现,还有一个故事:清朝光绪年间,有一个叫王的人,是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官员。有一次,他看到一种叫龙骨的中药,觉得很奇怪,就翻看了渣滓。没想到上面还有看似字面的图案。于是他买了所有的龙骨,发现每个龙骨都有相似的花纹。他确信这是一种文字,而且比较完善,应该是殷商时期的。后来人们发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阳小屯村,这里出土了大量的龙骨。因为这些龙骨主要是龟类和哺乳动物的甲骨文,所以人们把它们命名为“甲骨文”,研究它们的学科叫做“甲骨”。

在总共* * * 65,438+百万块甲骨中有5,000多个不同的字符和图形,其中大约65,438+0,000个字符已经被识别。

甲骨文中约有27%的形声字,说明甲骨文是一个相当成熟的文字系统。带有图案符号的动物甲骨文瞬间(资料照片)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被视为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被视为汉字的一种文字,也是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称文琪、龟甲或龟甲兽骨。甲骨文是非常重要的古文字材料。大多数甲骨文是在殷墟发现的。殷墟是著名的殷商遗址,包括河南省安阳市西北的小屯村、花园庄、侯家庄。这里曾是殷商晚期中央王朝的都城所在地,故称殷墟。这些甲骨文基本上是商朝统治者的占卜记录。商统治者迷信十天之内会不会有灾,会不会下雨,庄稼会不会有好收成,战争会不会有胜利,要给鬼神祭祀什么,以生育、疾病、做梦等事情来占卜,了解鬼神的意志和事情的好坏。占卜用的材料主要是龟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通常在甲骨背面挖或钻一些小坑,用来占卜。这种小坑被甲骨文专家称为“钻”。占卜时加热这些小坑,导致甲骨表面出现裂纹。这种裂缝被称为“预兆”。甲骨文中的“卜”字就像一个符号。从事占卜的人根据占卜的各种形状来判断吉凶。根据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当时的汉字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中文书写系统。在已发现的殷墟甲骨文中,字数已达4000字左右。其中有大量的能指、象形字、会意字,还有很多象形字。这些文字在外观上与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字有很大的不同。但从构词法来看,两者基本相同。

目前约有654.38+0.5万片甲骨,4500余字。这些甲骨文记载的内容极其丰富,涉及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和社会习俗,还包括天文、历法、医学等科学技术。从甲骨文中识别的约1500个字来看,已经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物、转注、借字”的方法,显示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中国商代和西周早期(约公元前16年~公元前10年)以龟甲和兽骨为基础的文献。这是已知中文文献的最早形式。刻在甲骨上的文字以前被称为文琪、甲骨文、甲骨文、龟版、殷墟等。现在它们通常被称为甲骨文。由于迷信,商周帝王用龟甲(常见于龟甲)或兽骨(常见于牛肩胛骨)占卜,然后雕刻占卜的相关事项(如占卜时间、占卜者、占卜内容、占卜结果、验证等。)在甲骨文上,并由皇家历史学家作为档案材料保存下来(见甲骨文档案)。除了卜辞以外,甲骨文的供品中也有一些令人难忘的铭文。甲骨文的贡献涵盖了天文、历法、气象、地理、国家、世系、家族、人物、官员、征服、监禁、农业、畜牧业、狩猎、交通、宗教、祭祀、疾病、出生和灾难等。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商代的社会历史、文化和语言,是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编辑本段]甲骨文特征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来看,甲骨文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更加严谨和系统的文字。汉字的“六字”原则在甲骨文中有所体现。但是原图和原话的痕迹还是很明显的。其主要特点是:

(1)从字的结构来说,有些象形文字只强调实物的特征,笔画数和正反面不统一。

(2)有些甲骨文的认识字只要求部首符合明确的意思,而不要求固定。所以甲骨文中的异体字很多,有的字可以写成几十个,甚至几十个。

(3)甲骨文图形的大小往往是由实物的复杂程度决定的,有的字可以占据几个字的位置,或长或短。

(4)由于字是用刀刻在坚硬的兽骨上,笔画较细,多在方笔。

因为甲骨文是用刀刻出来的,而且刀又尖又钝,骨又细又粗,又硬又软,所以刻出来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细如发丝,笔画的关节都是剥落的,又粗又重。结构上,长短大小不一定,或者分散不均匀;或者密密麻麻的层层叠叠,非常整齐肃穆,所以能表现出简约多变的无限趣味。

