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同性恋是什么意思?
【编辑本段】名词解释
1.LES的意思是女同性恋,也叫拉拉。
严格来说,女同根本不需要分类,但目前很多人把女同分为T、P、h三类。
h的意思是“不管”,即不管“T,P”。严格来说,H才是真正的女同,因为从外表和穿着上你根本分不出谁是T,谁是P。
p指的是传统的女同角色,在性格或能力上略弱于T,倾向于被照顾。T和P是相对的,没有谁是绝对的T或P,所以判断你是T还是P要看双方的具体感受。谁能在心理上压倒对方就是t。
关于T,在所有性取向都是女性的情况下,T没有定义,但有分类。t分为三种:主t,母t,纯t。
叶T的定义是“易患性传播疾病的人(即长期对自己的生理性别有强烈的不认同感,对自己的生殖器官有排斥感,有强烈而持久的变性欲望的人)。
娘T的定义是“身体性别女性化且非性病,喜欢并接受自己女性生理特征的人”。(娘T的定义是有争议的,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女性化标准。)
纯t定义为在父亲t和母亲t之间的状态下生理性别为女性的人。
值得注意的是,les里的纯T和妈妈T有时候喜欢打扮成假小子,非les的爷爷T也喜欢打扮成假小子,还有一些异性恋喜欢打扮成假小子,所以我们不能因为某人长得像假小子就认定她是T。打扮成假小子的人可能是T,也可能是异性恋。
GL是英文“女生的爱”的缩写,中文有时会说库里,因为BL通常叫玻璃。
百合是女性之间纯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
GL和Lily主要用于动画领域。
BL是英文“boys' love”的缩写,在动画领域也很常见。
Les是同性恋的一种,是指一个人对性、心理、情感、社会生活的兴趣主要是针对同性的人,这种兴趣不是从外显的行为中显露出来的。对同性有爱、有性欲或仰慕之情的,称为同性恋者。
从65438到0973,美国心理学协会和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将同性恋行为从疾病分类体系中删除。对同性恋的定义更正如下:同性恋是指一个人在性、心理、情感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兴趣,主要对象是同性的人。这样的兴趣不是从外显的行为中显露出来的。从这里可以看出,同性恋并不仅仅指性取向,很多出于好奇而被迫与同性发生性关系的人并不是同性恋。
2001年4月20日,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发布。诊断标准中对同性恋的定义非常详细,同性恋性活动不一定是心理异常。因此,同性恋不再被归类为病态。不再把同性恋当成一种病态心理。
【编辑此段】英文LES意思
女同性恋的本义是指:莱斯博斯岛,以及莱斯博斯岛的居民,引申义是女同性恋者。
女同性恋最初的意思是女同性恋。
[编辑此段]LES情怀
没什么好担心的。问题的关键在于你认为你的感情有多真实。国外就不说了,至少国内有太多的LES是时髦的,或者是因为和男朋友分开时间短。不过有好的女性朋友解闷还是有LES的影响。女生之间太熟悉了,所以有时候会误会自己就是大家说的那样,但是很少有纯粹的LES。
有句话说得好,“爱情不分性别,可以天长地久”。但是看到太多的分分合合,太多的痛苦去承受短暂的甜蜜,我真的很同情他们。然而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才知道这份感情的真实,彼此的依赖造成了莫名的痛苦。
莱斯通常太敏感了...而且,因为社会接受不了,因为压力大。事实上,上帝创造了地球,并成对地创造了人,一男一女。不管你能不能陷进去,你都会上瘾,因为那种理解和痛苦是超越男女的。不要害怕,不要犹豫,先问问自己,自己的心是不是最重要的,是真的还是出于新奇,赶潮流还是受影响。但是,不得不说,80%的女生都是双性恋。当他们没有遇到喜欢的女生,他们就是异性恋。他们一见面,自然就成了所谓的LES。
最后,希望大家尊重LES,只是选择不同的东西,感情是真实的,没什么好怕的,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编辑本段]词条进化
