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回答西方雕塑艺术的特点

漫步欧洲街头,随处可见美丽的园林雕塑、宏伟的哥特式建筑和宏伟的纪念雕塑。这些艺术作品都是盛开在人类文明花园里的奇花异草。回顾西方几千年的雕塑史,无数激动人心的时代,波澜壮阔的往事,战争,胜败,民族的骄傲,对生命的热爱,历历在目。当一切都成为过去,时代的灵魂凝聚在雕塑的坚硬脉络中。

西方雕塑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史前雕塑、古典雕塑和现代雕塑。

史前雕塑需要很长时间,它的演变反映了史前人类文化在工厂的逐渐丰富。这一时期没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所以标志着整个人类文明的初步探索,并不代表单个民族。

古典雕塑时期是每个民族自身文化的形成时期,反映了不同时代和地区的文化差异。此时的雕塑逐渐从人性中独立出地域文化的个性,形成了不同的传统,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按照各自的传统继承、发展、演变。在西方,这一时期主要是指从占领希腊到十九世纪末现代雕塑出现的古罗马文化的形成。在中国,主要指从殷商文化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在现代雕塑时期,雕塑艺术的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不再明显。这一时期的雕塑的特点是艺术家对自己个性的张扬。艺术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差异逐渐被消解。现代雕塑主要是指19世纪末到现在这段时间。

神秘的史前雕塑

一件史前艺术品展现在人们面前,就像一位来自遥远过去的使者,穿越了无边的时空。它们可能是简单粗糙的躯体,也可能是破碎的碎片,却激起了人们对浩瀚远古的无限惊奇和遐想。有两个著名的史前雕塑,一个是25000年前的威伦道夫的维纳斯,另一个是大约15000年前正午的维斯帕格的维纳斯。这些圆润丰满的女性形象表达了原始人对高产的象征性渴望,也展示了人们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坚持留下自己的印记,打下自己的印记。

辉煌的古典雕塑

西方雕塑的传统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但古希腊雕塑深受古埃及雕塑的影响,所以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古埃及雕塑。公元前4000年左右,埃及雕塑突然繁荣起来,形成了人类雕塑史上的第一个全盛时期。埃及雕塑造型精准,语言程式化,精神面貌相当内在神秘。在古代王朝时期,出现了大量的纪念性雕塑,其中一些甚至是可以让全人类骄傲的杰作。最具代表性的是吉萨狮身人面像,高20米,长50米,面部高达5米。它和相邻的金字塔一起构成了建筑的神秘。它在形状上服从“实在法”程序,似乎是一个戴着国王头巾的狮身人面像,接近法老的肖像。它反映了当时埃及雕塑的祭祀和宗教功能。它和其他法老画像一样,给人的感觉是庄严、雄伟、浑厚、稳重,像一座不可撼动的大山。无论是狮身人面像、法老画像还是其他古埃及雕塑,都永远遵循着“实在法”的公式。透过它们,我们可以感受到古埃及雕塑的审美理想是追求“永恒”。古希腊雕塑的审美理想是追求“真美”。希腊雕塑家根据艺术家的灵性和天赋创造了越来越多创新活泼的雕塑形式,一点一点地,从平面上看起伏趋于微小。完美的境界。因此,它给我们留下了永恒的现实主义雕塑模型,如掷铁饼者和维纳斯。古希腊雕塑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仿古时期、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在“古风时期”,希腊雕塑处于“摸索”阶段。它借用了埃及雕塑的“实在法”规则来制作肖像,形成了“古风”方案。这一时期的雕像大多年代久远,造型呆板,雕像的重心总是落在两脚之间。当一组公元前五世纪制作的年轻人裸体雕像被发现时,人们看到旧的程序被打破,人体的重心落在一只脚上,于是整个人体放松下来,显得自然而真实。因此,这组年轻人裸体雕像的出现,标志着希腊雕塑进入“古典时期”。