甲骨文虽然结构大小复杂不一,但却有着对称稳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严格来说是从甲骨文开始的,因为甲骨文已经准备了书法的三要素,即用笔、绑字、构图。

[编辑本段]甲骨文的发展

甲骨文因刻在龟甲兽骨上而得名,是殷商时期流传的一种书迹。内容是一篇甲骨文,记录了从盘庚迁徙到纣王的270年,是最早的书迹。殷商有三个特点,即信史、饮酒、崇鬼神;正因为如此,这些决定了捕鱼、征服、农业等诸多事情的龟甲,才能在后世被重新发现,成为研究中国文字的重要资料。

商代笔墨精良,书体因雕版而薄而尖,有刀锋之趣。受文风兴衰的影响,可以分为五个时期,下面介绍。

殷武丁占卜用的龟腹甲一、辉煌时期:

从盘庚到武定,一百年左右,受武定盛世影响,书法风格宏大壮阔,是甲骨文书法的极致。一般来说,笔圆而尖,富于变化,无论胖瘦,都极富朝气。

第二,我衷心希望:

从祖庚到祖甲,大约用了四十年。两人都算得上圣王。这一时期的书法只是苍劲有力,大体上继承了前代的风格,墨守成规,鲜有新造,但没有前代那样苍劲豪放。

第三,颓废时期:

Suan信来到康定已经十四年了。这一时期可以说是殷代文风衰微之秋。虽然还是有不少工整的书,但是段落零散不规则,不那么规整,有些幼稚混乱,加上错别字的数量也不少见。

第四,陡峭期:

从武夷山到丁,大约用了十七年时间。武文丁立志恢复武定时代的雄浑,书法风格变得苍劲有力,呈现出年轻化的气息。在纤细的笔触中,有一种非常强烈的风格。

动词 (verb的缩写)严格期限:

从第一次到帝辛,大约89年。书法风格趋于严谨,略接近二期;长度加长,谨小慎微,没有颓废之症,缺乏英姿。甲骨文上的细字也受刀雕的影响。

在占卜中,“是”或“否”常刻在龟甲中央纵线的两侧,从中线向左右书写,所以两边对称和谐,具有对称之美。并且刻制后的大小字都用笔墨填色,或者正反面都用朱墨填色,更具艺术性,堪称书籍史上的奇迹。

[编辑本段]甲骨文内容

甲骨文的大部分内容是商代王室占卜的记录。商朝人迷信鬼神,大事小事都要过问。有些占卜是关于晴天和雨天,有些是关于农业收成,有些是关于疾病和寻求儿童,狩猎,战斗,牺牲和其他大事情需要问!因此,甲骨文的内容可以窥见商代人们的生活,以及商代的历史发展。

甲骨文书法

殷王吴问牛的肩胛骨是用来占卜的。安阳殷墟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系统文字,也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另一方面,古文字横向密集的结构在书法中真正初具规模,如用笔、结构、章法等,孕育出书法艺术之美,值得欣赏和品味。就甲骨卜辞而言,郭沫若在1937年出版的《殷琦纳粹百科全书》序言中,对自己的书法表示了极大的赞赏:“甲骨上刻有甲骨文,精美的铭文和优美的文字,千百年来一直使我们的后人着迷。文风因人而异,因世界而异。总的来说,武丁的世界充满了豪放的文字,狄逸的世界是美好的,文仙是美好的。线条的密度,文字的结构,圆圈的小心,以及顺序...只知道现存的契约是代法书,契约书的是殷的钟王就够了。”

“王钟·刘燕”指古代四大书法家。殷朝的“王钟刘燕”是刻卜辞的历史学家和占卜者。正是他们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史料,以及珍贵的古代书法作品。如果我们粗略地看一下甲骨文的书法形式,我们会发现早期的字体很大,如罗振宇的《殷墟书·齐静话》中收录的许多武定时期的甲骨文,非常大气,引人注目;到了商朝末年的狄彝、帝辛时,文字变得细小琐碎;至于西周的甲骨文,就更微妙了。

甲骨文的风格类型:一是雄浑浑厚;二是美观轻便;三是整齐规整;第四种是婉约细腻型;第五,发育良好的古拙型。简而言之,甲骨文虽然是雕琢的文字,但他的笔法却意味深长,风格杂糅,或者说骨架开阔,令人心旷神怡。或细绢秀秀,以簪花之式,字里行间,多有精美书法。

