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画有“优秀”的特点,为什么日本动画非常崇尚柔情?
“游しぃ”之所以备受推崇,可以追溯到日本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
日本约75%的土地属于山地和丘陵地区,适合人类居住的小规模盆地或平地原则分散在全国各地,这使得古代日本各聚落之间的人口交换非常困难。
因为水稻种植需要团队合作,频繁的自然灾害需要人类相互依存,所以古代日本逐渐形成了以村庄(或部落)为单位的生活圈和社交圈。
出于方便管理的目的,为了强化以村落(或部落)为单位的生活圈,古代日本的木范政权出台了一系列限制人口流动的政策。
在地理、生活需求和政策的制约下,村落(或部落)中的居民牢牢地依附于自己的生活圈。试图离开原生活圈的流浪者,政策上是不允许的,他们也很难被新的生活圈所接纳。
比如《火影忍者》的设定,忍者团在建村前以部落为单位,建村后以村为单位,都是古代日本这种小生活圈模式的再现。离开村子(或部落)的忍者被称为“叛逆”,对应的是日本古代试图离开自己原来生活圈子的流浪者。
当这种小生活圈模式强化到一定程度,集体利益与和谐甚至可以凌驾于道德伦理之上。
在这样的社会文化环境下,日本的村庄(或部落)有一个“村中八分”的约定俗成的制裁:对于个别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如破坏集体荣誉)的村民,全体村民联合起来实施“分手”制裁。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分手”不仅仅是冷暴力,还包括被制裁居民生活中需要的化肥、煤、水等资源,也就是失去了在这个村子里生活的最起码的条件。
近代以后,“村八分”的制裁在日本社会已经逐渐消失,但可以凌驾于道德伦理之上的集体主义文化却依然潜移默化地存在于今天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
在包括动漫在内的日本文化作品中,经常出现“羁绊”“归宿”等主题,强调个体融入集体的必要性。相反,这种现象是日本文化中潜在的对“社会死亡”的恐惧。动画作品《声音的形状》和《三月的狮子》中讨论的校园欺凌话题,就是这种对“社会死亡”恐惧的集中表现。
回归日本动漫作品的视角。以柯南为例,农民工可以通过收视率和影院票房实现商业盈利。但除此之外,大部分动漫作品只能通过出售碟片、手作、周边产品等动漫衍生产品来制作,这些衍生产品的实用价值远远低于收藏价值。换句话说,大部分动漫作品为了生存,必须讨好愿意为动漫衍生品买单的群体。
愿意为此买单的群体通常与日本社会语境中的“宅”群体不谋而合。
日本社会语境中所谓的“宅”群体,类似于中国社会语境中的“动漫大厨”群体,指的是重度亚文化成瘾者。只是喜欢ACG作品的程度在日本不会被另眼相看,但“宅”群体会被日本主流社会排斥和鄙视。
这种排斥和轻视虽然达不到古代日本“村八分”制裁的程度,但也会对被排斥的人造成一定的心理创伤和阴影。正因如此,日本的“宅”群体常常隐藏在人群中,在ACG的作品中寻找内心的慰藉和精神的支撑。
总之,愿意为动漫衍生作品付费的“宅男”群体,有一种“与他人建立牢固人际关系”的精神渴望。
当具有“优秀”特质的角色是一部动漫作品的主角时,观众可以在观看过程中把自己代入到主角的角色扮演中,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就可以获得“与他人的强人际关系”。
当具有“优秀”特质的角色是一部动画作品中的配角时,观众可以在观看过程中将“无法与现实中的他人建立稳固的人际关系”归咎于现实中的他人不具备动画中配角的“优秀”特质。
久而久之,为了讨好这部分愿意为动漫衍生作品买单的观众,日本动漫形成了对“游しぃ”特质的推崇,“游しぃ”也在刻意的推崇中逐渐定型。
动画作品中也有反对这种刻板印象的,比如动画作品《吹!《低音喇叭》里有这样一句台词:
“优秀”这个词是用来赞美没有其他优点的人吧?
“吹!《低音喇叭》1赛季的主题包含了反对“为了融入集体而牺牲自己的个性”和对凌驾于道德伦理之上的集体主义的批判。就设定层面而言,这个主题是对其他动画作品中逐渐定型、同质化、泛滥的“优秀”的否定。
当然,像“吹!毕竟只有少数动画作品冒着销量骤减的风险,追求艺术表现。
综上所述,大部分日本动漫对“有しぃ”的推崇,来自于日本历史文化中对“社会死亡”的恐惧。以动漫为代表的文化作品,承载着为观众提供内心慰藉和精神支撑的社会要求,所以日本动漫崇尚“优秀”是理所当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