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特刊

中国春节习俗

祭祀炉

在中国,春节通常是以祭灶开始的。民谣“二十三,香瓜棒”指的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祀灶。有“官三民四船工五”之说,即腊月二十三官持祭祀灶,二十四日百姓持,二十五日宅船持。

祭灶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很广的一种习俗。在过去,几乎每个厨房都有一个“灶神”神龛。人们称此本尊为“四明菩萨”或“厨主四明”。据说他就是被玉帝加封的“九天东厨王思明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崇拜为一家之主。灶神龛多位于厨房的北面或东面,灶神的神像在中间。有些没有灶王壁龛的人还直接把神像贴在墙上。有的神只画一个灶神,有的神有男女两个。女神被称为“厨神奶奶”。这大概是对人类情侣形象的模仿。灶神的雕像大多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面写着“东方厨师掌管生活”、“人间监督之神”、“一家之主”等字样,以示灶神的地位。两边都有“天道说好,下界保平安”的对联,祝福全家平安。

灶神从去年大年三十开始就一直呆在家里保护和监督家人。腊月二十三,灶神会上天向天上的玉帝报告这一家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根据灶神的报告,玉皇大帝把新的一年吉凶祸福的命运托付给了家人。所以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灶神的报告真的很有意思。

送灶一般在黄昏举行。一家人先去厨房,摆好桌子,在厨房墙上的神龛里给灶王爷上香,献上用焦糖和面粉做成的蜜瓜。然后把竹竿扎成纸马,做动物的饲料。用焦糖祭祀灶神,是为了让他老人家嘴甜。有的地方还在灶王爷的嘴上裹上糖,说“多说好话,不说坏话。”这是用糖堵住灶神的嘴,叫他不要说坏话。在唐代的《旧时代年谱》中,偶有“司明(灶神)用酒糟敷在灶上而醉”的记载。人们用糖涂上灶王爷的嘴后,摘下神像,带着纸和烟去了天堂。有的地方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秆和松枝,然后把供奉了一年的灶王爷雕像从神社里拿出来,和纸马、草料一起放在火上烧。院子里灯火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堆磕头,边烧边祈祷:今年二十三了,我要送灶尺去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你会平安到达。蜜瓜又甜又甜。请对玉皇大帝好言相劝。

送灶神的时候,有的地方还有几个乞丐,乔装打扮,唱歌跳舞挨家挨户送灶神,取名“送灶神”,换取食物。

送灶的习俗在中国各地都很普遍。鲁迅先生曾写下“一个庚子送灶当事实”的诗句:唯有鸡胶香,衣裳香。如果家里什么都没有,就只有几只羚羊。

他在《送厨灶之日》一文中说:“厨君上天之日,街上还有一种糖,一个柑橘那么大,我们那里也有,只是扁扁的,像厚厚的煎饼。那就是所谓的‘牙龈牙’。”本意是想请厨君吃了它,粘上牙齿,这样就不会说玉帝的坏话了。"鲁迅诗中"羚羊"的典故出自《后汉书·印石传》:"宣帝称帝时,阴子方最孝最慈。第十二天早上做饭,见到灶神,孩子又要拜,又要庆祝;家里有一只羚羊,所以受到崇拜。第三个之后自然就变得极其有钱了。“我已经认识了第三代,我已经发迹了。所以我经常推荐腊月里的羚羊拜灶。”尹子芳见了灶神,祭了羚羊。后来,她交了好运。从此,杀羚羊祭灶的习俗流传下来。

唐宋时期,祭灶的供品相当丰富。宋代诗人范成大对当时的民间祭灶活动写了一段非常生动的描述:古代传说腊月,灶王爷对天说话。云,车,马流连,家有杯盘。猪头是煮熟的,鱼是新鲜的,豆沙和甘松鱼饵是圆的。男人提出让女儿回避,就是喝酒烧钱。你闻不到你仆人的挣扎,你的猫狗碰你也不觉得生气。送你到天门醉饱,也不要长勺短勺的重复云烟,向市场乞讨分。

腊月二十三的祭祀炉,与中国的新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一周后的除夕夜,灶神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和其他神一起来到了人间。灶神被认为是指引天上诸神的。其他的神过年后都会再上天,只有灶神会在别人的厨房里呆很久。迎神的仪式叫“接神”,对灶神叫“接灶”。一般是除夕夜拾灶,仪式简单很多。那时候只要换上新的灶灯,在灶龛前烧香就行了。