“古典时期”是希腊雕塑的全盛时期。此时,对“真完美”的追求,对客观真实美的追求,已经达到了顶峰。在文化史上,从亚历山大远征到埃及托勒密王朝投降罗马帝国的历史时期通常被称为“希腊化时期”。“希腊化时期”题材丰富,出现领域广泛。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形成了一种文化扩张,覆盖了整个欧洲,成为整个西方艺术的基础,其崇尚客观真实之美的文化是西方文明重视思辨和客观真实的最初体现。希腊雕塑创造了一个美丽的综合体,并对人体本身充满了赞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这一时期的许多裸体雕塑中理解。反过来,崇尚裸体的习俗也给了工厂一个生动的机会来发挥现实主义的雕塑语言。

希腊被罗马帝国征服后,西方文化艺术的中心从希腊转移到了意大利的早期城市。罗马人虽然征服了希腊这片土地,但在文化上却是被征服的土地。罗马人复制和研究了大量的希腊雕塑,今天遗留下来的一些古希腊雕塑是对罗马时期的模仿。罗马雕塑沿袭了希腊雕塑追求“真美”的传统,但比希腊雕塑更世俗。在罗马时期,许多军事家或政治家请雕塑家为他们创作肖像,甚至罗马人也经常用雕塑来保存死者的形象。这个目标在现实主义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罗马雕塑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人像雕塑和纪念碑雕塑上。这些人像雕塑不仅造型相似,而且非常注重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最著名的是奥古斯都的雕像和卡拉卡拉的雕像。此时,工厂过去的优雅在纪念雕塑中被庄严肃穆所取代。

随着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后来被称为黑暗的中世纪开始了,它在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黎明前结束。中世纪的到来标志着西方基督教时代的开始。这一时期宗教对雕塑的影响很深,墓监的禁欲主义思想影响了雕塑家的创作灵感。当时的雕塑大多带有强烈的禁欲主义色彩,艺术中体现的宗教精神倾向在中世纪达到顶峰。在陵墓监督精神的哺育下,哥特艺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哥特艺术成为了完全赞美上帝荣耀的文明信仰的反映。界山的早期例子包括圣母院和沙特尔大教堂。也许正是因为中世纪雕塑的长期束缚和压抑,才会产生十五世纪出现的艺术复兴的非凡爆发力。

从14世纪开始,在意大利,人们对自身价值的重申和对世界的发现导致了文艺复兴。这一时期,艺术家把人作为自己的审美符号和追求对象。这种思想在15、16世纪上半叶得到发展和传播,从而彻底改变了欧洲的面貌。这时候很多雕塑家纷纷涌现。例如,多那太罗、米开朗基罗、冢越博隆等。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以其完美的技艺、宏伟的精神和深刻的思想标志着欧洲雕塑史上继希腊和罗马之后的第二个高峰,米开朗基罗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雕塑家。他创作的众多艺术精品构成了这一时期最经典的范例。19世纪伟大的雕塑家罗丹曾总结说“菲迪亚斯的雕像是由四张脸组成的,而米开朗基罗的雕像是由两张脸组成的。”米开朗基罗作品中物理构成的变化不是轻微的,而是强烈的,扭曲的。米开朗基罗在创作中强调“应该用眼睛来衡量,而不是用手,因为手只会制造,眼睛会判断。”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中有着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尤其是在他后期的作品中,运用对比鲜明的造型来发泄内心的悲愤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大约从1520年到16世纪末出现了风格主义。在这个时代,艺术家缺乏个性和创造力,盲目创造了一整套雕塑范式,模仿前人的风格,使其成为现代人的后续衰落阶段,文艺复兴。此后,罗马出现了巴洛克艺术,16、17世纪晚期欧洲盛行巴洛克艺术。它通过绘画和建筑形成了一种潮流,促进了欧洲文明。此时最重要的雕塑家是贝尼尼,他以几乎可以混淆的写实技巧被称为“巴洛克时期的米开朗基罗”。贝尼尼作品中用来表达激情或宗教狂热的肢体语言更为复杂。这种“量”的扭转、夸张的表现、起伏的人物、流畅的线条,以其戏剧效果和纪念碑气势,使宏伟的宫廷雕塑焕发出强大的艺术魅力。与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相比,巴洛克时期的雕塑少了一些庄严、肃穆和安全感,广泛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世俗化。17世纪,法国古典雕塑与巴罗克风格并行发展。这种风格追求严谨、华丽的和谐与直线,与巴洛克以曲线为基础的形式正好相反。

