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新技术在影视行业的应用?
-
2004 65438+2月22日12: 46来源:当代艺术王开清亮亮。
领先的演讲
新媒体艺术是以“光学”媒体和电子媒体为基本语言,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艺术门类。新媒体艺术说白了就是数字艺术,其主要表现手段就是电脑图形,被很多业内人士简称为“CG”。新媒体艺术与录像、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等最新科技成果的结合,已经渗透到现代艺术的各个领域,其中最熟悉的就是CG在现代电影工业中的应用。本文以现代电影产业为例,探讨新媒体艺术在现代电影产业中的发展。
从1950年代开始,电视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迫使好莱坞电影业进入了“大片”时代。当人们可以和家人一起看电视情景剧的时候,电影就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生存危机。以美国为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好莱坞电影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从“叙事电影”到“景观电影”,尤其是数字技术创造的视觉奇观,几乎成为近年来好莱坞占领全球市场的法宝。CG数字技术(包括虚像合成技术和数字合成技术)让很多以前无法表现的题材第一次成为可能。它所带来的无限可能,不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也促使导演将自己更加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搬上银幕。更重要的是,它给好莱坞电影公司带来了无数的财富。此后,好莱坞在各种大场面、大制作中广泛运用CG这一制胜法宝,创造视觉奇观,成就了其一贯的“大片”之路。
奥斯卡(美国电影科学与艺术学院奖)从1960年代开始设立“最佳影视效果奖”,极大地鼓励了CG技术在电影中的应用和推广。自1980年代以来,几乎每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的电影都在CG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两部美国“大片”和CG技术
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现代电影产业在与电视产业的竞争中拯救生存、取胜的法宝。CG技术也随着“大片”时代的深入发展,在现代电影工业中大放异彩。
以美国为例,浏览好莱坞大片中CG技术(包括虚拟图像合成技术和数字合成技术)的发展。
1968年,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拍摄《2001太空漫游》,首次尝试使用CG技术。当时有人评价它像一座金字塔,宏伟,神秘,甚至莫名其妙。它违反了几乎所有电影学院的神圣原则。传统的剧情、人物、台词在这里变得无足轻重,而特效、画面、音乐占据了主导地位。史蒂文呢。斯皮尔伯格对这部电影赞不绝口:“当我第一次看到这部电影时,我认为它不是一部电影,它将改变电影的形式。”
1982,乔治。卢卡斯制作的《星际迷航2》标志着电脑动画正式进入电影和娱乐行业的开始。影片60秒的特技创造了当时CG电影史上的多个第一——包括开发逼真的火焰算法、创建虚拟山脉和海岸线的分形几何方程等等。在这部电影中,影响深远,CG技术第一次被作为关注的中心。
同年,迪士尼的《TRON》上映,被公认为“开创了CG电影制作的新时代”,无数CG界先驱在这部电影的影响下进入CG领域。
《电子世界之战》的票房惨败让好莱坞很长一段时间不敢涉足CG,直到《深渊》的诞生。詹姆斯。在ILM的帮助下,卡梅隆第一次用电脑创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虚拟水下生物。它可以像水一样自由变形,甚至有脸和人手的形状。这种栩栩如生的虚拟生物,除了CG,其他任何手段都无法完成。这种惊人的视觉效果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之后,好莱坞附近涌现出多种大大小小的数字制作工作室,CG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电影制作。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海底外星人的形象给卡梅隆带来了下一个更经典的卡通形象——T 1000。
《终结者2》(1991)是第一部采用CG技术改良的大型传统电影,包括40多个电脑生成镜头。T1000可以从熔融金属变成真人!他的手可以逐渐变长变成剑,脸被炸成碎片后可以自动愈合;普通的地砖也能慢慢隆起,变成真人!除了最后真正的演员,中间过程全部由电脑生成。自由变形的T1000成为了科幻电影史上的经典形象。
《阿甘正传》(1994)中,阿甘与肯尼迪总统的“历史性”握手,成为科技融入叙事的经典范例,被人们津津乐道。ILM从资料片中剪下甘乃迪的形象,与阿甘的蓝屏表演镜头结合,然后修改他们手的形象,让他们抱在一起。肯尼迪的口型也是唇同步数字处理。为了让画面更加真实,在拍摄阿甘的表演时,影片的对比度、光度、粒子厚度、焦距都始终与总统纪录片保持一致。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由1000多名群众演员主演的反越战示威场景,被复制成5万人参与的巨大规模,可谓是CG技术创造的奇迹!