俗话说“男不拜月,女不祭祀灶”。有些地方,女人不祭灶。据说灶神长得像小白脸,怕女人祭灶,有“男女之嫌”。对于灶神的起源,由来已久。在中国的民间神中,灶神的资格由来已久。早在夏朝的时候,他就已经是被百姓崇敬的大神了。据古书《礼记·礼记》记载,孔英达说:“颛顼之子日立为祝融,拜为灶神。”《庄子·盛达》记载:“灶有馍。”司马彪评价说:“馍馍,灶神,一身红衣,看起来是个美女。”“抱朴子。《魏徵》也记载:“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灶神还指责白人有罪。”这些记录很可能就是灶神的来源。还有,或者灶神是个挖柴生火的“燧人氏”;还是神农的“火官”;或《黄帝烹任》的“苏李记”;或灶神姓张,名榜,字郭;众说纷纭。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据说古时候有个姓张的家庭,兄弟俩,哥哥是泥水匠,弟弟是油漆工。我哥哥的专长是烹饪锅碗瓢盆。他被东街和西广场邀请,他们都称赞他的厨艺很高。他成名已久,称他为“张躁王”远在千里之外。奇怪的是王说,无论谁建立了一个炉子,他喜欢干涉别人的家,如果有争议的话。遇到吵吵闹闹的媳妇,他会劝,遇到凶婆婆,他会说自己好像是个老长辈。以后邻居有事都会找他,大家都很尊重他。王活了七十岁,他死的时候,正好是腊月二十三的深夜。在王死后,张嘉珂陷入了一片混乱。原来王是一家之主,家里的一切都由他指挥。现在大哥已经离开了人世,弟弟只能写诗画画。虽然他花了很多时间,但他从来没有打理过家务。几个房间的媳妇吵着要分开,画师被搅得无奈,整天愁眉苦脸。一天,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腊月二十三,王逝世一周年,深夜,画师突然打电话叫醒全家,说大哥出现了。他领着儿子、儿媳和全家人来到厨房,却看到漆黑的厨房墙壁上,摇曳的烛光下出现了王和他已故的妻子,他的家人都惊呆了。画家说:“我睡觉的时候梦见大哥大嫂成仙了,玉帝给他起名叫‘九天东厨命厨为宫中之王’。你总是又懒又懒,嫂子不和,不敬不孝,让家人不安。”大哥知道你们要分手,很生气。他要去告诉玉帝,他会在除夕那天下来惩罚你。听到这些话,孩子们的侄子和儿媳们都吓坏了,他们立即跪下,连连磕头,并急忙把王平时最喜欢的糖果带到炉子上,恳求灶王原谅。从此,经常吵闹的叔叔、哥哥、儿媳再也不敢闹了。全家和睦相处,老少和睦。邻居们知道了这件事,消息传开了,他们都来到张的家,想知道真相。其实腊月二十三晚上厨房墙上的灶王爷是画家提前画好的。他来镇上吓唬他孩子的侄子和儿媳,但这种方法真的很管用。于是邻居来找画师打听情况,他只好装模作样,把画好的灶王爷分发给邻居。于是,沿着农村流传开来,家家户户的厨房都贴上了灶王爷的形象。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祭灶神,祈求家人平安的习俗。祭祀灶神的习俗流传开来后,从周朝开始,皇宫也将其纳入祭祀仪式,在全国范围内制定祭祀灶神的规则,成为固定的仪式。

返回

清扫灰尘

灶台节结束后,正式开始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每年从腊月二十三到除夕,我们民间称这段时间为“春节”或“除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叫“扫房子”,南方叫“除尘”。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习惯。每当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电器,拆洗被褥窗帘,扫六码,掸蜘蛛网,疏通明渠涵洞。大江南北,处处洋溢着乐于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接春节的气氛。