Les原意是女孩。但在中国网络中,它逐渐异化为女同的意思,也被称为同爱好,女同性恋。Les这个名字来源于古希腊的一个小岛Lesbos。这个小岛位于爱琴海,靠近土耳其西北海岸,是一座落基山。它是爱奥尼亚人的重要居住地。公元前7世纪,莱斯博斯岛以抒情诗人闻名。在这些诗人中,最著名的是女同性恋诗人莎孚。女同性恋原本指的是生活在岛上的人,但自从莎孚之后,女同性恋这个词开始有了新的诠释。19年末,医学界开始用拉拉来指代与莎孚有相同性取向的女性。从此,拉拉开始包含女性同性恋的含义,并被广泛使用。
【编辑此段】正确对待
有些是天生的。
但是有的人喜欢女人,也可能喜欢男人。这些人是双性恋。
有些人一看到男人就紧张,害怕,说不出话来,更别说谈恋爱了。所以,当他们需要爱情的时候,他们不得不去找女人。这叫男性恐惧症(不是学名,对应厌女症),是可以治愈的。
有些是心理创伤或者环境影响造成的,这几种也是可以改变的。
最后,还有一种比较特殊:被男人甩了,说自己要做LES,不再爱男人的人,只是在逃避现实,也可以说是心理异常(不同于上面的“心理”)。这种类型的不少。
入门建议
我不知道这样的爱情会长久到什么样的幸福。
这种爱半途而废,但我知道那是一种怎样的痛苦。
白天,灵魂漫无目的地游荡,夜晚,身体在忍受孤独。爱情可以让女人更美丽,爱情也可以让女人的美丽突然衰老。当你爱的时候,一切都是天堂;当你不爱时,一切都是地狱。
我不知道女同的世界有没有永恒。我走过论坛,走过社区,在很多故事里寻找,探索。我没有看到女同性恋之间的永恒。我期待看到那种神奇,但我能理解那只是一个美丽的童话。
一个男的和一个女的谈恋爱,分手后可以找另一个属于他们的女人和男人。童与童之间也是如此。去了世界的尽头,依然会有另一个在不远处等着她。但是对于一个因为爱而团结的非凡的人来说,没有回头路。向前,也是茫然。无论是思想还是身体,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很难接受。
在路上,人们也许会结伴而行,但那些不再是为了爱情,只是为了温暖...
如果做不到,就好好爱她
请不要把她变成同性恋。
如果不能,就不要爱上别人,直到她离开你。
请不要把她变成同性恋。
夜,很难熬。前一刻我想念她,渴望她,身体是湿的,下一刻因为周围人的抚摸而变干。同样的事情,因为不同的人在做,让你感受到两种不同的感受,一个是天堂,一个是地狱......
美国心理学协会关于性取向和同性恋的回答
一些不了解同性恋的人往往认为同性恋是一种病,或者性取向是可有可无的。一些恐同者的观点更是荒谬。同性恋到底是怎么回事?下面节选美国最权威的国家心理学会的定义。请广泛宣传,向公众普及正确的同性恋知识。
问:什么是性取向?
答:性取向是指从一种长期稳定的感情出发,对他人的吸引。这种吸引可以是情感的、浪漫的、性的或爱情的。性取向很容易从对方的性特征中分辨出来。这种性特征要素包括生物性别、性别认同(心理男性或女性)和性别角色(与男女文化规范有关)。
性取向是从绝对的同性恋取向到绝对的异性恋取向的连续体。还包括各种类型的双性恋者。雌雄同体可以基于性、情感或爱情感受到来自同性或异性的吸引。同性恋者有时被称为gay(男性或女性)和lesbian(仅限女性)。
性取向不同于性行为,因为它指的是一种感觉,而不是概念本身。人不一定会在行为中表现出自己的性取向。
问:性取向的成因是什么?
答:关于性取向有很多理论。今天,大多数科学家认为性取向可能是环境、认知和生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性取向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也有一些可靠的证据表明,生物因素(包括遗传或先天性激素水平)在一个人的性特征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总之,重要的是要认识到性取向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能因人而异。
问:性取向可以选择吗?
答:不,一个人不能选择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性取向在青春期早期没有性经验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虽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选择是否采取实际行动,但心理学家认为,性取向不是一种有意识的选择,不能随意改变。
问:可以通过一些“治疗措施”改变性取向吗?