18世纪,洛可可艺术首次出现在法国宫廷。这种艺术形式从1720到1760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它从巴洛克背景中自然演变而来,有意识地脱离了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的雕塑在气势上没有巴洛克时期那么强大,追求细长无力的艺术效果。洛可可雕塑家的代表人物有法尔科内和克洛迪翁。新古典主义艺术于十八世纪中叶在罗马兴起,并迅速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该运动寻求将绝对美的理论还原为审美理想,抨击洛可可的感性倾向和复杂的形式。1790-1840流行新古典主义雕塑,代表人物有意大利卡诺瓦、丹麦托瓦尔森、法国乌东。其中吴东在人像雕塑方面造诣颇深,著名作品有《伏尔泰画像》。

19世纪,巴黎取代罗马成为欧洲的文化艺术中心。随着资本主义的繁荣,雕塑艺术的发展开始多样化,出现了许多流派和学说。除了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先后交叉。

浪漫主义出现于18世纪的欧洲,20世纪50年代左右逐渐衰落。浪漫主义运动宣称个人和个性高于一切。它以强烈的感情和想象力回答了理性的冰冷王国,表现了对新古典主义的反叛。它标志着艺术与以往所有观念的彻底决裂。浪漫主义雕塑的代表人物是路德,他是著名的巴黎凯旋门雕塑《马赛曲》的作者。他用象征的手段让雕塑在表达人民为正义而战时激情澎湃。大卫呢。安格斯和巴蒂斯特?卡博也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

20世纪50年代左右,法国现实主义运动诞生。现实主义旨在反对在美术学院里把艺术置于一些僵硬的原则之下。这场运动试图让艺术更贴近日常生活,并在现实中寻求灵感,以实现艺术理想。在现实主义雕塑家中,罗丹的成就是最高的。在西方雕塑史上,他被认为是米开朗基罗之后的大师。同时,他在雕塑史上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他在辉煌的湛殿雕塑上拉上了帷幕,敲开了现代雕塑的大门。从罗丹开始,从古希腊流传下来,这种建立在尊重客观真实之美的基础上的艺术形式——墓本,达到了顶峰。从那时起,西方艺术家转向追求他们作品中所表达的心灵的真实。我们看到罗丹的人体让我们感动,不再是因为它的生动,而是因为有一种生命力透过坚硬的雕塑向外扩张,而是因为那些看似颤动的身体激起了我们灵魂的悸动。罗丹的创作和艺术思想对后来的雕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代表作有《思想者》、《吻》和巴尔扎克。

多元化的现代雕塑

20世纪以来,西方雕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来自希腊和罗马的现实主义雕塑传统仍在延续。比如东欧的一些雕塑家,主要以写实的手法进行创作。另一方面,实验艺术的兴起取代工厂学院派艺术成为主流,其实西方现代雕塑的兴起很有意思。当时雕塑家没有新的想法,一批画家率先探索现代雕塑,其中罗索以蜡为媒介的创作超越了传统雕塑的极限;马蒂斯对线条节奏的强调,背离了传统的体量观念,很有启发意义。

立体主义的出现揭开了现代雕塑史上的新篇章。1909毕加索的作品《一个女人的头》是一个重要的标志,立体主义在雕塑语言内部建立了自己基于几何图形构成的逻辑。此时,雕塑不再是视觉表象的忠实记录,它与传统的雕塑观念有了决定性的决裂。除了毕加索,立体主义雕塑家还包括:秋本、图森-威龙、利普什茨、劳伦斯、查德·金等。他们在立体派雕塑上的探索各有特色。