有意思的是,关于古代扫尘的起源,有一个比较奇怪的故事。传说古人相信每个人的身上都附着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们的行踪,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个喜欢奉承和八卦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讲故事,把世界描述得很丑陋。久而久之,在玉帝的印象中,这个世界简直就是一个充满邪恶的肮脏世界。一次。三尸神秘报告诉我们,世人都在诅咒天帝,要造反天帝。玉帝大怒,下了一道圣旨,要迅速查明天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任何憎恨神灵并侮辱他们的人都把他们的罪行写在屋檐下。然后让蜘蛛用网盖起来做标记。玉皇大帝在除夕夜下令王灵官下去,所有被标记的家族都被斩首,一个不剩。眼看这个计划就要成功,三个尸神趁着空隙,飞下凡间。他们不分青红皂白,在每家每户的屋檐和墙角做了记号,好让王陵宫灭绝。正当三尸神作恶时,厨神发现了他的行踪,大惊失色,赶紧找各路厨神商量对策。所以,我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从腊月二十三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收灶之时,家家户户都要收拾屋子。如果哪个住户不干净,灶神就会拒绝进屋。大家按照灶神升天前的指示,打扫灰尘,掸去蜘蛛网,打扫门窗,把自己的屋子彻底打扫干净。王灵官除夕夜访下界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通明,人团圆,其乐融融,世界一片美好。王灵官找不到表示不良行为的标志,非常惊讶。他冲回天上,告诉玉帝人间平安幸福,祈求新年快乐。玉帝听后大为震惊。他降旨扣留三尸神,下令抽他三百个嘴巴,把他永远关在牢里。多亏灶神帮忙,这场人间灾难才得以幸免。为了感谢灶神帮人消灾解难,保佑张祥,民间扫尘总是从厨房送来后开始,一直忙到大年三十。

“腊月二十四扫屋带尘”的习俗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习俗。按照民间的说法,由于“尘”与“陈”谐音,春节扫尘有“除陈不新”之意,其本意是扫除一切“晦气”、“恶运”。这个习俗寄托了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祷。

返回

春联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始于五代十国,尤其是明清时期,发展到今天已有一千多年。

早在秦汉以前,每逢过年,就有在大门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符涛是两块桃木制成的大板,上面写着传说中驱鬼镇邪的神和的名字。这一习俗延续了1000多年。直到五代以后,人们才开始把对联放在红木板上,而不是神的名字。据史书记载,公元964年除夕,后蜀之主孟昶在卧室门上题写了对联,即“除夕在,贾介诺。长春”,这是中国最早的春联。

宋代以后,人们在新年时挂春联已经变得相当普遍。所以王安石《一月天》诗中写道“千户总换新桃换旧桃”是当时春联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与符涛的密切关系,古人也称春联为“符涛”。

到了明代,明朝开国元勋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建都金陵(今南京)后,他命令大臣、官员和老百姓写一副对联,在除夕前贴在门上。他亲自穿着便装,出门挨家挨户看热闹。当时的文人还把对联视为高雅的享受,写春联成为一时的社会时尚。

进入清代后,对联在乾隆、嘉庆、道光三代盛行,一如盛唐,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对联。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了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家。这些国家至今仍有贴对联的习俗。

返回

年画

春节期间,人们不仅贴春联,剪窗花,还喜欢在客厅和卧室挂年画。一幅年画给家家户户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年画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们反映了人们的习俗和信仰,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是从申屠、雷宇的名字发展到人物的,年画还是沿着绘画的方向发展。

随着雕版印刷的兴起,年画的内容不再局限于门神,而是逐渐邀请财神到家中,然后在一些年画作坊中,制作出福禄寿三星、天佑百姓、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祈福等丰富多彩的年画,以满足人们庆祝和祈求新年的美好愿望。

由于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开始流行,中国出现了年画的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

中国最早的年画收藏是南宋木刻年画,表现了古代四大美女:王昭君,赵,班戟和绿珠。然而,在中国人民中最受欢迎的图片是嫁给老鼠的年画。这幅画描绘了一个有趣的场景,一只老鼠按照人类的习俗娶了一个新娘。他的画构图生动活泼。这幅画给鲁迅先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正如他所说,这部寓教于乐的《嫁给老鼠》不仅引起了成年人的兴趣,而且对孩子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民间传说除夕是老鼠结婚的吉日。人们应该在床下和厨房里放一些食物作为礼物送给老鼠的新郎,以祈求来年的丰收。有的奶奶经常在孩子睡觉前逗孩子说:“快把鞋藏起来,别让老鼠偷了当轿子。”这就是单词的来源。所以年画《嫁老鼠》特别能引起孩子们的* * *声。

返回

除夕之夜的家庭团圆饭

除夕对中国人来说极其重要。这一天,人们准备辞旧迎新,吃团圆饭。在古代中国,一些监狱官员甚至让囚犯回家与家人团聚过年,可见“团圆饭”对古代中国人是多么重要。

一年一度的团圆饭充分显示了中国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关爱,使家庭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家庭团聚往往在精神上安慰和满足一家之主。老人们满屋见儿孙,一家人其乐融融。过去养育孩子的细心和辛苦没有白费。这是多么幸福啊。年轻一代也可以借此机会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