答:不会,目前虽然同性恋者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但实际上仍有少数同性恋者和双性恋者在家庭或宗教信仰的压力下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试图找到所谓的“治疗手段”来改变自己的性取向。但事实上,因为同性恋倾向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不需要治疗,也无法改变。
当然,并不是所有寻求心理医生帮助的同性恋者都会主动要求改变自己的性取向。他们中的一些人希望在自己的“出柜”问题上或者面对一些歧视的应对策略上得到一些帮助,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实际上是被推荐进行所谓的治疗,因为他们所寻找的心理医生是异性恋者。
问:什么是“转化疗法”?
答:临床医学中有人报告说,他们所谓的转换疗法可以成功地将“患者”的性取向从同性恋取向改变为异性恋取向。严格来说,这些相关报道存在很多问题,导致结果难以令人信服。比如大量这样的报道都是来自一些反同性恋组织。而且他们的报告明显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例如,这些报告没有对患者进行随访,只是在外部干预证明有效后立即停止。
美国心理协会非常关注这些疗法本身及其潜在的危害。在1997期间,心理学会的代表会议通过了一项决议,即憎恶疗法对患者的心理有害,侵犯了接受无偏见治疗的权利和接受治疗者的自愿权利。任何参与这些性取向改变治疗的人都有权得到专业的治疗,不受社会偏见和歧视。
问:同性恋倾向是心理疾病还是情感问题?
答:不。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和其他心理健康专家都同意,同性恋倾向不是一种疾病、精神错乱或情感问题。一项历时35年的客观且精心设计的科学研究表明,同性恋倾向本身与精神障碍、情感和社会问题无关。同性恋以前被认为是一种精神疾病,因为精神健康专家和社会收到了有偏见的信息。以往对同性恋和双性恋人群的研究只关注接受治疗的人群,会导致研究结论的偏差。当研究人员调查未接受治疗的人时,他们很快发现同性恋是一种精神疾病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在1973中,美国精神病学协会肯定了这一新的设计良好的研究,并将同性性取向从精神和情感疾病的官方清单中删除。两年后,美国心理协会通过了一项决议来支持这一决定。25年来,这两个协会一直在敦促所有精神健康专家帮助消除将精神疾病与同性性取向联系在一起的污名。
问: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和双性恋能成为合格的父母吗?
答:是的。研究比较了同性和异性父母抚养的孩子,发现两组在智力、心理适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与朋友的亲密度四项评价指标上发展没有差异。还有一点很重要,父母的性取向不影响孩子的性取向。
很多人误认为男同性恋比异性恋更倾向于性侵儿童。事实上,没有证据表明前者比后者更容易性侵儿童。
问:为什么有些男同性恋、女同性恋和双性恋会告诉别人自己的性取向?
答:因为与他人分享这些信息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事实上,同性恋、双性恋者的自我认同认知过程(称之为“出柜”)与心理调适有很大关系。同性恋者和双性恋者对自我认同越积极,他们的心理健康就越好,自尊心也就越强。
问:为什么有些同性恋和双性恋的人很难“出柜”?
答:有些男同性恋、女同性恋、双性恋的人很难出柜,有些人则不然。通常情况下,男同性恋、女同性恋和双性恋者在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性取向不同于社会规范时,通常会感到恐惧、异常和孤独,特别是对于在童年和青春期意识到自己性取向的男同性恋、女同性恋和双性恋者,这种情况非常普遍。而且由于他们的家庭和生活环境,他们可能会痛苦地与偏见和歧视作斗争。儿童和青少年特别容易受到有害的偏见和传统的伤害。他们也害怕被家人、朋友、同事和宗教抛弃。一些同性恋者担心被知道自己的性取向会丢掉工作或在学校不受欢迎。不幸的是,男同性恋、女同性恋和双性恋比异性恋更容易受到人身攻击。20世纪90年代在加州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参与研究的近五分之一的女同性恋者和超过四分之一的男同性恋者因为他们的性取向而受到迫害。在加州进行的另一项研究中,近500名年轻成年人接受了调查,一半参与调查的男同性恋者承认他们遭受过不同程度的反同性恋行为,从侮辱名字到身体攻击。
问:怎样才能克服对男女同性恋和双性恋的偏见和歧视?
答:研究发现,对同性恋和双性恋持最积极态度的人通常认识不止一个同性恋和双性恋者,通常是朋友或同事。因此,心理学家认为,对同性恋持否定态度的人的偏见来自于传播错误的信息,而不是来自于实际体验。
此外,反对暴力和歧视,以及其他少数群体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州将针对个人性取向的暴力列入“仇恨犯罪”,美国有10个州制定了反对性取向歧视的法律。
问:为什么向公众介绍关于同性性取向的知识很重要?