1997泰坦尼克号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2.5亿美元的制作预算中,特效(包括泰坦尼克号模型、CG和水下摄影)的支出几乎占了一半。但是这场赌博以巨大的胜利而告终。超过654.38+0亿美元的收入使其成为电影史上最赚钱的电影,也赢回了包括最佳电影奖在内的654.38+065.438+0座奥斯卡奖杯。至今没有人能打破这部电影的记录。
2001至2003年,托尔金的代表作《《指环王》三部曲》根据20世纪最富想象力的同名小说改编,被全世界数百万忠实读者誉为史上最伟大的冒险故事,由彼得?杰克森将《指环王》三部曲改编成电影,成为20世纪最奢华的电影盛宴。据说早在1978年,曾经有一个叫拉尔夫的人。巴什克制作了电影版的《《指环王》》,但因当时技术水平有限而不得不流产。《指环王》让苏格兰特效公司Wata Digital一举成名。三部曲几乎所有的特效都是Weta设计的(后期制作中,美国的Digital domain,澳大利亚的Animal logic等后期制作团队也因为赶时间加入了后期制作)。仅第一部电影就有560个特效镜头,包括合成在一起的65438+万个角色,以及电脑生成的Smeagol。在人员配置和分配上,Weta派出了654.38+020的精锐士兵,分成了幻想生物、特效、化妆、盔甲与武器、微缩模型、模型特效六个小组,各司其职,让影片中的综合视觉效果尽善尽美。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新媒体艺术家在整个电影创作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另一方面,新媒体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往往大部分时间扮演的是工程师的角色。所以大部分人都不愿意承认他们是艺术家。有人说这种技术会毁了电影的本质,有人说侵蚀了观众的思维空间。
其实这种说法是片面的。我们可以分析这个问题,从新媒体艺术的历史因素中寻找答案。
未来主义、达达主义、以技术为核心的结构主义、以弗洛伊德潜意识思想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超现实主义,都为新媒体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艺术实践基础。
未来主义者试图找到一种等同于形式因素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美学。未来主义主张在画面中营造运动感,表现力量和速度。我们可以从巴拉的《路灯——光的研究》、《戴着链子的狗》和博丘尼的雕塑《大步行走的人》中看到这种艺术观念的完美呈现。
在俄罗斯结构主义的艺术实践中,维亚迪米尔·塔廷认为,现代社会的艺术家应该是合格的机械师和工程师,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成为现代工业社会的艺术家。
超现实主义者受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的影响,是一群痴迷于寻梦的艺术家。他们感兴趣的是发现和展示无意识的心态,解放想象力,并试图突破符合逻辑和现实的现实观念,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和梦境体验相融合,从而达到一种绝对的、超现实的场景。因此,在超现实主义者的画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独特的造型和奇幻的艺术语言。我们可以从达利对内战的永恒记忆和预见中看到这一艺术理念的完美体现。
20世纪后期,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日臻完善,迎来了以CG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这些艺术流派的重心从“机器美学”和机械艺术转向电子艺术,以及综合行为、舞台、绘画、音乐和身体的互动媒体艺术,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变得多元化。CG技术在现代电影工业中的应用,是上述艺术流派的艺术语言和艺术思想在现代社会电影工业领域的延续,但其艺术语言和艺术思想的表达载体不再局限于现成艺术、人体艺术等。,而且他们还可以有一个新的选择——新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的出现和CG技术在现代电影工业中的广泛应用,不能单方面说CG技术会破坏电影或者限制观众的思维空间。相反,CG技术在现代电影工业中的辅助应用,可以使电影艺术的表现更加完美,充满艺术张力和生命力。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CG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它赋予电影的视觉效果也越来越强。所以目前摆在所有CG人面前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影片中平衡艺术和技术的因素,从而达到商业和艺术的最佳契合点,这也是CG人未来需要继续探索和解决的问题。我举两个美国现代电影业的例子,和大家一起探讨CG技术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