孩子们在玩鞭炮的时候,也是家庭主妇在厨房最忙的时候。过年的菜前几天就做好了,年夜饭总是在年三十做。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会在30号晚上包好。这个时候,大家的案板都在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来的案板声,大街小巷传来的鞭炮声,“噼里啪啦”的算盘声,店铺店铺传来的报账抑扬顿挫声,到处夹杂着欢声笑语,此起彼伏,与欢乐相呼应,交织成除夕夜欢快的乐章。

说起除夕夜的砧声,邓云翔的《燕京地方志》记载了除夕夜一个非常凄凉的故事:旧社会,穷人生活艰难,年三十晚上是一关。有一户人家,老公到深夜还没带钱回来。“家里没有一瓶小米,也没有年货。这位妇女让她的孩子在家睡觉,什么也做不了。她听到隔壁的砧板声,痛得不得了。不知道她老公能不能带点钱什么的回来。明天不知道怎么过这一年,又怕家里没有砧板让人笑话。于是她拿着刀砍着砧板,又砸又剁,流下了眼泪...这个故事真的很悲伤。

吃年夜饭是春节里家家户户最热闹、最享受的时候。大年三十,一桌子丰盛的年菜,一家人团聚,围坐在桌前,吃一顿团圆饭,心里的充实感真是说不出的。人们不仅享受着餐桌上的美食,还享受着欢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凉菜、热炒、小吃。一般两样东西缺一不可,一个是火锅,一个是鱼。火锅沸腾,热气腾腾,温热闷热,预示着蒸蒸日上;“鱼”与“鱼”谐音,是“吉祥庆有余”的象征,也比喻“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你好运;龙虾,炸鱼等油炸食品,祝家兴旺,如“用火烹油”。最后我要一份甜点,祝以后的日子甜甜蜜蜜的。这一天,即使不能喝酒,我也会喝一点。在古代,人们在春节喝酒时非常注重酒的质量。有些酒现在已经没有了,只留下很多感人的酒名,比如“发酵葡萄”、“卫兰酒”、“宜春酒”、“梅花酒酒”、“桃花酒”、“屠苏酒”。在这些葡萄酒中,屠苏葡萄酒是最古老和最受欢迎的。但是屠苏葡萄酒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它是由什么制成的?传说从来都不是一样的。

屠苏是一种草名,有人说屠苏是这家酿造的古酒,所以叫屠苏酒。相传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所创,其配方是将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附子、附子浸泡于酒中而成。此药具有益温阳、祛风散寒、避疫邪的功效。后来被唐代名医孙思邈传播开来。每年腊月,孙思邈总要给邻居送一包药,告诉他们用药泡酒,除夕喝,可以预防瘟疫。孙思邈也把他的房子命名为“屠苏之家”。从那以后,经过几代人,喝屠苏酒成了中国新年的习俗。在古代,屠苏葡萄酒以一种独特的方式饮用。大多数人喝酒,总是从老年人开始;但是喝屠苏葡萄酒正好相反,从最小的开始。也就是说,当一家人聚在一起喝屠苏葡萄酒时,他们应该从年幼的孩子开始,年长的孩子应该逐个喝一点。宋代文学家苏辙在《除日》诗中写道:“每年岁末饮屠苏,不觉已年过七十。”这是习俗。有些人不理解这个习惯的意义。董洵解释说:“年轻的人会变老,所以恭喜你;这位老人失去了他的年龄,所以他受到了惩罚。“这种习俗在宋代仍然很流行。如苏轼在《夜宿常州外》诗中说:“惟学君忧,终不吝饮屠苏。“苏轼晚年虽然清贫,但精神乐观。他认为,只要他身体健康,不在乎自己老了,他最终自然不必拒绝喝屠苏葡萄酒。在古代,这种独特的饮酒顺序往往会让人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所以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清朝,这一习俗一直保持不变。虽然这种习俗在今天已经不再大规模流行,但在节日或平时饮用这些药酒的习俗仍然存在。