答:告诉公众关于性取向和同性恋取向的正确知识,对有效减少对同性恋者的歧视有很大帮助。正确的同性性取向信息,对于青春期处于自我迷茫、寻找自己性取向的青少年(无论是哪种性取向,同性、异性还是双性恋)来说,尤为重要。至于有人担心接触这类信息会让更多人成为同性恋,可以说这是完全错误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同性恋倾向的知识并不能使一个人成为同性恋或异性恋。
问:同性恋和双性恋都感染艾滋病毒吗?
答:不,这是许多人所持的非常荒谬的观点。事实上,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只与一个人的个人行为有关,与性取向无关。预防HIV感染或艾滋病感染最重要的是保护性行为,不滥用药物。
同性恋和LES是没有科学含义的词。
从字面上看,同性恋是指同性的两个人在恋爱。但是,如果一个人没谈过恋爱,他就什么都不是了吗?事实上,科学家并没有使用同性恋和LES这两个词,而是用“同性恋倾向”来表示一个人的性取向是同性恋。
那么,什么是性取向呢?什么是同性恋倾向?
一个人内心会不由自主地感受到来自特定性别的人的吸引,表现为情感冲动和性冲动。简单来说,这就是被人吸引,要同时被“情”和“性”吸引。但这种被动吸引并不是针对一个人,而是被“特定性别的人”所吸引,可能是男性也可能是女性,也可能是被任何一种性别的人所吸引(雌雄同体)。
同性恋是指被同性所吸引。男人被男人吸引,女人被女人吸引。)
我上面说的是吸引,和喜欢,喜欢,欣赏之类的词无关。——
爱祖国,爱人民,爱爸爸妈妈,爱兄弟姐妹,这些都与吸引无关。作为一个人,你可以爱不同的人,甚至不同的性别;但如果是关于爱情,那么“吸引”就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果一个人的性取向是异性,那么他对同性的感情只能是友谊,永远不可能是真爱。反之,情况也一样。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被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性别所吸引,是你无法控制的。所以,性取向是不可改变的。换句话说,一个人的性取向一生只有一种,要么是同性恋取向,要么是异性恋取向,要么是双性恋取向。
据科学统计,人群中同性恋倾向的比例为3-5%,也就是说,平均100人中至少有3人是同性恋倾向。所以,有同性恋倾向的人无处不在,你总会遇到,只是不知道谁是谁不是!
虽然有些人的性取向是同性,但他从小看到的都是“男爱女,女爱男”,所以他觉得自己也应该爱异性。他认为同性恋不正常,只有异性恋才正常。
严格来说,真正的同性恋是指一个人的性取向是同性,他能很好地接受这个事实。
2001第三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对同性恋进行了重新定义,被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排除在精神疾病名录之外,这意味着同性恋在我国早已不属于疾病范畴。美国心理学协会和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在1973将同性恋从疾病分类体系中剔除。1990 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也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名单中删除。在一些欧洲国家,同性恋者可以公开结婚,享受与异性恋者同等的权益。我们国家也有一些心理医生为了赚钱而治疗同性恋。如果他们在国外,他们的行医执照早就被吊销了。
除了人类,同性恋还存在于许多动物种群中。
目前,生物学家发现的同性恋动物有2000多种。比如企鹅、大象、山羊、猪、猴子等等。我说的是所有这些动物中的同性恋。并不是说他们都是同性恋。他们不知道在地球上生活了多少万年,但同性恋依然存在,并没有被自然淘汰...显然,同性恋并没有违反自然规律。
同性恋自古以来就存在于人类社会。即使在《红楼梦》中,也有关于同性恋行为的描写。
近年来,国外一些科学家发现,性取向是与生俱来的,或者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形成。这个结论得到了大多数科学家的支持。
性取向的形成和被他实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没有人能知道他出生时的性取向。有些人的性取向虽然是同性,但是从小看到的是异性恋,不知道什么是同性恋,更不知道自己是同性恋。在中国歧视同性恋的社会环境下,很多人经历了很多事情,花了很长时间才意识到自己的真实倾向。有些人甚至到了五十多岁才明白。