所谓“甲骨文书法”,一般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根据商周甲骨文的字体结构和书法特点,工整地模仿出来的书法作品。这类作品可以收集古文字,根据需要组合成新的句子。内容虽新,但文字却和三千年前殷人写的一样丰富典雅。但是甲骨文只有2000多字,其中有很多生僻字(尤其是人名、地名)没有放出来,真正派上用场的并不多。所以,一旦遇到甲骨文里没有的字,写出来的对联、碑文里又无法替代,就只好用偏旁拆分,自己拼接;如果你不能再拼写出来,你将不得不求助于其他古代汉字如金文。这次创作的领军人物是罗振宇。1921年,经过研究,他用毛笔将甲骨文写成对联,出版了《尹姬遗址》。紧接着张羽、高德新、王继烈等人,也纷纷模仿姬紫的创作。一些古文字学的前辈,如董作宾、尚承祚、、于,也擅长甲骨文书法,是真正意义上的甲骨文书法作品。另一方面是指借鉴甲骨文的特点,自己创作的现代书法作品。他们把甲骨文当成一种灵感,只是艺术创作中的一点点灵感,并不是在追求“相似”。所以他们并不严格按照甲骨文书法的特点来写,而是可能结合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的特点来创作。这样的书法艺术虽然和古文字学有关,但并不相同。

[编辑本段]甲骨文的发现

古甲骨上的刻痕被认定为商代文字,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中国第三次考古发现之一(敦煌石窟、周口店猿人遗存)。但是,它的发现过程非常偶然,充满戏剧性。

清末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秋天,在北京清廷担任国子监供酒的王(1845-1900)得了疟疾,派人到宣武门外菜市口的大仁堂中药店买了一剂中药。王偶然看到的一种药叫龙骨。龙骨是古代脊椎动物的骨骼。这块骨头上怎么会有几十万年前的雕刻符号?这不禁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以研究古代石刻而闻名的王仔细研究,发现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刻痕,而是酷似古文字,但其形状既不是毛笔(大篆),也不是印章(小篆)。为了找到更多的龙骨进行深入研究,他派人到大仁堂,以每根二两银子的高价,将药店里的刻龙骨全部买下。后来又通过古董商范等人搜刮,累计1500多件。安阳出土的甲骨文

经过对这些龙骨的仔细研究和分析,他认为它们不是“龙”的骨头,而是几千年前的龟甲和动物骨头。他从甲骨上的刮痕中逐渐认出了“雨”、“日”、“月”、“山”、“水”等字,进而查出了商代几个国王的名字。这证实了这是一种刻在动物骨头上的古文字。此后,这些刻有古文字的甲骨文在各行各业引起了轰动,学者和古董商都在争夺它。

曾有人质疑王在中医中发现有文字的龙骨的理论,认为王在相关著述中没有这方面的记载,王吃的龙骨已在药房加工成细颗粒,看不到刻有文字的痕迹。而且当时菜市口周边也没有大仁堂药店。对此,后来研究甲骨卜辞的学者周绍良说,当时的龙骨在中药店里是按件出售的,直到20世纪30年代他去中药店买龙骨时还是这样。至于大仁堂药店,当时不在菜场,但菜场有一家很有名的熙和年堂中药店。当时人们迷信熙和年堂,要去熙和年堂药店买中药,可能也是当时误传的结果。

在甲骨卜辞被证实之前,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的农民们不停地挖掘,在他们的地里挖出古老的甲骨。据说第一个用甲骨做药材在中药店卖的人是一个叫李成的理发师。有一次他得了脓肿,没钱求医买药,就把这些甲骨文磨成粉,敷在脓肿上。没想到脓液被骨粉吸干了,发现骨粉也有止血的作用。从那时起,他收集它们,把它们描述成龙骨,然后卖给中药店。

经过很多学者专家的考证,所谓龙骨其实是商代占卜的工具。占卜之前,人们把龟甲和牛的肩胛骨看得整整齐齐,然后在甲骨背面钻上圆形的深窝和浅槽。占卜时,他们先向鬼神祈福,然后用燃烧的树枝将深巢或凹槽的侧面烧至一定程度,甲骨相应部位出现裂缝。因此,占卜师根据裂缝的长短、粗细、平直度、隐蔽性来判断事情的好坏、成败。占卜之后,用小刀将占卜的内容和结果刻在占卜的附近,这就是甲骨文。刻有甲骨文的甲骨被妥善收藏在地窖里作为档案,流传后世。甲骨文发现的故事,后来被称为“一枚甲骨文震惊世界”的奇迹,在中国和世界考古史上写下了传奇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