年夜饭的花样很多,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侧重。北方人习惯在春节期间吃饺子,这意味着“年轻时交朋友”。又因白面饺子形似银锭,桌上一盆盆象征着“新年发财,元宝滚滚来”的寓意。有的包了饺子,还包了几个开水消毒过的硬币,说谁先吃谁多赚钱。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代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看到穷人的耳朵在寒冷的冬天被冻烂了,就制作了一种“祛寒焦耳汤”,为穷人治疗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草药驱寒温,用面粉袋做成耳朵状的“角儿”,放在锅里煮,分发给穷人。吃了之后,人们感到浑身发热,耳朵也热了。此后,人们纷纷效仿,流传至今。过年吃馄饨是基于它的本义。传说世界在被创造之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创造了四面长脸的宇宙,也叫长寿面。过年吃面是祝你长命百岁。

返回

寿穗

在我国,人们有在除夕放哨的习惯。看新年从吃年夜饭开始。这年夜饭要慢慢吃,从点灯笼开始,有的家庭要吃到深夜。根据宗谷对荆楚岁时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期就有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不仅包含了对似水流年的告别和怀念之情,也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新年的美好希望。古人在《寿岁》一诗中写道:“邀寿岁阿荣家,烛炬铺红到青纱;三十六年过去了,我更愿意从这一夜开始珍惜我的青春。“珍惜岁月是人之常情,所以大诗人苏轼写了一句名句:“明年无年,吾忧废;“今晚尽力而为吧,年轻人还能夸呢!”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把年龄保持在30岁,俗称“忍年”。为什么叫“忍年”?民间世代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远古的蛮荒时代,有一只凶猛的怪兽,人们称它为“年”。每年除夕,年兽都会爬出海面残害人畜,破坏乡村,给辛苦劳作了一年的人们带来灾难。为了躲避年兽,人们在腊月三十晚上早早关门,不敢睡觉,等待天亮,喝酒消磨时间和勇气。新年第一天早上年兽不出来就不敢出门。人们见了,互相鞠躬,道贺,庆幸自己没有被年兽吃掉。过了许多年,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人们放松了对年兽的警惕。有一年的三十号晚上,年兽突然逃到了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个村子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对红帘红衣的新婚夫妇安然无恙。还有几个孩子气的在院子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是红色的。竹子燃烧后,爆炸了。年兽转至此处,见火转身而逃。从此,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噪音。每年年底,家家户户都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放鞭炮,让年兽不敢再来。在《诗经·潇雅·汀寮》中,有“庭辽之光”的记载。所谓“亭寮”,就是用竹竿做成的火把。竹竿燃烧后,竹节内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爆裂声,这就是“鞭炮”的由来。但有些地方村民不知道年兽怕红,经常被年兽吃掉。这个故事后来传到了天上的资兴。为了救人,他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年兽出来,用火球把它打倒,用粗链子锁在石柱上。从此,每逢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星下来保平安。

“一夜两岁,五班两岁”的晚上,家人聚在一起,欢聚一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桌子上摆满了茶和水果。过年少不了一大盘苹果,叫“平安”。在北方,一些家庭仍然要提供一锅米饭,这是在新年之前煮的。叫做“年饭”,意思是每年都有剩饭,一年到头都吃不完,今年还吃前一年的粮食。这种新年的饭碗通常是用大米和小米混合烹制的。北京俗话说,为了黄白,叫“两米饭”。这就叫“金米带金银,满地金银”。在很多地方,守岁时准备的糕点、瓜果都是为了赢取一个幸运符:吃枣(春天来得早)、柿子(万事如意)、杏仁(喜人)、长寿果(长生不老)、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夜,一家人吃得不亦乐乎,有说有笑。一些庸俗的家庭推牌九、掷骰子、赌梭哈、打麻将,欢声笑语的喧闹成了除夕夜的高潮。

返回

爆炸的竹子

午夜,新年钟声响起,鞭炮声震撼了整个中国大地的天空。在这个“年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院子里立“旺火”,以示王琦的腾飞和繁荣。围着熊熊的炉火,孩子们放鞭炮,快乐地跳舞。此时屋内灯火通明,庭前火花四射,屋外噪音震耳欲聋,将除夕夜的热闹气氛推向了高潮。历代诗人总是用最美的诗句赞美新年的到来。王安石《一月天》诗说:鞭炮声使一岁,春风暖屠苏。千家万户有一个小学生日。总是用新桃换旧桃。

它描绘了中国人民庆祝春节的盛大节日场景。在清代《景帝岁时纪胜》一书中,潘荣弼对当时除夕的鞭炮声是这样记载的:“除夕子夜,子夜相会,门外宝火争辉,鞭炮声如雷,遍官民,通宵达旦。”《红楼梦》里还有一段描写:“院子里装了屏风架,放起了烟花。这些烟花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贡品。虽然不是很大,但是极其精致。有各种各样的故事和烟火。说话间,外面的颜色放了又放。”还有很多零星的小鞭炮,比如‘满天繁星’,‘九龙入云’,‘平地起雷’,‘飞十环’。“由此也可以看出老春节燃放烟花的盛况。

