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的起源与发展

昆曲的起源与发展

昆曲是中国明代出现的一种新剧种。从16世纪后期开始,逐渐占据了戏剧界的中心地位,成为此后200年最重要的戏剧形式。昆曲从起源到正式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根据我们所看到的资料,浙江永嘉的地方戏在宋光宗皇帝时期迅速崛起。它被称为南戏,因为它主要唱南方民间音乐。南戏保留了民间艺术的许多特点,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束缚,表演自由活泼,随意性很大。南戏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吸收了唐宋以来各种成熟的传统音乐形式,逐渐丰富细致。但由于缺乏上层知识分子的参与,一时无法克服自身先天或后天的缺陷,以至于长期在低层次徘徊。

明初,南戏一方面从北方调杂剧中汲取了宝贵的艺术经验,另一方面也吸引了一些知识精英的加入,呈现出崭新的面貌。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读高铭(?-1359)写了南戏剧本《琵琶记》,大受好评,专门在宫廷排演。可见明初的南戏已经开始走向更加高雅的艺术境界,得到了上层社会的积极肯定。

南戏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快速的进步,与其自身的灵活性密切相关,这种灵活性体现在其唱腔的再现和变化上。从南宋到明代,南戏在传播过程中不断与地方方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发展出多种风格各异的地方曲调。它是昆曲的前身,由昆曲与昆山地方音乐、吴语结合而成。必须注意的是,此时的昆山腔还只是清唱剧的一种音乐形式,还没有被用来表演完整的戏剧情节。明代中叶以前,昆山话的流传并不是很大,只流行于苏州地区。当时苏州经济文化遥遥领先,是东南首屈一指的大都市。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昆曲在这样的背景下走到了社会文化舞台的中心。

民间音乐家魏良辅开发了昆曲的艺术潜力,使之成为一种重要的演唱形式(生卒年不详)。与中国历史上许多杰出的民间艺术家一样,魏良辅的一生非常短暂。根据当时人们著作中的一些材料,我们可以知道他生活在明朝嘉靖、隆庆年间,原籍江西张羽,长期居住在太仓,以演唱民间曲调为职业。这种占领让魏良辅接触到了北方和南方的各种音乐。通过比较研究,他越来越不满意昆山腔的曲调平淡简单,缺乏跌宕起伏。于是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艺人密切合作,开始了对昆山腔的全面改革。

这次改革分为演唱和伴奏两个方面。魏良辅等民乐家,在原有昆山腔的基础上,集合了南北方各种曲调的优点,同时借鉴了江南民歌的小调音乐,融合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新曲调。他们在演唱时,注意歌词的音调与曲调的配合,同时拉长了词的音节,产生舒缓的节奏,给人一种特殊的音乐美感。这是昆曲,流传后世。魏良辅擅长唱歌,但不精通乐器。在改造昆山方言的过程中,他得到了河北人张(生卒年不详)的大力帮助。张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民间音乐家。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帮助将北方曲调吸收到南方昆曲中,同时对原北方曲调的三弦伴奏乐器进行改造,在昆曲伴奏中与箫、笛、板、琵琶、锣鼓等配合使用,使其唱腔委婉、细腻、流畅,被称为“水墨腔”。

昆曲改革的成功给魏良辅带来了巨大的声誉。这首新曲一经问世,立刻以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征服了广大听众。一批民间音乐家向魏良辅学习了昆曲的演唱技巧,使这种优美的曲调迅速在周边地区传播开来。最早以昆曲形式演出的戏剧,一般认为是昆山人梁晨宇(约1521-约1594)的《浣纱记》。

据说梁晨宇曾经得到过《魏良辅传》,他在昆曲演唱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在昆山德高望重,周边的歌手、女演员争相上门,向他请教唱功。有人甚至不远千里来拜师学艺。梁晨宇与一些民间音乐家合作,在魏良辅对改革后的昆曲进行了进一步加工,创作了《浣纱记》剧本,并以昆曲的形式搬上舞台。

经过魏良辅的改革和梁晨宇的艺术实践,昆曲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快就传播到江浙广大地区,成为这些地区的主要戏剧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