首先,在《泰坦尼克号》中,主流电影的制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CG在电影中更重要的应用方向——“隐形特效”。CG技术和演员表演之间是无缝的关系,人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在看一个CG特效。比如经常提到的一个场景,杰克站在船头大喊“我是世界之王”。蓝天和大海之间,镜头从杰克身上拉出泰坦尼克号的全景。观众很难想象,单是这一幕,就由200张图片组成。导演卡梅隆曾说,“用这么多CG特效,无非是让观众有一种在船上的感觉,从而体验泰坦尼克号首航时梦幻般的荣耀,以及被毁灭时难以言说的悲伤。”对于CG技术的应用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CG技术不仅可以创造奇迹,还可以创造情感。
2000年《角斗士》耗资1亿美元,是梦工厂成立以来最大的一部手作,但《角斗士》却毫不张扬地将CG合成特技融入影片,演绎了一曲悲壮悲壮的英雄挽歌。当我们看到巨大的古罗马竞技场里欢腾的场面时,恐怕不会想到用了多少特效。当我们看到斑驳的老虎攻击罗素?克洛,会感到真正的恐惧。该片主要制作公司之一的穆勒说,他最大的骄傲是:“观众根本看不到我们的作品,但他们被感动了。”CG技术这种新媒体所实现的“隐形特效”,以及CG技术与演员表演的无缝结合,无疑向人们说明了一个结论——艺术与技术之间不存在谁取代谁或者消灭谁的问题,而是可以共存,实现* * *与繁荣的关系。
刚刚起步的三部中国“大片”
纵观西方电影工业新媒体艺术和CG技术的发展,重新审视中国电影工业新媒体艺术和CG技术的发展,可以看到新媒体艺术在中国一直被忽视。中国自己的大片在哪里?第一个想到的大概是《天地英雄》,不久前还是一片骂声。再往前数,《英雄》也可以算一部,不过是国外拍的,严格意义上不能算“中国大片”。去年,被称为“中国高科技电影代表作”的《极地救援》票房惨淡,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大片”的薄弱实力。
中国CG特效在国产电影中的正式亮相,应该是从1995周晓雯导演的《秦松》开始的,这是一部制作精良、气势恢宏、众星云集的历史大片,其中气势磅礴的阿房宫就是用电脑制作的。据说为了拍这部电影,周晓文亲自到好莱坞考察电脑合成技术。
1996年,朱耷电脑公司投资1亿元拍摄大型电脑特技电影《大闹天宫》,导演张建亚成为中国第一位CG电影导演。但由于当时演员和技术的矛盾,资金、技术、团队合作等问题。,“大闹天宫”最终流产,数千万元的经济损失拖垮了国内最大、最早的民营电脑动画公司。《大闹天宫》的失败甚至吓到了一大批投资人,让他们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涉足这种“高成本”的电影。
1999是中国CG电影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一群敏感的电影导演,为了自己的目标,开始尝试在自己的电影中应用CG技术。张建亚首当其冲。《大闹天宫》流产四年后,这位被媒体称为“电脑顽童”的导演在长达20多分钟的“紧急迫降”特技镜头中,使用了五分钟的三维动画影像和大量结合模型与数字处理的影像,创造了波音飞机失事危机的壮观效果;在《飞豹》中,王睿用CG技术想象了中国的新型战斗机,用了180多个三维动画镜头来表现战斗机高难度的飞行动作。还有《横空出世》、《宁沪杭之战》。
但我们不得不注意到,这些电影基本都是以“主旋律电影”为主,是国家投入巨资制作的,并非来自市场需求,在票房上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很大程度上,CG技术的应用只是对这一时期国际高科技潮流的一种回应,国产电影距离真正运用数字技术进行创作和制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01中国CG人永远不会忘记中国第一部数字短片《青娜》。一部5分钟的短片,200万人民币的制作成本,在国外可能根本不算什么,但在2001的中国却是一部大制作。被誉为“第一数字电影短片”和“中国第一虚拟偶像”的青娜,有一段时间在圈内非常热闹,但在青娜与观众见面之前,青娜就卷入了投资人的官司。
“《清娜》的制作成本是每分钟40万,不到国外的4%。制作时间只有三个月,比国外电影的创作时间还少。”这是当年“清娜”的口号。现在回想起来,我们不得不反思——问题出在哪里?我们的症结真的只是钱吗?
