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你丈夫下班后一起做什么?
而且大部分都是和我们一样朝九晚五相处的伙伴。每天晚上在家3-4个小时都在干嘛?
问了很多朋友,大多回答:一个玩手机,一个玩游戏,当然不玩游戏的还在玩手机。
看到喜欢的文章,直接转发给他,而不是当面告诉他。吵架的话也可以发个微信表情。毕竟一图胜千言。
我们太“聪明”了,拥抱和亲吻都可以在手机上完成。
有了宝宝,大家甚至都在说时间不够。之前看过一个一千人的采访,连产后的时间都没有了。
但是,还是有一些有趣的人会想尽办法“折腾”。
一个朋友经常去老公公司午休,一起看电影,因为晚上会一起讲故事,一起玩拼图。重点是她在帝都,为了两个人,哪怕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路上。
另一个朋友总是在她的桌子上放一束花。她说是她丈夫订购的,这样当她每天看到花的时候,她就会想起他。这叫调情。
还有一个女生,总是出差,穿的很朴素,但是一回家就穿的很漂亮。她说,就是因为在一起的时间少了,才想让对方看到她的好。
还有其他人可以单独带宝宝去看电影。有一次去看《谍影重重》,旁边来了一家三口,小女孩吓得大叫起来。然后她妈妈说,闭上眼睛就好了。过了一会,小女孩说她害怕听到声音。然后她妈妈说,捂住耳朵。于是就变成了闭着眼睛捂着耳朵坐在电影院。过了一会儿,我好像抱着妈妈睡着了。
我很理解,肯定是夫妻二人想看电影,但是没人带孩子,只好将就,不然就带孩子看动画片。但是也有很多人认为带宝宝不要去安静的地方,会影响别人。这个真的很纠结。有必要为了一个宝宝放弃自己的爱好吗?
这就像一个家庭旅行,首选目的地永远是海边,为了让宝宝挖沙子。我是一个自私的母亲。希望我和老公也能一样幸福,不只是为了满足孩子,而是幻想她因为自己的“牺牲”而特别幸福。
我列出了一张“我想和你一起做的事情”的清单。希望即使生了孩子也不要屈服。今年还能完成几个?
1.每两个月旅行一次
现在,有些人过分强调和孩子一起旅行的好处。与“反正孩子什么都记不住”相反,他们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们为自己的孩子2岁就去了十几个地方而骄傲。说起亲子游,在三亚、泰国、日本、新加坡,他们可能从来没有感受过家的美。
相反,有个朋友每个周末都带着周边游,每周都带着!我和老公都是居家一族,我们一直很佩服她的行动力。旅行不一定要去很远的地方。市区和郊区的小公园足够满足宝宝了。毕竟只是一家人在一起。
手拉手散步
有的情侣会一起跑步,就像在校园里谈恋爱一样美好,更好的是每天晚饭后一起散步。
不是一前一后走,而是肩并肩,手牵着手。
3.我们可以一起学习什么?
4.每个月至少看一部电影。
以前很容易。有了两个孩子之后你要努力。
5.只是聊天
频繁的交流,不断的调整对未来的幻想,是两个人目标一致的基础。
6.每月有一天远离电子产品。
一个四口之友开始停止每天晚上使用电子产品。我为什么说?四个人陪宝宝?她说是啊,我昨天玩了一晚上萝卜蹲的游戏。
作为重度电子依赖症患者,我们需要慢慢来。有多少家庭能看到漫画家粥悦悦为了全家多读书,把电视拆了换成了大书柜?
7.一起去书店
我之前有一张图书租赁卡,只要888就可以看一年。还有一个休息区,许多小学生周末在那里做作业。结果没几个月就倒闭了。
我一直记得小时候爸爸陪我逛书店的时候。每当我住下,我从不吝啬给我买书。我希望我能成为这样的父母。
我的名单里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那些习惯了日复一日被我们忽略的人。我看到一段话,大意是:“有些人就像一直亮着的灯,你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只有灯灭了,你才意识到他们的重要。”
家庭是如此特殊的存在。
习惯了,依赖了,却忘了,以为生活就是这样,老公说他最喜欢的日子就是在大房子里,养花,喝茶,看书,偶尔说几句话。这种生活现在就可以开始了,不是吗?
描述一下你所期待的生活,发现做起来一点都不难。只需要在这平淡中加入一些仪式和目标,每年两个人一起创造一些回忆也是必要的。
就像照片一样,记录经历,每年做两张家庭相册,就是一年中最好的礼物。毕竟人是健忘的动物。我想创造和记录感动的瞬间,快乐的瞬间,成长的瞬间。
有的人喜欢说,嗯,结婚就是同居而已,有的人不甘平淡,总想踮起脚尖从生活的缝隙里抓点什么。
不需要轰轰烈烈,精致的日常生活也可以很特别。
给加班的人留一盏灯,再困也要起来给他一个拥抱。
穿了新裙子,你仔细看着我说你这么胖,这很好,说明你在关注我。
坐在一起,不说话,然后换个人陪你,好吗?当然不是,因为那是你。爱情的空气中确实流淌着一种特殊的东西。
我想时不时的提醒自己,珍惜每一天,这些其实都很特别,我们是看似普通却不一样的情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