未来主义基于强调动机理论的原则。其代表雕塑家是博丘尼。俄罗斯构成主义用轻、薄、透明的材料,用透明的框架包围和界定空间,完全背离了传统的以体积为基础的雕塑观念,明确提出雕塑是空间艺术的要点,其代表雕塑家有加博尔、佩夫斯纳、塔特林、莫霍利等。他们积极运用新材料探索构成主义雕塑中的空间、时间和运动的概念。

达达主义者杜桑将小便池作为艺术品展出,这是对传统意义——伦理、道德和美学——的新挑战。它强调一种精神状态。包括施韦策的《默兹结构》都说明了这一点。达达的美学思想广泛影响了后来的现代主义艺术。

超现实主义受达达主义影响,注重器官和潜意识形式的表现,追求艺术的非理性和偶然效果,其代表雕塑家有恩斯特和亨利?摩尔,考尔德。

二战后,西方的现代雕塑表现出焦虑、恐惧、绝望和孤独。这类作品的突出特点是造成丑恶和恐怖,如贾。柯梅蒂、理查尔、俾路支等。

20世纪50年代以后,新达达、集合、废雕塑、波普艺术、超现实主义艺术都有受达达影响的血缘,如内维尔、塞萨尔、西格尔、汉森、奥登伯格等艺术家的作品。他们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创作——收集现成的物件,对工业废料进行再加工,对新材料进行综合利用,甚至用活体人体复制模型。他们表达了对工业文明怀疑与赞美、批判与肯定的复杂情感。

抽象雕塑和活动雕塑在战后走向户外,成为人体尺度的纪念性艺术,包括固定雕塑、活动雕塑和最小艺术,这方面的代表艺术家有考尔德、史密斯、卡洛等。光的因素在雕塑中的运用,在战后与新科技能源的概念进一步结合。例如,蔡文英和谢弗利用电照明、激光等手段来扩大光雕塑的虚像体积、反射性能和虚幻的光学装置。

人体艺术和行为艺术是受达达主义影响的另一种发展。他们通过人体彩绘、局部纹身、身体切割和身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用身体作为独立的表现材料,比如谢德清,水晶。

从希腊时期的辉煌到现代主义雕塑的繁荣,西方雕塑的发展有其历史必然性,有其固有的文化特征。这是其文化特征的逻辑发展。从视觉艺术的角度,可以讨论一下吗?

首先,受古埃及雕塑的影响,古希腊雕塑从“实在法”程序发展到“以对立方式保持身体平衡”的原则。这样,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人类的雕塑从呆板的造型发展到充满活力的雕塑,比如掷铁饼者的问世。这一技术飞跃的核心原因是“摹仿说”美学思想的明确提出。这两种思想影响了西方雕塑的整个古典时期。

“模仿说”就像一面镜子,要照出视觉的真实。因此,艺术家必须研究雕刻技术、材料、人体结构、运动规律等。,并重现视觉现实的一系列技术问题。但是,艺术家是有中国文化的人,他不能像镜子一样被动地反映世界。在雕塑制作过程中,艺术家的感情和审美观念自然融入到作品中。因此,人体雕塑也可以表达感情和艺术家自己的审美情趣,并且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变化。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用两张“脸”来理解人类雕塑,表达他强烈的人文关怀。19世纪末的罗丹将人体雕塑的语言运用到了极致。他的雕像的身体动态和每一块肌肉都表现出一种思想和感情。有人曾把思考者比作用全身每一块肌肉思考。

“模仿论”——这种以再现视觉真实为目的的美学思想,在罗丹的发展中达到了顶峰。20世纪,由于受到非洲雕塑、东方艺术等民族文化的影响,“模仿论”这面镜子已经变形。欧美雕塑家更看重的是内心的真实、哲学和文化审美。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自古希腊以来再现视觉真实的“摹仿论”美学观念,已经成为现代雕塑以表达内心状态为目的的美学观念。这样,我们才能理解和欣赏现代雕塑。艺术家讲究不同的审美观念和风格。这种西方雕塑现象有其内在的历史逻辑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