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鹤青]世界上有一朵美丽的花(散文)

摘要:世界上有一朵美丽的花,它就是青春...

在兵团长大的孩子们对棉花并不陌生,甚至有一种独特的感情。

更深的早晨,我和同伴跳上二八杠自行车,歪歪扭扭地在土路上疾驰。有时我倚着月亮,拖着单薄的影子,听着怪鸟的笑声,走着从未走过的林间小路。我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和胆量,但我很兴奋。我像一只小鹿一样冲进田野的晨曲中...

如果所有美好的回忆都是暖色,被光影描绘成晴天里,大面积的波光粼粼,斑驳腐朽的树影,蓬松柔软的剪影,带着生机勃勃的汗水,混合剪辑……那么拾棉花的回忆,远不止这些。那段记忆的背景色也应该有梵高的《向日葵》那样的笔法,耀眼的配色,炙热简约的质感。

深秋,雪山的天空若隐若现,显示出一个智者的从容与深邃。游荡的云也改变了它们的态度,大块棉花糖般的云停留在宫崎骏其人的动画中,停留在仲夏光年。变得含蓄而低调,天空中留下了大面积的留白,有点禅意而已。白杨迎来了最美的时光。千叶浸过霜露,褪过油光绿,褪过蓬松白,披过金衣染过红发,看尽人间喧嚣,依然沉默。他们在秋风中沉醉,随风起舞,在夕阳的盛大拥抱中独立潇洒。阳光挤下森林,被筛成细细长长的影子,相互平行,铺了一地。

田野上空盘旋着淡淡的紫色空气,现在想想真是又真又虚幻。广阔的棉田与天空相连。第一次摘棉花,我惊叹于她的独特。怎么会有这么漂亮可爱的花,拿在手上软软的,心里变得暖暖的。撕开后,棉籽就躺在里面了。花瓣紧紧的簇在一起,多么美丽纯洁。像仲夏落入尘埃的云仙子。她刷新了我对草本木本植物花的认识。她是厚的,不是薄的,是精致的。她是纯白的,不是做作的。她是坚强的,不会散落成泥,最终化为尘埃。

日出前洁白柔软的棉花上覆盖着散落的、闪闪发光的碎冰,在柔和的光线下更加美丽。我还记得采摘时指尖触碰时的冰凉,我的小手冻得通红,手指被棉球壳刺破,腿上的衣服被露水浸湿。好在西北的太阳很快就会把地里的水分蒸发掉,气温继续攀升,汗水从额头滴下。终于到了中午,包工头送来了午饭,一般是白菜、冬瓜、萝卜等简单的菜,还有馒头。大家席地而坐,少了几根筷子。他们三下两下到田埂上折了一双红柳筷子,心满意足地吃了起来。也许是下班后,大家对这些饭菜赞不绝口。口渴难耐,包工头的大桶茶别有一番滋味,凉凉的。调皮的男生顺手拔了一个大白萝卜,清脆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暑气满满,我就倒在棉包上打个盹。这样,天遮地坐,非常惬意。

当太阳在头顶上一点点落下,棉花包一点点长高,空气的凉意一点点袭来,我已经顾不上弯腰干活累不累了,希望完成规定的任务,不拖班的后腿。黄昏降临,田野黑压压一片寂静,冷月的地平线弯弯,繁星浅浅,只看见棉田里最窄的身影,大家排队称体重。有的姑娘是采花能手,棉包比别人高很多,而且很结实,拖着不动。这时,男孩们悄悄地来了,嬉闹着把他们带到了地里。自然,女孩明天会因为一个馒头或者一个苹果而感谢他。

棉田不仅是枯燥的工作,也是我们自己的娱乐。那个流行歌曲唱得很好的男生,在空旷的棉田里开了自己的演唱会,对着自己仰慕的女孩唱了一首又一首歌。真挚悲凉的歌充满了懵懂和青春的情怀,却也在故作成熟和深沉可爱,但大多是脆弱、敏感、真诚的心,就像棉花上的朝露,过去吃过很多苦。

不知道是谁突然喊了一声,“野鸡!那里,快!”此刻,全班同学排好队,铺好格子,来回包抄那只倒霉的野鸡,只见野鸡拍打着翅膀,上下翻飞。一些幸运的野鸡和兔子逃脱了,一些被我们抓住了。它们通常会交给棉田承包商,以弥补我们受损棉花的损失。当你发现蘑菇或野生鸡蛋时,把它们放在口袋里,带回家给父母争光。

在公司广播嘈杂的背景中,一天的工作结束了,老师和包工头的手电筒晃晃悠悠,杂乱的脚步声扬起地上的尘土,一阵急促的汽车铃声划破黄昏,一连串的身影在杨树林中来来往往,像一组跳跃的音符。那时的我们有着青春的侧影,浓密的黑发,干净整齐的牙齿,车轴在平行的影子上急速转动,忽明忽暗。我们追逐着喧嚣,一天的工作下来没有一丝疲惫,但回家的路上却充满了喜悦。

直到初三,因为课业繁重,我们一直没有机会参加采花工作。后来由于家长的反对,学生们再也不用为这一个月的体力劳动而痛苦,再也没有机会沉浸在大自然中,体验日晒雨淋的艰辛,忍受饥饿,努力完成任务。采花成了我记忆中的过去式和暖茶。现在有了自己的孩子,就成了遗憾。

棉花随着生活的角落落下。毛巾和衣服就更不用说了,父亲那件年代久远的军绿色棉衣,温暖地包裹着我和妹妹在寒冬里上学的许多天。家家户户都有一个装满棉花的厚重窗帘,拉开窗帘受凉的人都有一个家。结婚那天,爸妈准备了四床被子,每床三斤棉花。被子五颜六色,绣着龙。我心里不满:现在这么厚的被子有什么用?除此之外,它的储存空间也很大。但是我爸妈告诉我,“被子一辈子都是谐音”。我摸了摸这些嫁妆,心里很感动,也很踏实。

兵团的孩子不怕吃苦。他们要摘一个月的棉花,才能长到三年级棉花那么高。那个时候,劳动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令人向往。三年级的时候,家长会准备一个水壶和一支笔。采花自然少不了水壶,三年级以后笔也能写得像大人了。当时非常期待这两件有仪式感的事情。似乎有了这两个“特权”,我可以像一个成年人。如今只要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看到棉田,看到棉花,心里就很温暖,很亲切。棉花是一种柔软而有力的花。“当这朵花盛开时,它温暖了世界。”棉花暖身暖心。

世界上有一朵美丽的花。

那是青春吐花...(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