鞭炮声是辞旧迎新的标志,也是节日气氛的表达。商人。放鞭炮还有另一层意思:他们在除夕放鞭炮是为了在新的一年里大赚一笔。

放完鞭炮回到家里,大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天地、拜神、祭祖。在古代,这种习俗非常盛行。由于各地风俗习惯不同,祭祖的形式也不同。有的去野外扫墓,有的去祠堂祭祖。他们大多在家中依次将祖宗牌位放在正殿,以示供奉,然后由拜者按年龄顺序上香跪拜。南方人祭奠祖先后,看着历书上记载的这一年的吉祥走向,点着灯笼火把,提着锅捧着酒,上香放鞭炮,开门出行迎西神,称之为“出门天方夜谭”或“出门”,浙江称之为“出门寻访”,上海称之为“出门幸福”。这个习俗是为了获得好运,祈求上帝保佑一年顺利。除夕夜,你熬通宵,熬通宵。

春节早上开门,先放鞭炮,称为“开门放鞭炮”。鞭炮声过后,满地都是碎红色,称为“满堂红”。这时,街上充满了愤怒和欢乐。

春节期间,大街小巷的大街小巷,大户人家挂灯笼,喜结良缘。大街小巷,村里各种工艺美术,各献高技。在热闹的农村,邀请剧团演出,也开展各种娱乐和游玩,如听道情、跳秧歌、唱花鼓、舞狮、打龙灯等等。人们愉快地庆祝春节。

返回

百年

拜年是中国的传统民俗,是人们辞旧迎新,互相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在古代,“拜年”一词的原意是给老人拜年,包括给老人磕头,祝贺新年快乐,问候他们的生活。如遇同辈亲友,也要敬礼祝贺。

新年问候通常从家里开始。初一早上,晚辈起床后要先给长辈拜年,祝他们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拜完后,要把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发给晚辈。向家中长辈拜年后,人们外出见面也要笑脸相迎,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语,邻里或亲友之间也相互拜年或请喝酒娱乐。《东京中华梦》卷六中,元老孟描述北宋汴京时间说:“十月一日,开封府三日,士子早互庆。”明代中期,陆荣在《园杂记》卷五中说:“在首都的元旦,从朝廷官员到庶人旅行数日的人被称为‘拜年’。但是,庶人各拜其亲友。”在与朝鲜官员打交道时,他们更有爱心,而不是专家...".顾铁青,人,在《鲁》中描述:“男女拜祭父母,主领其卑子,拜谒左邻右舍,或停送子女祝贺,谓之‘拜年’。“就算是一辈子不见面的人,这个时候,也在门口互相拜拜……”

在古代,如果邻居的亲戚朋友太多,就很难走遍整个房子。叫“飞邮”,让仆人拿着名片去拜年。每家门前都放了一个红纸袋,上面写着“符节”二字,这就是飞邮的目的。这种习俗始于宋代的上层社会。清代《烟台上月令》描述北京年节:“是月,片飞,车去空。”成为时尚。“一个大户人家有专门的“门簿”,记录客人的往来和飞来的照片。门本首页有四个虚拟的“亲戚”:一个是百岁老人,住在百岁老人巷;一个说他有钱,住在元宝街;一个是你的无限大人,住在大学牌楼里;一天,富昭拜访了他的主人,并住在五福大厦。为了运气好。到目前为止,春节赠送贺年卡和新年贺卡是这种古老的交换飞卡的遗产。

上流社会的文人有用名帖互致问候的习俗。宋代诗人周惠在《清波》杂志上说:“宋元佑年间,常以过年为名,用仆从刺人。”。当时的士大夫朋友圈很广,要到处拜年,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因此,一些关系不密切的朋友没有亲自去,而是派仆人拿了一张用梅花信纸剪成的卡片,两寸宽,三寸长,上面写着收信人的姓名、地址和祝贺的话。在明朝,人们拜访而不是拜年。明代杰出的画家、诗人文徵明在《过年》一诗中这样描述:“我不想相见,却要谈心,名篇满盖;我也朝人扔几张纸,世道厌简,不嫌空。”这里所说的“名刺”和“名卜”就是今天贺年卡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