2002年,《极地救援》是张建亚的第三部CG电影。《灾难冒险行动》、《数字特效》、《当红明星》的组合可谓好莱坞大片。为此,上海电影专门为剧组配备了国内第一台数码相机,并邀请了国内唯一的计算机图像与图形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专家教授加盟,力求让本片的视觉效果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全片制作耗时半年多,40人参与制作。主要的三维软件是Maya,后来用了Inferno,Flame,Shake等。全片* * *耗资2000万人民币,300多个镜头(占全剧40%)使用了电脑特效(40分钟),仅这40分钟的特效就消耗了654.38+00万人民币。而且据说这部电影的制作涉及到很多国内数字特效制作从未使用过的先进技术,比如三维人体扫描、动态捕捉、大粒子特效等等。不过,尽管如此,张建亚也不否认《极地救援》还是有很多缺陷,其特效很难和好莱坞灾难片相比。对此,他解释说:“我们还处于探索的初级阶段。就像油锅起来了,该做饭了,没酱油了。这里的酱油是技术问题、软件、软件技术升级等一系列问题。”事实上,剧情上的一些漏洞和不合理,技术上的一些瑕疵,最终都没能挽回票房惨淡的结局。
下半年,《英雄》是中国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商业片,成本3000万美元,回收2亿美元。这部电影无论是气势、规模还是制作技术,都算得上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可惜影片的特效是由澳大利亚的动物逻辑、美国的Tweak film和孤儿院***,严格意义上不能算是“中国制造”。
2003年,CG技术在电影中的运用越来越多,其中《天地英雄》最值得关注。
这是哥伦比亚投资的第一部电影,但特效制作已经在中国完成(华龙数字电影制作中心)。《十一》上映后,这部电影创下了今年国产大片的票房纪录。在影片的14个月中,华龙* * *完成了160多个特效镜头,总时长9分钟。这些特效镜头虽然有缺点,但也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首先,他再造了1000多年前的唐城,后期250多层,数据总量达到200GB;其次,自研插件做出“沙尘暴”特效;再次,影片中的CG合成技术创造了许多“隐形”镜头,营造了战争的氛围。
虽然《天地英雄》与好莱坞大片相比,在特效上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舍利的“蓝色冲击波”几乎被各界人士“掀翻”,但与之前的影片相比,我们看到了他的进步,更重要的是,这是“中国大片”第一次被普通大众认可,创造了票房胜利。
回顾1995-2003年中国CG技术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中国CG电影发展的主要障碍是:资金匮乏,投资规模小;国内电影市场不景气,大部分制作公司都停留在广告、MTV、电视片头的创作上。创作还处于模仿的初级阶段,很少有独特的创新。
技术的滥用导致剧情把握的错误,用一个技术的突破来代替剧情的合理性,无疑是哗众取宠;只重视设备投入,却忽视了人才的投入,反而很多先进的设备都不会用,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大多使用Maya、3ds max等商业软件,基本没有自主开发软件的能力;业内主流电影人对数字技术的“旁观者”态度。
透过现象,仔细思考最终制约CG电影在中国发展的原因。其实并不难。我们可以从中国电影产业本身的现行体制中找到原因。
中国电影产业的关键在于缺乏一个健全、开放、竞争、充满活力的电影创作和生产的产业环境和机制。没有条件,机制可以调动人创造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机制就是生产力。
中国电影的产业化转型首先面临的是电影管理理念和体制的转型。在中国,电影长期以来被简化为政治宣传的手段,作为政治意识形态的载体来管理。电影被视为重要的思想载体,电影活动的空间仍然相当有限。政府机构通过法律和行政手段监管电影制作。由于一些规定和限制,也缺乏文化层次,与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文化特征相去甚远。因此,中国大陆电影不仅受到的公共限制(政治、政策、伦理、传统和习惯)比世界上其他主要电影生产国家和地区更严格,而且比在大陆放映的海外和进口电影更严格,甚至比国内公共电视更严格,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国电影的公共亲和力,削弱了中国电影在大众文化市场的竞争力。同时,单一的行政思维和僵化的管理模式限制了创作思维和制作理念,使得内地电影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直面现实的开放性,在电影理念、形式和风格上缺乏多样性和层次性,根本抓不住观众。1999到2002年的几部国产大片,比如《紧急迫降》《涌现》《南京上海杭州之战》《惊涛骇浪》,都是政府投资。国家政府部门的直接投资占大部分,而民间资本在市场上的融入只是一小部分。这就决定了这些国产大片一开始就失去了大众化的市场消费群体,投资规模也远远超过了目前中国电影的平均投资水平,市场复苏基本不可能,所以在票房收入和投资回报上都达不到预期。
振兴中国电影产业,只能从中国电影产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民族文化特色,真正实现电影创作生产的产业环境和机制的转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国产大片之路,而不是简单的模仿美国好莱坞电影。
以上都是我们看完这些片子,收集了大量文字资料和相关媒体报道后做的总结。鉴于中国电影行业的现状,作为一个热爱电影的CG人,我们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