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在中国喝酒会碰杯?这个习惯是谁发明的?
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人们喝酒都会碰杯。
在中国,碰杯更像是一种礼仪,表达相互尊重的意思,晚辈一般拿的比长辈略低。碰杯的习俗是怎么来的?今天小弟就和大家聊聊碰杯的故事。
《碰杯》短篇小说
首先,小弟给大家讲两个关于“碰杯”的小故事。
互相投毒
在古罗马,当时的罗马人经常用酒毒死他们的敌人,所以当别人邀请他们喝酒时,人们会用自己的酒杯撞击主人的酒杯,使杯中的少量酒溅到对方的酒杯中。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可以放心地喝下杯中的酒。
吓跑魔鬼
中世纪的欧洲人也很迷信。他们认为魔鬼经常出现在人群拥挤、热闹的场合,如聚会和酒店。当魔鬼出现的时候,人就会失去生命。
但是,魔鬼也有弱点,清晰洪亮的声音会把他吓跑。这就像中国的“年”害怕鞭炮一样,所以人们在聚会上碰杯来吓跑魔鬼。
干杯并进化
故事是故事,但不一定是这样。
toast这个词在英文里是“Toast”,也翻译成“吐司”。
据说从12世纪开始,英国人就喜欢将美味的吐司浸泡在酒碗中,以提升葡萄酒的口感。在宴会上,人们通常会频繁地向最尊敬的人、最优秀的人或尊贵的客人举杯,赞美对方的美德,就像敬酒一样,可以使酒更加醇厚。
18世纪,“土司”逐渐有了“土司”的意思。慢慢的,大家一起碰杯庆祝,互相碰杯能发出悦耳的声音,被人接受。
“碰杯”对饮酒的影响
其实“碰杯”在喝酒的过程中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别人跟你碰杯,你肯定不会做别的。这时候你一定会全身心地投入到酒会中,增加你们之间的交流,气氛当然也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